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城市對於莫靈來說,一切都是新奇的。
東西是新奇的,人也是新奇的。
有時路人的對話都能讓莫靈駐足許久,直到那些路人投來鄙夷的眼光,他才會裝作路過,灰溜溜地逃掉。
“真好玩。”
他走走停停,時而在那些坐騎前進的隊伍旁駐足觀看,時而繞進大樓間的小巷裡。
幾乎每個小巷裡都會看到幾對年輕情侶,打扮得花枝招展,靠在牆邊上,兩朵“花”黏在一起,當莫靈走近的時候,兩朵“花”又會分開,齊齊地看向他,這時,莫靈才能從“花瓣”中看清他們的臉。
他們似乎都在責怪莫靈的突然靠近,眼神中帶著嫌棄,莫靈也隻能連忙走開。
這些“花”的組合有些多樣化。
雄花配雌花、雄花配雄花、雌花配雌花,莫靈甚至還看到了三朵花黏在一起,像是一團搖曳的花叢,等莫靈靠近,花叢又會打開,露出三張歡愉的臉,其中一朵花還會伸出手,朝著莫靈輕輕地勾一勾,似乎是在邀請他加入花叢。
受到如此“熱情”的邀請,莫靈隻能加快腳步,迅速逃開,離開小巷,但心中的獵奇感又在驅使著他拐進下一個小巷之中……
那些花枝招展的裝扮看久了,莫靈竟覺得有種特彆的美感,顏色多樣,特點也很鮮明,除了實用性有些差,也沒什麼其他缺點。
而當莫靈發現自己的“審美”已經出現問題之後,他便再也不敢進入那些小巷了,隻敢在巷口稍稍駐足,遠遠地用視野看一眼。
這座被金屬包裹的城市是單調的,但那些鮮豔的裝扮又給城市增添了幾分活力,至少沒有像之前那位黃衣年輕人說得這麼“病態”。
也許人們也是因為不想活得這麼單調,才會將這麼多的心思放在打扮上,想方設法地讓自己變得“鮮豔”。
那些坐騎也是一樣,文化的繁盛是建立在物質的充裕上的,不管這些文化是好是壞,是先進還是低俗,都說明這個時代的人們活在豐富的物質基礎之上,才會有閒情逸致去探討多樣的文化。
莫靈一邊在街上走著,一邊對這個時代做出了判斷,雖然他隻瞥見了這個時代的冰山一角,但這一角也給了他足夠的訊息衝擊。
在莫靈閒逛之時,他還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這街邊居然沒有什麼商鋪,大樓完全被仿製淵鐵所包裹,最底部也是金屬築造的高牆,除了留出的出入口外,本該作為商鋪的地方也被淵鐵所封閉,人們走在街上,兩旁隻有反射的金屬光芒。
“這些地方開店的話,客流量不是還挺高的嗎?”
走了這麼久,莫靈都沒有看到任何一間商鋪,帶著疑惑,他打開了電子屏,在搜索欄上寫下了自己的問題。
在搜索結果彈出的一瞬間,他就明白了原因……
“實體商業的衰亡,麵對麵交易的終結。”
“信息的獲取與價格透明化。”
“統合商絡的崛起。”
“《網絡商品價格排序反壟斷法》正式實行。”
在莫靈所處的那個年代,就出現了實體商業衰落的趨勢,但一些實體行業因為其無法替代性,還是牢牢地占據著街邊商鋪的位置,像是餐飲業與理發店之類的服務業,必須“人”出現在現場,才能達成交易的行業,暫時還無法被替代。
可隨著深淵降臨,科技得到蓬勃發展,這些實體業也開始變得岌岌可危,一種名叫“食物打印”的技術徹底毀滅了餐飲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人們隻需要購買食物打印機,想吃什麼,就在對應的網站上購買“打印食譜”,將食譜放進打印機,調整參數,就能做出想吃的食物。
餐飲業的主要任務從“如何做出好吃的飯”變成了“如何研究出受歡迎的打印食譜”,也不再需要實體商鋪,主要戰場轉移到了網絡之上,隻有想方設法讓自己的食譜在海量的食譜中脫穎而出,才能賺到錢。
理發等必須人來到現場的服務業也被各種高性能的機器所取代,理發有理發機,美容有美容機,還有集成所有功能的家政機器人,大家都能自己在家解決,還能自主調整要求,當然不會出門專門找實體店了。
“至少機器人比托尼老師更能聽懂人話。”
“機器人更知道‘不要剪太短’是什麼意思。”
“機器人還不會喋喋不休地讓我辦卡。”
“機器人不會偷偷給我用高端洗發水,然後在收錢的時候坑我一把。”
顧客與理發師的矛盾積壓許久,敢怒不敢言的顧客終於找到了辦法避其鋒芒,家政機器人能下載全世界最前沿發型師的數據,審美也比樓下的托尼要高許多,沉默的大多數顧客便用自己的錢包做出了選擇。
當實體業徹底變成亡魂時,所有的商鋪便都成了無用之物,統合所有商品訊息的網絡平台紛紛崛起,商家們也在價格排序的驅使下開始了價格戰。
資金充裕的公司開始用低價商品搶占市場,在價格透明化和人們信息收集能力不斷上升的前提下,性價比最高的商品便能在平台推流下收獲更多的曝光,從而轉化為更多的客單量。
而在擊敗了其他商家後,這些已經占據市場的商家又會通過漲價和降低質量來回收成本,把原本用於搶占市場的支出強行收回。
好在,這些壟斷手段都是前人玩剩下的了,政府部門早就注意到了這些公司的行為,在他們剛剛開始資金回流時,針對的反壟斷法迅速出爐,同時開始實行。
但商業行為根本上無法完全遏製的,對自由市場的過度乾預隻會讓市場經濟萎縮,政府在實行反壟斷法的基礎上又給這些壟斷公司留了一條活路,同時讓那些快要被淘汰的小企業又慢慢複蘇了過來,統合商絡也再次恢複了之前那百花齊放、生機勃勃的生態。
隻要有需求在,供應端就永遠不會死,統合商絡平台即使受到了衝擊,也能很快恢複,同時製度更加完善,結構更加穩定。
事物是螺旋上升的,雖然商品平台受到了一次次衝擊,但在顧客的角度來看,就是“平台規則越來越完善了”“野蠻生長的商家少了”“沒有這麼多垃圾廣告了”“算法更能了解我的需求了”。
受益者最終還是顧客,不管實體業和商絡誰生誰死,大資本公司和小微企業誰輸誰贏,政府又出台了什麼政策……他們都不需要考慮,隻需要考慮自己需要什麼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