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正如華老所說。
四周的確是沒有彆的金絲猴。
就他們眼前這一隻。
“可惜了,沒有帶相機來,不然把這金絲猴拍進去,肯定很有意思。”韓如夢感慨道。
這一趟川蜀之行,來的充滿,是為了尋爺爺,也沒想到會在這裡旅遊。
所以她自然沒有帶相機。
如今,自然後悔不已。
上次在青城山遇到大熊貓,其實她就有些後悔。
不過那個時候,因為沒有找到爺爺,所以倒也覺得沒啥。
因為有主次。
現在,又看到了金絲猴,頓時感覺更後悔了。
當然,這後悔也就是一瞬間的事情,很快便被她拋卻腦後了。
“說的好像拍了照,你回去就會看一樣。”徐清風哭笑不得。
人都是喜新厭舊的,這會覺得很好玩,但也就是一會兒的功夫。
其實對金絲猴,徐清風也沒有啥想法。
要說有想法,那也是狩獵的想法。
如今的空間裡,動物有不少種類,其中不乏有一些珍稀的。
比如說那隻小老虎。
本來徐清風打算賣給動物園的,但後麵忘記了。
於是一直養在空間。
養著養著,都養出來感情了,既然這樣,徐清風也不想賣了。
之所以不放生,是因為現階段它太小了,放生的話,在野外大概率活不下去,那樣反而是害了它。
等它在空間裡養大了一些,再放生不遲。
要是它不想離開,也可以。
現在徐清風養一隻老虎,還是養的起的。
空間的倉庫都快滿出來了。
“小柚子,知道人們為什麼喜歡金絲猴嗎?”徐清風對小柚子說道。
“為什麼?”小柚子不解的問道。
“因為它們懂禮貌,不會越界。”徐清風微微一笑。
猴子這種動物,其實挺討厭的。
峨眉山猴子,可是臭名昭著。
但金絲猴不會,它基本上不會到人們手裡去搶東西吃。
第(1/3)頁
第(2/3)頁
懂禮貌,顏值高,所以人們才會喜歡它啊。
也願意給它一些食物。
華老在一旁點了點頭:“沒錯,而且自古以來,金絲猴被譽為"靈性獸"、"孝獸"和"仁獸"。”
一直以來,金絲猴在人們口中的口碑都是很好的。
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曾對金絲猴有過一段描述。
果然,仁獸也,出西南諸山中。
居樹上,狀如猿,白麵黑頰,多髯而毛彩斑斕,尾長於身,其未有歧,雨則以歧塞鼻孔也。
喜群行,老者前,少者後,食相讓,居相愛,生相聚,死相赴。
柳子所謂仁讓孝慈者,是也。
“金絲猴居然這麼懂禮貌?還有孝心?”韓如夢驚呼一聲。
她感覺到有些不可思議。
哪怕是人類社會裡,也不見得所有人都做到孝順啊。
但一隻猴子就做到了。
而且幾百年來,都沒有翻車。
金絲猴具備極高的道德品質,這也是很多人喜歡它們的原因。
金絲猴尊重長輩和關愛幼小,因此被人們冠以孝獸的美譽。
在猴群中,年長的金絲猴會受到敬重。
年幼的猴子,都會遵循長幼有序的原則。
當食物出現時,老猴會首先享用,這體現了一種謙讓和敬愛之心。
如果摘到了野果等美食,猴子們會先將其遞送給蹲守在樹梢的老猴品嘗,然後其他成員才會分享剩餘的部分。
吃過了蘋果,這隻金絲猴似乎吃飽了,哪怕周圍有人喊它,給它食物吃,它也無動於衷。
不一會,它便像是山間的精靈一般,再次消失在山林裡。
這片刻的停留,還是讓不少人覺得溫馨的。
“哈哈,好想在家裡養一隻金絲猴啊。”
小柚子感慨道。
“小柚子,距離產生美,你偶爾看到金絲猴,會覺得很好玩,有意思,可要是在家裡養一隻,時間長了,就不會這麼覺得了。”徐清風對小柚子說道。
“沒錯,暫且彆說金絲猴能不能養這個問題,就是能養,我也不會讓你在家裡養的,你忘記了嗎?去年你買了一隻小兔子當寵物,又不照顧,回頭折騰我跟你奶奶...天天喂兔子,還要給它掃屎掃尿,彆提多惡心了。”
華老吐槽道。
好在小柚子也就是三分鐘熱度。
兔子也沒有生崽。
他們過年的時候,便把養大的兔子給宰了,美美吃了一頓。
小柚子吃的還挺香。
第(2/3)頁
第(3/3)頁
華老的吐槽,讓眾人忍俊不禁。
這種情況,彆說,還挺常見的。
小孩子的興趣愛好,不都是家長來買單。
一次兩次就罷了,時間一長,次數多了,哪怕是親生的父母,都會煩。
金絲猴離開後,人群也散去了。
徐清風他們也打算回家。
今天玩的還挺儘興的。
看了都江堰,沒想到金絲猴也來湊熱鬨。
回去的路上,徐清風看到許多人在江邊垂釣。
由於現在並沒有禁漁,所以長江邊允許人們釣魚娛樂。
沒曾想在如今這個年代,竟會有如此多的人熱衷於此項活動。
駐足圍觀者同樣不在少數。時不時地便會有人從江水中釣起魚兒,從而引發周遭人群陣陣豔羨驚歎之聲。
"哇!這應該是條鯉魚吧,野生的鯉魚呢,真是太漂亮啦!"
恰在此時有人成功釣上一條體型碩大的鯉魚。
"清風,晚上想吃魚不?要是想吃的話,我們不妨買上一條帶回去嘗嘗鮮。"
華老笑著說道。
畢竟他過去就時常從那些釣友手中購買新鮮的魚兒。
"嗯,可以呀。"徐清風頷首應道。
畢竟現今這些魚類皆屬純正野生品種,且剛從江中被釣獲上岸,絕對綠色天然。
買上一條回家烹飪享用,定然美味異常。
徐清風也許久都沒有看到過野生的鯉魚了。
後世的菜市場,大部分都是人工養殖的鯉魚。
野生的和人工養殖的鯉魚,還是存在諸多差異的。
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來。
最為直觀的區彆便是觀察其體表的光澤以及顏色,因野生鯉魚通常生長於自然河流之中,故大多身形較為狹長纖瘦。
剛才那釣友釣上來這條鯉魚,可真是夠大的!
足足有十斤重。
野生的鯉魚,能長到這麼大,已經是十分罕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