第(1/3)頁
雲巧喜滋滋地出門了。
張秋葉得意地擺弄著自己的手指,原本以為會費些事把雲巧籠絡住。
誰曾想冬生竟然幫了她的忙。
“哼,一個丫頭,也想著嫁給冬生。
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不過,這樣也好,要是擱以前,她還得說著好話,才能哄著雲巧乾活。
張秋葉越想越得意,一個不小心,差點從凳子上跌了下來。
.
張覺夏和葉北修收拾妥當,就帶著葉奔往順和縣趕。
兩人早就商量好了,回了順和縣,就先回葉家村。
等二牛成親那天,他們再回來喝喜酒。
可既然已經到了順和縣,兩人還是決定先在順和縣的家中,吃上一頓飯,和大家夥說說話,然後,再回葉家村。
李雲見到張覺夏,自是高興地不得了。
張覺夏看著紅光滿麵的李雲,先是一番恭喜,這次李雲也沒有謙虛,而是坦然地接受了張覺夏的祝福。
“夫人,等奔兒少爺成親的時候,您就得理解我現在的心情了。”
“我估摸著,到時我也會和你一樣,天天笑得合不攏嘴。
準備的怎麼樣了?”
“我和當家的在外麵給二牛買了新宅子,家具什麼的,因為時間太緊,現訂做來不及了。
不過,好在家具鋪子裡有現成的家具,放在新宅子裡正正好。
大陳大人還給他妹子置辦了一套宅子,兩間鋪子。”
張覺夏打斷了李雲的話,“二牛媳婦,你可見了?”
“見了, 見了,長得可好看了。
我都覺得我家二牛沾了大光,能娶到這麼好的媳婦。
我可是揪著耳朵給二牛說的,要是成了親後,敢對媳婦不好,我先把他耳朵揪下來。”
“楊嫂子,我倒是覺得二牛媳婦是個有福的。”
“哪裡啊,是我們家二牛沾大光了,才娶上這麼好的媳婦。”
這時,外麵有人喊李雲,應該是商量那天親事的事的,張覺夏擺擺手,“你趕緊去忙,彆 耽誤你的事。”
楊誌和葉北修在前麵說著話,也被人叫走了。
不過,夫妻兩人對張覺夏和葉北修的感激是真誠的,發自肺腑的。
李樂聽到信也過來了,其實鋪子裡的事兒,他們一直都在通信,張覺夏都是門清的。
簡單說了幾句,錦心就告訴張覺夏,廚房裡已備好飯菜。
第(1/3)頁
第(2/3)頁
張覺夏也沒讓他們走,大家一起吃了個飯。
張二壯已成了肥皂鋪子的掌櫃,葉北林現在地魚莊的掌櫃。
張覺夏看著他們已經成長,也很欣慰。
葉北林告訴張覺夏,“嫂子,你們從京城回來後,先彆出門。
等我和錦姐成了親,你們再出門。”
張二壯也舉起了手,“姐,我也是這個意思。
我成親的日子,也打算訂在北林成親的那段時日。
到時,你和姐夫一定要賞臉去家中喝喜酒。”
張覺夏這才想起,“二壯,你訂親之前,大伯曾向我討過主意。
可訂了親之後,我就沒在再過大伯。”
張二壯忙解釋,“我爹和我娘一起念叨著這事呢!
我的親事,他們也是聽了你的意見,給我訂了個秀才的女兒,多少識些字。”
“那挺好的,二壯、北林你們成了親後,就把媳婦帶在身邊。
她們要是想出來乾事,就讓她們去繡坊找些活乾。”
“多謝嫂子!”
“多謝姐!”
葉北修在一旁吃醋了,“我是不是不值得你們謝啊?”
“值得,值得!”
“姐夫,我成親的時候,我爹說了,到時怎麼著也得安排您做上座。”
“北修哥,我爹也說了,我成親的時候,怎麼著也得讓你和我一起去迎親。
你現在可是侯爺,咱們老葉家臉上有光不是。”
張覺夏朝著葉北修眨眼一笑,“得了,大家都幫你安排好了。”
葉奔在一旁也待不了住了,他好奇地問道,“那我呢?”
張覺夏在他的鼻子上輕輕地勾了一下,“你就負責吃!”
“吃,吃......”
李雲忙著準備二牛的親事,一直也沒在府上。
不過,張覺夏回來的事,她也沒有鬆懈,她應該早就叮囑了廚房,今日的飯菜做的很是可口美味。
等大家夥吃過飯,葉北修一刻也沒有停歇,就準備往葉家村趕。
“北林,今日你也和我一起回去。”
李樂接了話,“北林,你安心跟著侯爺和夫人回去吧!
鋪子裡的事,我會幫你盯著。”
第(2/3)頁
第(3/3)頁
“多謝管事!”
“你在家安心待著吧!
侯爺和夫人難得回去一趟,等他們去京城的時候,你再回來。”
張二壯羨慕的不得了,葉北林聽了李樂的話,一直咧著嘴笑,“李管事,你最好了。”
“趕緊走吧!”
李樂又朝著葉北修和張覺夏恭敬一禮,“侯爺、夫人,一路小心。”
葉季順和王貴蘭早就得到消息,兩人站在村口已經往下看了多次。
旁邊在村口放哨的老頭都看不下去了,“我說你們是不是信不過我?
你們回家等著,等北修的馬車一到村口,我就敲鑼打鼓,你們不就很快得到信了。”
王貴蘭解釋,“我們不是信不過你。
我們也是好長時間沒有見到北修和覺夏,還有他們的孩子奔兒了。
我們也是想他們了。
在家裡等著也坐不住了,倒不如在這裡等。”
老頭點頭,“也是啊!
我的孫子要是能和北修似的這麼爭氣,我也會和你們似的。”
葉季順笑了,“你的孫子也不錯!”
“和北修比,可是差遠了。
不,沒得比。”
“讓他在書院好好讀書,你呢,就養好身體,保準能等到他考取功名的那一天。”
“葉老哥,借您吉言。”
葉季順坐在了他身邊,和他說起了話,“老弟啊,我大兒媳的娘家,就我那親家,你應該見過吧?”
“見過啊!
我記得有一年和老大出門,還去他嶽家討過水喝呢!
他家怎麼了?”
“我那親家的孫子,因為讀書讀得好,入了陳老爺的眼。
陳老爺親自教導了一段時日,這不今年下場了,竟然考中了秀才。
你是不知道,把我那親家高興的.....
現在見人就笑啊!
所以,老弟啊,他的孫子能考中功名,你的孫子也不差。”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