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小套路(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攤主見徐清風是真的給了他十塊錢,於是千恩萬謝,感謝起徐清風來。

周圍圍觀的那些人,也傻眼了。

不是,還真賣出去了?

而且還賣出了十塊錢的高價!

如果不是徐清風買的,他們肯定會以為是有內幕,攤主找的托。

但徐清風是不可能當托的。

而徐清風的見識,顯然,他也不會說無緣無故買這石頭。

所以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這奇石真的值錢,隻是他們不知道罷了。

這下,他們可不淡定了。

“阿這...石頭真可以賣錢啊?”

“今兒個,可算是讓我大開眼界了,不說了,我這就去撿石頭去。”

“同去同去,我算是知道我為什麼這麼窮了,因為我以前不知道石頭可以賣錢。”

不少人都去找石頭去了。

徐清風對此也是哭笑不得。

好家夥,這些人是從一個極端,到了另外一個極端啊。

撿奇石哪有那麼容易啊。

而且絕大部分的石頭,都是沒有價值的。

奇形怪狀是不錯,可也要有象征意義,比如說他剛才買下的這塊石頭,灰不溜秋,長的有些像是一個蛇頭。

蛇是小龍,所以還是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也就是沒有兩個角。

不然價值會更昂貴。

收下了這塊石頭,徐清風也不著急把它放入空間,而是放在了籃子裡,看起攤位上其他石頭來。

攤子上大部分的石頭,都是鵝卵石。

“老公,你看這塊石頭怎麼樣?”李秋雨發現了一塊圓不溜秋的鵝卵石,拿在手裡看了一下,發現很重。

實心的石頭,重量那自然不消說。

“圓是挺圓的,看上去也挺好看,你要是喜歡的話,就買走吧,這玩意也挺少見。”徐清風開口道。

圓石,大部分都是橢圓,很少有圓的這麼周正的。

“老公,這也是鵝卵石嗎?為啥鵝卵石跟鵝卵石長的那麼截然不同。”李秋雨好奇的問道。

徐清風點了點頭,他跟媳婦解釋起何為鵝卵石來。

第(1/3)頁

第(2/3)頁

所謂鵝卵石,其實是一種自然形成的河灘石。

其內部的物質,主要是二氧化矽等礦物質。

之所以形狀多變,是因為經過長時間的沉積和風化。

再加上因為被河水的衝擊和侵蝕,所以,也就變成了我們看到的模樣。

水滴石穿,流水,把鵝卵石雕琢,打磨成了平滑、圓潤的形狀。

大部分的鵝卵石,都是沒有棱角的,而且各有其形狀和造型,十分的獨特。

奇石裡,鵝卵石便是一大來源。

如果不想花錢的話,也可以自己去河邊或者江邊撿石頭。

雖然吧,自個撿這些石頭可能不那麼奇特。

但不要錢啊,性價比高。

而且鵝卵石很少有醜的,稍微挑選一下,帶回去,擺在家裡,看上去都十分美觀。

徐清風小的時候,也做過這種事情。

跟他哥,兩個人,閒著沒事,放學了就會去河邊玩,撿石頭帶回家。

有的時候,會挨揍,因為父母不怎麼允許他們去河邊玩。

河邊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

尤其是大江大河邊上,每年溺水的小孩子,有不少。

“我還是不要了,回頭我們也可以去撿。”李秋雨放下了手中的鵝卵石。

徐清風遵循了李秋雨的意見。

其實他們度蜜月的時候,也可以去海邊撿一些貝殼,海螺之類的。

這些東西,雖然不值錢,但因為是親手撿回來的,所以格外的有意義。

“徐大哥,這石頭送給你們。”攤主看到徐清風要離開,抱了兩顆石頭,遞給了徐清風。

徐清風想了想,也接受了攤主的好意。

“那就謝了。”徐清風對攤主說道。

“不用謝,我應該謝你才是,因為是你,我才結束了被人嘲笑。”攤主開口道。

離開了之後,徐清風跟李秋雨繼續在市場上閒逛著。

沒想到居然還有套圈的攤位了。

而且擺攤的還是徐清風和李秋雨的老朋友,李秋雨在酒廠的閨蜜劉林娟。

“林娟是你啊,你來林場怎麼都不給我打聲招呼,我好給你弄個更好的位置啊。”李秋雨拉著劉林娟聊了起來。

上次徐清風和李秋雨大婚的時候,劉林娟也是來喝了喜酒的,還送了一份厚禮呢。

第(2/3)頁

第(3/3)頁

“那還是算了吧,你知道我的,不喜歡走後門,我就是閒著無聊,才過來玩一下。”劉林娟嘿嘿一笑。

擺攤這玩意,對廠二代來說,的確是玩票性質的。

劉林娟可不指望著這賺錢。

“生意怎麼樣?”李秋雨詢問道。

劉林娟搖了搖頭:“一般般,我這次沒有保底,所以玩的人比較少。”

徐清風看著冷冷清清的攤位,也早就看出來了。

“擺攤不是這麼擺的,你得請一些托。”徐清風對劉林娟說道。

“啊?那不是弄虛作假嗎?”劉林娟有些不理解。

“也不算吧,套圈又不是騙人,這玩意還是憑技術,套到了就可以帶走。”徐清風開口道。

這跟弄虛作假是兩個概念。

很快,他跟劉林娟解釋起來,攤位需要的是什麼,一個是地段,一個是人氣。

這二者,這幾天的藥材市場自然是不缺的,哪怕是邊邊角角的位置,都有很多人關顧。

之所以冷清,是很多人不知道。

不知道怎麼玩,也不知道這玩意好不好套。

請幾個托,在這裡套圈玩,套中了,旁邊的氣氛組再誇幾句,一來二去,人氣就高了。

劉林娟直呼好家夥,還能這麼玩的嗎?

還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很快,劉林娟便讓幾個酒廠一起來的小年輕,當起了托。

果然,有人套圈,很快便有人駐足停下來觀看了。

套的次數多了,總有套中的,徐清風和李秋雨當起了氣氛組。

不一會,便有圍觀的吃瓜群眾,買圈套了起來。

套圈的人逐漸多了起來,酒廠的員工和氣氛組便可以撤了。

因為已經有了好的開端,玩的人便會絡繹不絕。

“這一招也太好使了吧,太感謝了,徐大哥,你真厲害。”劉林娟那叫一個驚喜。

“不過是一個小套路罷了,這算不得什麼厲害的,我們再去逛逛。”徐清風帶著李秋雨離開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