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覺夏明白話適可而止的道理,“老夫人,我又給您帶了些點心。
您知道嗎?
這個做點心的小姑娘,您還認識呢?”
沈老夫人被張覺夏這麼一勸,心裡也沒有那麼彆扭了。
也不再和以前一樣,不願見外麵的人,不願聽外麵的事了。
“噢,說來聽聽,我什麼時候見過?”
“這個小姑娘,就是李雲的女兒。
我記得,您去我們葉家村時,李雲還帶著她給您做過飯呢!”
沈老夫人仔細一想,“好像還真有這事兒呢!
現在想想,去你家的事兒,就如同發生在昨天一樣。”
“老夫人,您知道嗎?
這個小姑娘叫桃花,如今可了不得了。
做得一手好菜不說,點心也做得好。‘
我新開的點心鋪子,現在就是交給她打理。”
“你這麼一說,我都想嘗嘗這個小姑娘的手藝了,真如你們說得這麼好吃嗎?”
張覺夏不由分說,拿起一塊點心,遞到了老夫人手中,“您嘗嘗。”
沈老夫人也沒謙讓,接過張覺夏手中的點心,就放入嘴中。
仔細品嘗後,滿意地點頭,“嗯,好吃!
我怎麼吃著,比我們府上的廚房做出的點心都好吃。
丫頭,你記得你最愛吃,我們府上的點心來著。”
“各有千秋,各有千秋。”
沈老夫人笑著嗔怪張覺夏,“你也學會謙虛了。”
然後,她左右瞧了瞧,“李雲沒跟著你來?”
“老夫人,李雲的兒子馬上要成親了,她回順和縣了。”
沈老夫人頗有些失望,“她說話很是爽快,我倒是喜歡她的性子。
原本想著給她些賞銀來著,不是,丫頭 ,你說什麼?
李雲的兒子要成親了?”
“嗯,還是皇上親自賜婚呢!”
“好,實在是太好了。
丫頭,你和北修實在是大度,身邊的人都被你們帶出來了。”
“北修說,楊誌和李雲夫妻是我們的得力助手,他們的兒子聰明能乾,武藝也高。
第(1/3)頁
第(2/3)頁
他想拉他們一把。”
“好,好,不錯,不管什麼人,相處的時間長了,就是人心換人心的事。
唉,說到底,咱們都是窮苦人家出身,心中的那點良知還沒有丟啊!
好!”
沈老夫人叫來梨花,讓她拿出十兩銀子,交給張覺夏手中,“李雲的兒子成親,我也略備一份薄禮,到時你幫我捎給李雲夫妻。”
張覺夏接過銀子,向沈老夫人道謝。
梨花進來告訴沈老夫人,廚房已備好飯菜,問她們什麼時候吃飯。
張覺夏不由在感歎時間過得快,“我怎麼覺得我才剛進莊子呢,怎麼就該吃午飯了呢?”
沈老夫人則擺手道,“趕緊的擺飯,我這都餓了。”
梨花聽了後,笑著對張覺夏說道,“葉夫人,您來了之後就是不一樣。
這麼長時日了,老夫人可是第一次說自己餓了呢!”
“那就趕緊擺飯吧!
彆讓老夫人餓著了。”
午飯大多數的餐食都是備的張覺夏愛吃的,不知不覺中,張覺夏又吃多了。
“老夫人,您這兒的飯菜實在是太好吃了。”
“好吃,那就再來。
我可告訴你,再來的時候,可得帶上奔兒。
我都想那個小家夥了。”
一提葉奔,張覺夏連連擺手,“可彆提這個小家夥了,現在可調皮了。”
沈老夫人板起了臉,“正是調皮的時候,可不能嫌棄他。
一會兒,我讓梨花備些他愛吃的吃食,你走的時候帶給他。”
“多謝老夫人,還想著葉奔。”
“這是什麼話,葉奔可是你的娃,我肯定想著。”
張覺夏又想起一事,“老夫人,我記得上午的時候,您說過,還有一事要麻煩我。”
“你不說,我都快忘了。
丫頭,我問你,最近你可有進京的打算?”
“有,我和葉北修商議的是,從順和縣喝完二牛的喜酒,就去京城。”
“那我們也算是找對人了。
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
沈淩川的娘想進京,來我們這裡問了幾次了,可我們確實沒有進京的打算。
可她那身子,讓她自己去,誰都不放心。
第(2/3)頁
第(3/3)頁
我就想起了你,畢竟你和映月關係不錯,她是映月的婆母,進京的路上,不用我們多加交待,你也會對地照顧有加的。”
沈老夫人提起李映月,她這才想起,她已經很久沒有和李映月聯係了。
在這之前,即使李映月給她寫過信,她也不可能收到。
“老夫人,映月可好?”
沈老夫人微微一愣,“你和映月平日裡沒有聯係?”
張覺夏在心裡思量片刻,便把王家在中間使壞,扣押她書信的事說一說。
“豈有此理,好好的陽關大道他不走,這些損招倒是一個比一個用得靈。
不行,我得給我家老二寫信,說什麼也得把他辦了。
簡直無法無天了。”
張覺夏勸著沈老夫人,“老夫人,您可千萬不要動氣啊!
辦他可不敢驚動沈大人的,我和北修就能把他辦了。”
“我這一急,倒是忘了你和北修的身份了。
我可告訴你,這種人,千萬不能給他留情麵。
他不想著和咱們爭生意嗎?
那咱們就聯合起來爭他的生意,到時讓他連哭的地方都沒有。
你們葉家,再加上陳家,高家,嗯,我們沈家也算一份。
我就不信了,咱們這麼幾家一聯合,還整不垮他。”
張覺夏擔心的是沈老夫人的身子,“老夫人,您的意見我采納了。
到時,我們會想出個章程來,保準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您還沒告訴我,映月最近好不好呢?”
“映月啊,她好著呢!
沈淩川也升了職,她啊,生了個女兒。
她婆母進京,也是想看看她的孫女。”
張覺夏覺得這可真是一個好消息,“這可真是太好了。
等我進京的時候,一定備足了禮物,好好地看一看映月。”
“嗯,到時我也備上一份厚禮,你一並給我捎著。”
張覺夏在心裡算了算時間,“老夫人,我們在順和縣再耽擱幾天的話,怕是最晚的話要半個月之後出發,最早的話滿打滿算也得十天之後。
沈夫人那邊,可等得起?”
第(3/3)頁
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