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榫卯結構(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如今的空間可謂是藥材濟濟。

而且大部分都是很名貴的藥材。

等結婚之後,藥材店開張,這些藥材便可以派上用場了。

加上這段時間徐父也收購了大量的藥材和山貨,等藥材市場盤活了之後,八方來客來到長白山,這些藥材便是寶貝。

徐清風的財富也會隨之水漲船高。

當然,徐清風並不在意這些小錢。

空間的那幾箱金銀珠寶不提,就是兩株百年老山參,還有那株千年雪蓮的價值,便遠超這些。

隻是,一個是可以擺在明麵上,合法合理的錢。

而後者的話,得需要一些條件,才能擺在明麵上。

時機不成熟的話,隻能暫時放在空間。

把這些藥材歸置了,一些藥材提取,保存在倉庫。

青蟒和猞猁不在空間,應該是出去浪了。

如今在山林裡設置了傳送點之後,它們便經常不著家。

相比於在空間,它們顯然更喜歡自由。

當然,浪夠了,還是會回來的。

徐清風若是想要聯係它們,也是可以的。

如今隻需要意念一動,對方便可以感知。

這有些類似於主仆契約。

老鷹倒是在空間裡,因為外界已經天黑了,而它是日行動物。

夜裡當然回空間休息了。

看到徐清風進入空間,連忙飛過來表忠心。

在空間待了一會,徐清風便退出了空間,意識回歸,睡覺了。

一夜無話,第二天徐清風帶著任務,前往林場。

捎帶著去看看家具。

這兩天,結婚用的36條腿,也已經差不多打好了。

不對,現在已經變成了48條腿,又加了三個大件。

工期有些緊,但老丈人和爺爺表示,在林場,就沒有他們做不到的事情。

在這些木匠的加班加點下,也算是不負重托,圓滿完成了任務。

徐清風先是來到了電影院,跟電影院那邊的放映員打了招呼。

對方表示沒問題。

如今有一台閒置的機器,到時候,他會派人去村裡放電影。

可以賺外快,影院當然十分樂意。

第(1/3)頁

第(2/3)頁

“那就拜托了。”徐清風先付了定金。

雙方約定好時間,徐清風便離開了。

聽說要放電影,李秋雨也很開心。

“要放電影,那就要放這兩年新上映的電影,可不能放那些老電影,翻來覆去看了那麼多遍,早就膩了。”李秋雨提了一個要求。

雖然說老電影的質量很高,大家都喜歡看,但看的次數多,也都膩歪了。

就跟天天吃一樣菜,再好吃也會吃膩的。

解決了電影的事情,兩人來到了林場的閒置倉庫。

如今,這裡變成了臨時的家具廠。

幾個木匠正在為家具做著最後的處理工作。

看到徐清風和李秋雨兩人,連忙打招呼。

粗胚已經打造了出來,也已經處理打磨拋光過了。

“這是什麼?好香啊,是油漆嗎?”李秋雨看到木匠正在往家具上刷著一層透明的東西。

整個倉庫都是這種味道,還是很好聞的。

“哈哈,李小姐,這可不是油漆,隻是木蠟油罷了,這種木蠟油刷一層,可以防蟲加固,能夠讓家具使用更多年,木蠟油本身也是有淡淡的香味的,不難聞。”

木匠解釋道。

跟後世流行刷各種油漆,讓家具變成五顏六色不一樣,這年頭都流行原木色。

“這木頭自身也會帶著一些香味。”徐清風開口道。

有很多木材,都會夾帶著一些香味。

看了這些樣式,徐清風還是很滿意的。

給幾位木匠師傅散了煙,徐清風讓他們休息一下。

“不用休息,我們也想早點做好。”

“已經快好了。”

刷完了木蠟油之後,放置幾天,便可以抬到新房去了。

不過這些木匠師傅,還是沒有的休息。

因為徐清風還得拜托他們為自己的藥材店,打造一些櫃台呢。

對此,他們也表示沒問題。

這是徐清風認可他們的手藝。

“風哥,什麼是木蠟油啊?”李秋雨小聲的詢問徐清風。

她對這些不太了解。

徐清風告訴李秋雨,木蠟油就是一種用於家具上的漆。

你可以把它當做成是古代的油漆,

古代的家具,都是使用的大漆。

第(2/3)頁

第(3/3)頁

演化到現在,經過各種改良,變成了木蠟油。

它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隻使用了最原始的材料,比如說樹油、亞麻油、桐油等植物油。

再添加一些棕櫚蠟,進行調製就得到了。

沒有任何的化學成分。

所以不含苯,甲醛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健康環保,等風乾了之後,便可以使用了。

李秋雨聽的雲裡霧裡,但也知道這東西比較健康。

在他們聊天的時候,木匠也沒有停下手裡的活。

徐清風看了看這些家具,發現一些家具居然沒有使用釘子,連木釘都沒有用,完全是榫卯結構,對這些木匠的手藝更加佩服。

後世的榫卯結構家具可不多見了,而且價格也貴的一比。

“這些木匠有點水平的,居然沒有用釘子,而是用的榫卯結構。”徐清風讚賞的說了一聲。

李秋雨眨了眨眼睛:“什麼是榫卯結構?”

“你連這個都不知道?”徐清風咳嗽一聲。

李秋雨連忙點頭,她雖然在林場長大,但待在林場的時間有限,平日裡都是在學校。

“這個榫卯結構,說白了,就是打家具的時候,不用釘子。”徐清風簡單的解釋道。

“不用釘子,怎麼可能...”李秋雨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那怎麼固定東西?

徐清風看到旁邊有木匠剩下的一些木頭,現場演示了一下。

稍微切割出一些形狀,然後把兩塊木頭合在一起,嚴絲合縫,而且拉扯不開,十分牢固。

“我的天,風哥,你什麼時候會木匠活的?”李秋雨那叫一個震撼。

“我父親在林場工作了二十年,從小耳濡目染,自然也就會了一些,不過我會的很少,算不得什麼。”徐清風開口道。

榫卯結構,是咱們老祖宗的智慧結晶,也是自古以來,木匠這一行的看家本事。

從木匠的祖師爺魯班,創立這個行業開始,就已經存在了。

傳承了千年,到如今,衍生出了五花八門的各種精巧結構。

不過,七八十年代,已經是木匠的最後榮光了。

往後幾十年,這個行業,會越發的落寞。

時代的發展,淘汰了很多手藝。

其中便有傳統木匠。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