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過於急躁了。”戚繼光有些自責地說。
“不,你沒有。”楊博搖了搖頭,目光如炬,“你的思考很深入,對於兵法的理解也非常透徹。實際上,作為一名主帥,每次戰事勝利,都應該反思,反思!你這一點做得很好。”
“隻會打勝仗的將軍是不堪一擊的!”楊博繼續說道,“贏得起也輸得起的將軍,才是戰火淬煉出來的好將軍!”
“您說得對。”戚繼光點頭表示讚同,“我會記住您的教誨。”
兩人陷入了沉思,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茶香。
突然,楊博的腿似乎有些不適,他輕輕揉了揉膝蓋。
“老毛病了,”楊博笑了笑,“當年在甘肅屯田時,順便治理了一下河流。因為水不穩定,田也難以種植。”
“我帶著邊軍在水壩邊待了幾天,出來後就得了這個膝蓋痛的毛病。現在想想,已經快二十年了。”他回憶著過去的歲月,臉上露出了感慨的表情。
“您當年的付出和努力,我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戚繼光感慨地說,“正是因為您當年在甘肅屯田練兵、修築城堡,我們今天才能源源不斷地得到甘肅援軍的支持。”
“您的貢獻將永遠銘刻在我們的心中。”
譚綸替代楊博,是明朝軍事的一個分水嶺。
很多人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包括戚繼光。
因此對於這位老先生,他隻有無限的尊敬。
“哦,對了!”
戚繼光突然起身,在手邊的包裡一頓翻找。
“怎麼了?”
“陛下給您的禮物!托晚輩送來的!”
“啊?”
楊博文言趕緊起身,捶著的腿一下子沒伸直,隻能一手扶著桌邊。
戚繼光拿出一個精致的小木盒。
“之所以一開始未拿上來,是怕您老繃著情緒,放不開說話,您彆介意。”
“你小子!小心思也不少!”
“這裡麵是火器局最新製造的短銃!陛下知道您喜歡火器,特意贈予!”
小木盒打開。
裡麵是亮的能反射出人臉的,銀製的短銃。
它的槍身采用了黑色調。
在槍身的製作上,工匠們精心挑選了優質的紅木,經過精細的打磨和處理,呈現出一種自然的紋理和色澤。
木質材料的使用不僅為短銃增添了一種古典的韻味,而且使得握持感更加舒適,仿佛與槍械融為一體
並且巧妙地在槍身上加入了金色的配件。
“這…”
楊博先是規規矩矩的磕了一頭,然後起身洗手。
之後又小心翼翼的,捧著易碎琉璃似的,捧起那把短銃。
“哎呀!”
“重量足,也份量!”
“槍管不短不長剛剛好,槍身穩定又輕便!”
“哈哈哈哈!陛下果然理解我的口味!”
楊博跟個小孩子似的,高興的呲牙咧嘴。
“這輩子能遇上陛下這樣的君主,我等皆有福氣啊!哈哈哈哈!”
戚繼光笑了笑,又從木盒中掏出一個小布袋。
“這裡麵是火藥和鉛球!”
“陛下說,如果您想打幾槍玩玩,也可以!”
要知道,在古代對武器的限製是的確嚴格。
這個時代,彆說是火器,就是私藏刀劍都會被罰。
皇帝這是給了楊博,幾乎是後無來者的恩寵。
也是用這樣的特權,來肯定這位老臣的一生戎馬。
“那就不必了!”楊博搖搖頭,“我不能讓地方官府難做!”
“而且這玩意兒也挺危險的,用還是用在戰場上吧!”
皇帝既然讓他隨意,楊博也自然可以選擇不用。
收拾好東西,戚繼光也該離開了。
楊博騎著馬送他出城,二人在城門停留了下來。
~
在那個莊重而肅穆的時刻,楊博虔誠地磕了個頭,然後起身去洗手。
他小心翼翼地捧起那把精致的短銃,仿佛捧著一件易碎的琉璃器皿。
“哎呀!”他輕呼一聲,“這重量真足,份量也十足!”
他仔細觀察著短銃,讚歎不已:“槍管長度適中,既保證了射擊的準確性,又保持了槍身的穩定性。真是輕巧又實用!”
他忍不住笑出聲來,像個孩子一樣興奮地搖著頭:“哈哈哈哈!陛下果然了解我的口味!這真是我夢寐以求的武器啊!”
“這輩子能遇上陛下這樣的明君,我等真是三生有幸啊!哈哈哈哈!”
戚繼光也微笑著,從木盒中拿出了一個小布袋,裡麵裝著火藥和鉛球。
“陛下說,如果您想打幾槍玩玩,也是可以的。”戚繼光解釋道。
在古代,對武器的限製極為嚴格。即使是火器,也不允許私自持有。
皇帝這次給予楊博如此特殊的恩寵,無疑是對這位老臣一生戎馬的肯定和認可。
“我還是不用了吧!”楊博欣然接受,“我不想給地方官府添麻煩。”
“而且這東西也挺危險的,還是用在戰場上吧!”他補充道。
既然皇帝已經允許他隨意使用,楊博也就可以選擇不用。
他收拾好東西,準備告彆戚繼光。
楊博騎著馬送他出城,兩人在城門處停下了腳步。
“小子,一句話憋在我心裡很久,本來不想說的,但看你大老遠看望我一趟的份上,我還是告訴你吧!
“晚輩洗耳恭聽!”
“你覺得…五軍都督府德未來會如何?”
“它已經恢複了洪武永樂年間的權勢!”戚繼光思考一番後答到,“由勳貴們把持的五軍都督府,擁有出戰將領的推舉權,戰場指揮權!”
“未來衛所的管理和訓練,也將從兵部手上收回來!”
“嗯,腦子還挺好使!”楊博點點頭,“不過…我有一個猜想,隻與你一人說!”
“我覺得…五軍都督府,隻是皇帝收回兵權的暫時機構,未來會有兵部以外的另一個部門,接管全**務!”
“並且這個部門…將會有文臣統領,但下屬會有大量實權武將。“
“並且…他會完全繞開內閣和六部,隻聽從皇帝一人的指揮和管理!”
戚繼光越聽越驚。
楊博畢竟在內閣乾了那麼多年,應該是了解很多人不知道的信息。
或者說,他看到了一些端倪。
但這個部門也實在是…聞所未聞!
大明地方上實行軍政分離,但中樞上卻不是如此。
即便是明初,權勢滔天的五軍都督府,裡麵也有不少文人擔職。
“怎麼會…”
“而且!”楊博繼續著,“你練兵很厲害,未來可能會推廣全國!”
“屆時你又有爵位在身,要更加小心!”
“注意,隻專心軍事,千萬彆摻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