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王崇古回到了山西。
因為他的外甥,張四維被貶了。
嚴格來說不能叫貶,畢竟新城裡的稅務局和反貪局,都和新政有關,而且又是皇帝心腹海瑞統領。
當然,如果沒有劉繼文的彈劾,和高拱的代替認罪,這樣的任命無疑是好的。
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年輕一代接班人級彆的培養了。
但王崇古以為,這樣的任命,現在的張四維寧可不做官也不想要。
“姐姐,事已至此,你們還是早早認栽吧!”
張四維的母親王氏,便是王崇古的姐姐。
“什麼?學甫啊!那是你親外甥啊!”王氏以淚洗麵,隨即看向一旁的張允齡。
還未等張允齡說話,王崇古便堵死了他的嘴。
“姐夫!”他擺擺手,“我當年就反對家父把姐姐嫁給你,這是你知道的。”
張允齡聽到,眼裡閃過片刻的怨恨。
當年,這小子可拚了命的阻攔自己和王氏的婚事。
自己有錢又有權,長的也不賴,娶王氏說的好聽是郎才女貌,說的難聽是抬舉你王家,你得意什麼呀?
但是王崇古,年紀輕輕就看透了張允齡的真麵目。
當然,在王崇古的父親王瑤看來,當時的這門婚事是相當般配的。
首先,二家都是晉商大家。
王瑤在正德年間就在兩淮經營鹽商,大賺一筆,後來在邊境生意上又大有所為。
而張四維的父親張允齡,當時也在做買賣,而且很年輕,錢也賺的多。
本來商戶大家之間相互聯姻就是常態。
再拿王家舉例子,王崇古的大姐,就嫁給蒲州的晉商沈家。
後者也是商家大戶,財富無數。
二姐就嫁給了當時年輕經商,極具潛力的張允齡。
王崇古弟弟早夭,哥哥和他就背負起了家族在兩條賽道的未來。
哥哥為商,繼承家業。
王崇古讀書為官,在官場多謀一路。
這沒什麼驚訝的,哪個大戶大族不是如此?
但王崇古不像張四維,雖然出身晉商,卻對自家生意,家鄉的生意從未偏袒過。
(當然曆史上的王崇古並非如此哈,和張四維一個樣。)
而張允齡眼裡的野心,他也看到了。
所以他才阻攔姐姐的婚事,張允齡未來會折騰出很多事,連累姐姐。
但奈何沒人聽他的,姐姐還是嫁給了張家,還生出了張四維。
後來,張允齡證實了王崇古的猜想。
他不滿足於從商,開始從政,謀取官位。
第(1/3)頁
第(2/3)頁
王崇古知道,自古想從政謀利的商人,沒一個善終的。
這不,報應不久就來了嗎?
“學甫啊!我知道你看不起我!”張允齡胡子花白,眉毛修長,“但字維是你外甥,也是前途不可限量的年輕讀書人,你…畢竟能在皇宮說的上話,總不能無動於衷是不是?”
“我可以。”王崇古冷冷回話。
“你…”
“姐夫,當年我就警告過你,想玩權的商人沒有好下場!”
“不然你為什麼隻當了三年官就辭了?張家產業差點被玩死那一次你不記得了?”
張允齡被懟的無話可說,失落的低下了頭。
是的,官場他隻混了三年就退了。
為什麼?
玩不過那幫人唄!
官場比商場凶險太多了,堵住也更大。
畢竟商場,很少有人想著取你命,甚至滅你的族。
“學甫…我們就子維這一個有前途的孩子啊!他沉浮了…我張家幾十年的謀劃…”
家族謀劃!
名門出身的王崇古最煩這句話。
從小父母就告訴他,家族謀劃,家族謀劃,一切都是為了家族!
他看著張允齡求救似的表情,內心卻是一陣反感。
是啊!
你張家的家族謀劃,沒了張四維的權勢也依然是豪門大族。
張四維弟弟張四端早早開始從商,繼承家業。
三弟張四教已經在陝西接手鹽業。
四弟張四象,也有幾大晉商有意送女結親。
你張家的胃口到底有多大啊?
“陛下已經下令,讓子維進入稅務局,反貪局任職。”
說完,他還強調了一句。
“在海瑞手下。”
“海瑞!!”王氏驚呼。
這些年海瑞可是大名鼎鼎的[催命鬼]啊!
那麼多貪官,那麼多官商勾結的案子…
海瑞殺了,關了多少人啊!
“那麼說…”王氏卻還未徹底明白過來,看向張允齡。
“也就是說…皇帝針對的不是張四維,是晉商張家!”
張允齡的內心是崩潰的。
第(2/3)頁
第(3/3)頁
朝中自家兒子被當眾彈劾訓斥,這是他無法得知的消息。
他隻聽到兒子升官了,而且在皇帝新設立的,管商貿的部門。
這不是更有利自家產業嗎?
可他也是聰明人,總覺得這背後有一股看不見的威脅。
從王崇古口中親耳聽到,他才捋順了。
皇帝要考驗張四維,也要考驗張家。
誰都知道以海瑞那個性格,他會查到張家頭上。
到時候如何表現,就決定了張家的命運。
可…就依著海瑞,他會徹底查死張家的!!
“怎麼辦?進退都是死嗎?”
而且,晉商內部也是危機四伏。
若配合海瑞,坦誠坦白諸多不法之事,那些對手們會在一旁乖乖看著,給張家東山再起的機會嗎?
“不行!”
張允齡內心有了決定。
“想辦法團結所有晉商,抱團取暖!”
“我幾代家業,顛沛流離,受儘屈辱換來的家財,不能就這麼沒了!”
“我不要再過窮日子,不要再對彆人點頭哈腰!”
王崇古發現了他的內心活動。
“姐夫啊!可千萬彆犯傻!”
“皇帝是個雄主,他要乾一件事,天塌下來也攔不住!”
“而海瑞…忘了揚州慘案了嗎?他可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啊!”
“而且今年皇後有孕…可千萬彆觸犯逆鱗啊!”
三人不歡而散,王崇古沒有留夜。
張允齡的計謀不會得逞。
甚至不需要皇帝出麵,隨便一個知府來都能弄死所有晉商。
種地的硬著脖子,寧死不屈,人們會誇他有骨氣。
商人如此…隻有笑談耳。
畢竟對他們的偏見並非無緣無故。
西北支柱王崇古,怎麼可能不知道這些人和關外蒙古人,女真人的勾結?
他隻想事不要鬨大,不要影響了一片大好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