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假一天(1 / 1)

推荐阅读:

最近有些卡文,今天請假一天,今天一直在放空思維,但是還是沒有找到靈感,今日調整一下狀態。

從開始創作到現在,一路走來,是大家的鼓勵和陪伴讓我堅持至今。我深知這份支持的珍貴,也一定會用心對待每一個文字,認真打磨每一個情節,把更好的故事呈現給大家。

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持我!!!

搜集了一些道教的資料,和大家一起看看

中國神仙排名

創始元靈他有4個徒弟,鴻鈞老祖、混鯤祖師、女媧娘娘和陸壓道君)

宇宙誕生之初,有一先天混元之元靈,靈竅初開,漸具神智。這元靈無意中於西昆侖得到宇宙之初的造化神器,經過不知幾世修行,元靈功德圓滿,道法得成。在漫長難耐的混沌宇宙中,創始元靈成為宇宙間唯一的一個“清醒者”,忍受著難以想象的孤獨寂寞。仿佛,為了完成某種約定而神秘的使命,創始元靈利用造化神器的無上靈力,分彆傳授給四個徒弟一門修行的法門。老大鴻鈞,修“玄清氣”,老二混鯤,修“玄靈氣”,老三女媧,修“玄空氣”,老四陸壓,修“玄明氣”,合之則為“清靈空明”。後人分彆尊其為鴻鈞老祖、混鯤祖師、女媧娘娘和陸壓道君。

1,鴻鈞老祖

收有三大弟子:太上老君(道德天尊33重天),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靈寶天尊34重天)

老子即太上老君。他是鴻鈞老祖的大弟子,掌管人教。曾三次下山幫助闡教力退截教眾仙。也曾一氣化三清,戰敗過通天教主。《西遊記》中,他住在離恨天中,是三清教教主之一的太清聖地混元教祖——太上道祖,也稱太上老君。玄都大法師是太上老君唯一弟子

元始天尊

鴻鈞老祖的二弟子盤古,那一日盤古與一眾師叔伯門人弟子們正玩耍作樂間,也不知抽的什麼風,忽覺天地一片混沌,模糊難分,好生不爽,信手便是一斧頭,就此開出一個天地來(這位真可謂猛人是也!),更使法術化做那山川大地,江河湖海。盤古不僅斧子使得好,更在鴻鈞老祖所傳的“玄清氣”中,修出“玉玄清氣”的境界,並一手創立出一個教派——名喚闡教,法力高強、出神入化。後世凡人感其開天辟地之功,皆尊盤古為元始天尊。汗盤古居然就是元始天尊,後來他成為三清教的主管——《西遊記》中的玉清聖地先天教祖。

所收門人弟子無數,其中尤以那“玉虛十二門人”為修行最圓通者,你道哪十二門人?分彆是:

文殊廣法天尊(後入釋成佛:文殊菩薩)洞府:五龍山雲霄洞

徒弟:金吒寶為遁龍樁

普賢真人(後入釋成佛:普賢菩薩)洞府:九宮山白鶴洞

徒弟:木吒法寶:吳鉤劍

慈航道人(後入釋成佛:觀音大士)洞府:普陀山落伽洞

徒弟:無

法寶:玉淨瓶

懼留孫(後入釋成佛:懼留孫佛)洞府:夾龍山飛雲洞

法寶:捆仙繩

徒弟:土行孫

玉鼎真人洞府:玉泉山金霞洞

徒弟:楊戩法寶:斬仙劍

太乙真人洞府:乾元山金光洞

徒弟:哪吒法寶:九龍神火罩

赤精子洞府:太華山雲霄洞

法寶:陰陽鏡

黃龍真人

洞府:二仙山麻姑洞

徒弟:無

靈寶大法師

洞府:崆峒山元陽洞

廣成子

洞府:九仙山桃源洞

徒弟:殷郊

法寶:番天印

道行天尊洞府:金庭山玉屋洞

徒弟:韋護

清虛道德真君

洞府:青峰山紫陽洞

徒弟:黃天化

南極仙翁洞府:昆侖山

徒弟:鶴童、鹿童

雲中子洞府:終南山玉柱洞

弟子雷震子

燃燈道人,成為燃燈上古佛,靈鷲山元覺洞,弟子李靖

通天教主是鴻鈞老祖的三徒弟,掌管截教。他的門人弟子最多,但大多都是在濫竽充數。不過他也為上天做了不少的貢獻。像玉帝手下的二十四星宿、雷公電母、普天星相幾乎都是他的門人。通天教主聽信眾弟子的讒言,擺了下“誅仙”、“萬仙”二陣,堵住了薑子牙的去路。後來多虧四大教主同心協力才破得此陣。他就是三清教的另一位教主——上清聖地通天教祖靈寶天尊。

2,混鯤祖師

混鯤祖師,修“玄靈氣”,弟子無數,什麼蟒牛蛇獸、蛟鵬獅猴……各種形象各異的生靈都來者不拒。最得意處是有兩大弟子。大弟子名喚接引道人,二弟子名喚準提道人,端的也是仙心非凡、道行功深。兩人一手創立了一門派彆——名喚西方教,分任大、小教主。

大弟子接引道人學太上老君之法,元神化身於迦毗羅衛國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做那轉世苦修,這小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卻也是個仙心泛濫、天縱奇才之人。後來王子獨自靜坐於一棵菩提樹下,竟豁然功法圓通,得悟大道,人皆稱其為“佛”,又尊其為釋迦牟尼尊者。這釋迦牟尼自此仙心蕩漾,竟創立出一門派彆——名喚佛教。即接引道人修成金身,即如來佛主,屬現在佛。後吞並西方教,成其佛教;

二弟子準提道人也就是書中所說的西方妙法祖菩提,其間不知與接引道人間發生了什麼變故,卻神秘消失,從此再不聞蹤跡。多年後,有一天產石猴橫空出世,得一來曆神秘的菩提祖師傳授一身驚人道法。汗接引道人居然就是如來佛祖,準提道人更汗就是孫悟空的師傅,而且準提道人居然還是如來佛祖的師弟天那西方教消失後,隱於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以後自立道觀修身養性,除了山中居民,沒人知道他的住處。就是那如來,也不知道自己的師弟身在何方。更不知西牛賀洲還有仙人存在。

橫三世佛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主管西方極樂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勇”大勢至菩薩和“大悲”觀世音菩薩;中央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智”文殊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王佛,主管東方琉璃光世界,他有兩位脅侍,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

豎三世佛指過去佛燃燈古佛,現在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佛。

3,女媧娘娘

女媧娘娘,修“玄空氣”,這女媧自來便是人首蛇身模樣,生性孤僻,不多說話,但其胸懷廣大,素有悲天憫人之抱負。在其師侄元始天尊一斧頭鑿出一個天地後,女媧娘娘憐宇宙造化蒼生萬物之意,於是用水和黃泥,仿照其小師弟陸壓之樣貌,捏了無數男女泥人,再吹一口氣,往地上一放,竟都活了過來。後來人們感女媧造人之功德,尊其為女媧娘娘。

人類陷入了絕境。那悲天憫人的女媧娘娘煉燒紅、黃、藍、白、黑五彩靈石,以無上道法補天,並從一隻深海萬年巨龜身上砍下四條腿,作為支撐天地的四柱,天地終於重歸寧靜。但在女媧娘娘補天之時,竟有一塊頑石,似是不甘做平庸的補天石,竟偷跑了出來,那就是後世之天產石猴孫悟空。

4,陸壓道君

正所謂“鴻鈞老祖第一仙,弟子盤古初開天。先有鴻鈞後有天,陸壓道君還在前。”那說的就是後來人的模樣都是出自陸壓道君。創始元靈四大弟子:鴻鈞老祖、混鯤祖師、女媧娘娘和陸壓道君,前三者道法功深、開宗立派功德著實開天辟地,偏是這最小的小師弟陸壓道人,生性胡鬨打混,從無一天正經,卻無什麼名聲留下。其師侄太上老君、如來等,尚尊其為小師叔,知道者也尊其為陸壓道君,小輩神仙之中,卻是聞者渺渺了。陸壓道人乃是離火之精。飛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上不朝火雲三聖皇,中不理瑤池與天帝(彼時天庭似乎還非玉帝掌管)。不在三教中,不在極樂地。不歸人王管,不服地府中。瀟瀟自在任我遊,自自在在散聖仙。

佛--佛教修煉的最高境界,是人類通過念佛或者說修禪達到涅盤,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由於脫離了身體的緣故,所以可以達到佛說的無苦的境界,是一種高級狀態的靈體,這是佛的追求,佛追求的是”滅”

仙--道家修煉的最高境界,是人類或者其他動物通過吸收天地靈氣達到人道合一的境界,長生不死,永久駐世,青春長在

這是仙的追求,仙追求的是”天道”

神--人死後的靈魂

1,首先談妖與怪,這個詞在西方常稱為怪物,一般指容貌恐怖的動物或獸人,而在東方常合稱稱為妖怪,妖怪是一個籠統的貶義詞,泛指一切有超能力或是法術的非神非仙非人非鬼的由動植物修煉的已經幻化出人形(有的未必幻化成人)的物體。

其中妖以動物修煉而成的居多,例如蛇妖,免妖;而怪以植物修煉而成的居多,比如樹怪。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需要特彆指出的是,動植物們在修煉過程中如果一心向善悟道的話,是完全有資格修煉成仙的,妖與怪是動植物們修煉方向向邪惡這一麵發展的不良結果,在修煉過程中(也就是未成妖怪或仙,但已有部分法力之前),這些動植物們常被稱為精,比中免精,人參精等,比稱妖怪略有善意,但也可一概稱為妖怪(注意並非本質意義上的妖怪),妖怪白天晚上皆可活動。

2,其次談談魔,魔從狹義上來說和妖基本相同,但有兩個區彆,其一是魔在法力上是遠比妖要強大的多的,一般的神仙都不一定是其對手,是資深的妖怪,且帶有一點反政府性質。其二是魔有可能是仙和神誤入邪道而墮落成的,妖則是動植物土生土長的。魔白天晚上皆可活動。

3,再談談鬼,很多人將鬼與妖,魔並談,認為他們差不多,這是極其錯誤的!鬼為至陰之物,一般俗稱為魂,言下之意就是陽壽儘了,陽間的軀體沒了,隻剩下了蒙朧的非實體的單元。鬼絕大多數由人死後,魂離體而化成,隻能在陰間活動,如果回了陽間也隻能在夜晚出來,由於人的陰陽平衡被打破,變成純陰之體,自然多了一點超能力,但極其微弱。所以說鬼的力量很弱的。鬼的出路一般有三,其一是投胎轉世為人或動植物,其二是在地獄裡受苦,這兩條最為常見,還有一條是屍解成神,一般來說是人在陽間或多行善事,或修道,或受高人指點,或受敕封,但卻沒有機緣肉身化仙隻能在死後屍解飛升為神的人。其實這些人並沒有直正的當過所謂的鬼。鬼隻能晚上活動,白天是絕對不可能的。

4來談談仙,從廣義上講的話,仙有五種,天仙,地仙,人仙,人仙,鬼仙。狹義的仙即指天仙,地仙。這裡隻說一下狹義的仙,即與神相區彆的仙,仙這個概念也是純粹的宗教性質的,言下之竟,是道家的專有,無論是不是道士,成仙的人或物總是和道教是息息相關的。仙是肉身成聖,功德圓滿之人,所有的物體皆可成仙,成仙的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是被動成仙,無論是人,動物,植物甚至是非生物,都可以被動成仙。比如受仙人點化,或被仙人仙氣感染,或服食道家仙丹靈藥,或生長環境吸天地靈氣,都可以使物體成仙。此中例子有很多,不舉例了。

第二種是主動修仙,“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所以隻有人和少量動物可以修仙,當他們信奉道教,主動修煉道門正宗法術,多行善事,其中的有緣人就可以修成仙道。但必需是修煉正宗法術,如果修煉了旁門,即使有成,也成不了仙道,隻能是妖魔。

成仙以後,如果沒有受到官方承認,隻能算是散仙,未入真流,但已得逍遙長生之體。如果受到官方承認,就入真流,成為真仙。此時可以選擇在天庭為官,也可以不去,畢竟是自己修的仙,不服玉帝管。此時可以找一方仙山名島,自在逍遙,終日下棋喝酒訪友,沒事去聽聽天尊們講經,不問世事,真可謂至樂也!

5,再來說神,神這個概念不是宗教性質的,與佛和仙不同,神是個信仰概念,是個製度概念,這點要詳細注意。我們這裡不談上古大神,隻說後世之神。有些上古時期的諸如女媧,共工,祝融,刑天等為先天自然之神,與後世所謂的神是有嚴格區彆的,一般俗稱為大神或稱上古大神。廣義五仙是天地神人鬼,上麵說的仙指的是天地兩仙,這裡談的神指的是神仙和鬼仙。神是人死後受到敕封而到天上或地府做事的人,請注意是死後,言下之意就是,神肯定是由魂魄歸天後而成的,沒有帶走自己陽間的肉身,而且一般在天上工作,諸如封神榜最後封的皆為神。

成神的人不需有宗教背景,不需要學習修煉相關宗教經典,更不需要是道士或是和尚。隻要你有緣份,或是陽間十分優秀的人,或是多行善事的人,或是受人間百姓尊敬的人,都有可能在死後被天庭封為神,分在天上或地府當官任職。比如後世的包拯,文天祥,關羽等人,他們都不信奉道教佛教,更沒有進行過修煉,隻因陽世影響太大,為人優秀,死後就被天庭吸收為神了。所以神這個概念並不是單純道教的概念,這和仙佛是有區彆的,但往往被很多人忽略。

上麵談了這麼多,尤其是神與仙,免不了又要陷入神與仙哪個級彆高的陳年老調問題上了。其實那是將級彆官職與修行的圓滿層次弄混了。神與仙的級彆問題,是其修為的圓滿層次不同,修成正果的途徑不同,一為肉身成聖,一為死後飛升,仙確實是比神的級彆和圓滿層次要高。但和所謂的官職是扯不上關係的,比如封神中封的中天北極紫微大帝,泰山天齊仁聖大帝之類的神,這都是大帝級的,官階非常之高,遠比一般的仙要高的多,何況一般的仙還沒有公職呢!

6最後說說天庭的製度,天庭實際上是一個由神占絕大多數,並占統治地位,吸收部份道家的仙人,佛家的人,一起組成的以玉帝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的具有明顯政治分工的國家。玉帝是個道教概念,當仙佛神三界一起組成天庭政府後,玉帝被推為皇帝治理天庭,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是道祖還是佛祖名義上都是玉帝的臣下,這在西遊中有明顯的表現,如來觀音在提到玉帝時,都稱奉旨。

在封神榜製定後,天庭由365位神組成政府,由玉帝統治。但在後來漫長的改革中,天庭漸漸的多了很多部門,也多了很多官位,比如像弼馬溫這樣的官銜。如此便需要更多的神,於是陽間很多優秀的人在死後,就被天庭吸收到天上來做官。

天庭本來隻是全由神組成的,他們法力不如仙和佛兩家,但當神的隊伍壯大,並有了相當的組織規模,甚至是軍隊後,他們就成了具有實權的政府。此時仙和佛兩家雖然不屑天庭政府,但不得不正視他們,因為他們是合法的唯一的政府。

所以仙表了態,願以玉帝為尊,並放了大量的精英在天庭任職,像真武大帝,東華帝君等等,連道祖都被天庭聘為首席顧問。但仙界隻是撥人與天庭共同管理天上人間,身份尊嚴萬不能失,所以老君雖為道祖,且為三清大師兄,到天庭當顧問後,也自願降為三清之末,以保仙界尊嚴。後來佛門也以玉帝為尊,願共建聯合政府,也撥了一批精英到天庭任職,比如四大天王等,然後就形成了神仙佛共掌天庭的局麵,玉帝是共推的天庭領袖,是神的頭頭,道祖和佛祖願意為臣,如此天庭製度大成。

中國傳統神話小說兩大巨擎便是《封神榜》和《西遊記》。從成書時間看,西遊記早於封神榜,但從故事發展來看,封神榜則早於西遊記。二者的人物組成並不相同,但有相通之處。

在下不才,嘗試將《封神榜》和《西遊記》貫穿起來。《封神榜》這個時期,主要勢力是闡教和截教,此外還有妖和西方教。闡教和截教同屬於鴻鈞老祖德門下,所以說,闡教和截教是同屬一門的。從闡教門下的稱呼看,闡教和截教在封神榜之前,都是屬於仙這一族群。當時還沒有神,封神榜的目的就是將闡教和截教下的門徒以及妖裡麵的傑出者任命為神這一族群。所以說,神是相對於仙低一等級的。再說妖。從書中可以看出,妖是單獨存在的一個族群,這個族群主要是那些由各類生物及非生物通過吸收日月精華,自行修煉成的。從法力方麵看,妖和其他仙差距並不大,但由於不被闡教和截教接納,而隻能遊離在外,成為妖。倘若被闡教或截教招收,就可以順理成章的稱仙。

還有個西方教,聽名字就知道是佛教的前身。當時的西方教還是很弱小的,從其門下弟子來看,應當是屬於開創期,西方教除了接引準提外,幾乎沒有什麼強人。這是封神榜時期的勢力分布。

再看看西遊記中的勢力分布。

這一時期,已經存在的勢力有神、仙、佛、魔、妖、鬼六族群。其中的神,就是封神榜時期所創立的那些榜上人物。仙則較封神榜時期人數大減,而且這個時候的仙都已經分散成一個個獨立群體,可見仙已經不再如同封神榜時期那樣有組織了。佛在西遊記時期,可以看出實力最強大,其下人才濟濟。

妖和封神榜時期還是一樣的,都是吸收日月精華的生物和非生物組成。

魔是一個封神榜時期沒有的新族群,這個族群主要都是由修煉的人、各種生物和非生物組成。鬼在封神榜中也有提到,但是這時候的鬼應該還處於無序狀態,而且法力、實力都還是很弱的。而到了西遊記時,鬼已經成為了一個有組織的族群。以上就是西遊記中的主要勢力。

(二)神仙的演化

神在封神榜以前,是沒有的。封神榜的目的與其說是封神,不如說是創神。我們先看看作為神的條件是什麼。首先,對於出身是沒有限定的,就是說,不論人、仙、妖,隻要獲得仙或者神的最高統治者的認同,就可以成為神。這點,看孫悟空是最能明白的。孫悟空學得法書後,隻是屬於妖這一族群。但通過玉帝的認可,就一躍為神了。所以我們可以認定,神在招聘人員上是采用領導權威製。其次,對於神的法力並沒有數值化的標準和要求,高強如哪吒、楊戩,低俗如馬氏,都可入為神族。最後,神的數量並沒有限製,雖然有崗位定額,但沒有編製限額。這個繼續以孫悟空為例。孫悟空擔任弼馬溫時,有弼馬溫的崗位,但沒有定員。通過書中描寫,可知弼馬溫是有前任的,但不知何許原因,導致該崗位長期空置。後孫悟空成神後,才被聘為該崗位。。正因為這幾點,從封神榜後到西遊記時期來看,神的數量在封神榜的基礎上有了極大的增加,但質量上卻相較有所退步。比如,巨靈神,在封神榜時期是沒有的,但西遊記時期卻成為重要戰神之一,但巨靈神的戰鬥力參考孫悟空,與楊戩和哪吒相比,差距不是一點半點。可見此時的神總體戰鬥力是比較差的。仙在封神榜之前,可以說勢力最大。封神榜以前,天下隻有仙、受仙控製的妖和正在創業的西方教接引準提二人。此時的仙絕對可以說是一支獨大。但封神榜後,不知發生了什麼變化,到西遊記時期,仙已經沒落到極為分散的狀況,人員數量急速下降,有相當大一部分都被分流或者說是跳槽到了其他族群,這個跳槽的目的地主要有神、佛、鬼族群。

封神榜之前,仙的首領有截教的通天教主和闡教的元始天尊。但到了西遊記時期,仙已經沒有名義上的首領了,從行為上看,已經屈從於玉帝了。

而原來的仙派首領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也退隱了,這二者的師兄太上老君反而成為受神領導但卻超然於神的一個特殊人物。這個變化是很奇怪的。封神榜從結果來看,是仙派肢解截教的過程,通過肢解截教,架空通天教主,達到闡教獨掌大權的目的。此時創立的神不過是一個等級低於仙的族群,不論實力,還是勢力,都遠遜於仙。但發展到西遊記時期,二者正好調位,神反而成為高於仙的族群,仙成為受神保護的族群。

通過這個兩端點的表象,我們可以合理猜測連接這兩端點的連線情況。我認為,在封神榜之後,曾經發生過一次巨大的變動,這個變動導致了闡教解散,使元始天尊喪失了仙族的指揮權而淪為光杆司令。在這次變動中,神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並且有可能實現了從部落組織到中央集權組織的轉變。而這裡,還有一個極其隱秘的人物,就是太上老君。

我認為,在這次變動中,太上老君起到了破壞闡教興立神的作用。在封神榜時,太上老君還無權無勢,但到了西遊記時期,一躍而為雖受命於神的首領玉帝,但地位遠高於任何神的一個特殊境界。有句話說:誰受益,誰嫌疑。太上老君獲得這種特殊待遇,絕對不可能是無功而受的。況且,按照神最初的實力,是不可能讓闡教解體的。

(三)佛的發展

在封神榜時期,佛還是稱作西方教的,這個教很有趣,隻有兩個高人:接引和準提。而到了西遊記時期,則改西方教為佛教了,並一躍成為與神並肩的強大勢力。從西遊記描寫中看,此時的佛人員數量並不比神多,也不比仙多,但綜合實力卻絕非神仙可以比較的。

我們參考現實,此時的佛就類似於比爾蓋茨的微軟公司。微軟公司最初也是二人創業,然後逐步發展成為人數雖然不多,但創造財富絕對世界第一的霸王龍級大公司。佛也如此,從封神榜時期的二人組合,到西遊記時期的精英團隊,和微軟公司絕然相似。佛從組織上來說,也是存在等級的,但這個組織結構不同於神。神是一個多層次的組織,估計其等級如中國古代般的九品。而佛隻有佛祖、菩薩、羅漢和其他人員這簡單的幾層。這一方麵是佛受人數限製,不能采取多層次組織,另一方麵,是佛直接采用的現代管理中推崇的扁平型管理模式。從現代管理學來看,佛的管理模式明顯要高於神的管理模式。從實際效果看,也確實如此。

比如,西遊記中,孫悟空從違法亂紀到被追捕,整個過程手續繁複,層層傳遞,層層分兵,最後還是失敗告終。而佛方麵,比如觀音菩薩尋找西天取經人物的過程,從最高領導如來佛祖發出命令給觀音菩薩,然後觀音菩薩根據自己的判斷,直接就將任務順利完成了,避免了很多手續,也避免了信息傳遞的錯誤。當然了,這種組織結構的優缺點大家可以看看管理學,自然就明了了。從人才方麵看,佛采用得手段主要是兩種,一種通過嚴格的考驗,從妖、魔中遴選。一種是將佛族群中的優秀分子,通過嚴格實作培訓,獲得提升。

前一個例子,在西遊記中有孫悟空、紅孩兒等為證。後一個例子就是唐三藏了。從西遊記中,並沒有看到佛直接從神中挖角的事例,所以可以判定,佛在西遊記時期是不能直接從神中遴選人物的。但佛在看中神某一人物時,我認為還是會采用種種手段,使神自己將此人物踢出神這一族群,使之成為妖或者魔,甚至是最初等的人和生物,佛然後再按照前麵說的第一種手段來將其引導入佛。

所以說,正是因為佛采用了嚴格的人才機製,才能確保佛在人數少的情況下保持強大的實力。這和微軟公司的精英政策如出一轍。佛在封神榜時期是沒有遴選人才的權力的,隻能從仙和神都不要的人物中挑選。這點,看看封神榜裡接引和準提收服門人便可知道。他們所收的都是既不能成仙,也不能神的人物,當時截教處於倒閉解體前夕,截教人員的出路隻有仙位下崗和神職崗。那些沒有上封神榜的全部屬於下崗內定人員,接引和準提也都是從這些下崗人員中遴選出自己滿意的人才,來充實自己門下。可見此時的佛是依托仙這個超級壟斷勢力逐步發展起來的。

從佛的人員組成來看,西遊記時期的佛很大一部分都是封神榜時期仙,而且還有很大一部分既受職於神,也隸屬於佛。這是很讓人費解的。根據前麵講述神的轉化過程中有一個隱藏曆史,我認為,正是因為那個巨大的變動,使仙的組織闡教在倒閉解體後,一部分依附於神,一部分投靠了佛。在那個變動時,闡教的解體絕對和神有某個協議,就是仙受神保護,而且保留仙這個頭銜。從理論上看,這與“一國兩製”有很大的相似性。闡教中有很大一部分則沒有投到神的保護傘下,而是改換門庭,成為了佛的一員。從佛有部分人員從事神的職務,而且神遇到巨大問題時,會向佛求救,可以看出神與佛是同盟關係,而且這種同盟關係類似於孫中山時期的國共合作。當時很多黨員就在國民黨政府供職,同時保留黨身份。

通過這些,我們可以認定,在那次隱藏的變化中,其結果肯定是肢解了闡教,攻擊方就是以神為主體、佛為同盟者、太上老君為內應的同盟組織。其結果就是神與闡教達成協議,闡教中不願接受協議的就投靠為佛,神與佛瓜分了闡教。

道教認為修道有先後之序,成仙有高下之分,所以道教神仙亦有品位層次之分。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就將神仙分為六等: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並稱:“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凶,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理萬民錄也,給助六合之不足也。”晉葛洪《抱樸子內篇.論仙》引《仙經》將神仙分為三等:天仙、地仙、屍解仙。稱:“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屍解仙。”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又把神仙分為七階:玉清、上清、太極、太清、九宮、洞天、太陰。而北周的《無上密要》則從得道成仙的層次出發,將神仙分為:得鬼官道人、得地仙道人、得地真道人、得九宮道人、得太清道人、得太極道人、得上清道人、得玉清道人。其中“得鬼官道人”為人死後的仙鬼安排,表明死後也有升仙的希望與機遇,從而說明南北朝時已有“鬼仙”的說法。唐時的《天隱子》又將神仙分為五類,稱:在人稱人仙,在地稱地仙,在天稱天仙,在水稱水仙,能神通變化者稱神仙。宋張君房《雲笈七簽`道教三洞宗元》“三清”條目中則將神仙分為九品,稱:“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聖,三九二十七位也。”九仙為:上仙、高仙、太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靈仙、至仙。真、聖之號亦以上、高、太、玄、天、真、神、靈、至為次第。這與《太真科》的分類方法大致相同。總之,關於仙品的分類方法很多,後來《仙術秘庫》對其加以歸納總結,稱“法有三乘,仙分五等”,其五等仙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基本上奠定了神仙品位的基礎。

一.天仙品位

亦稱“仙人”、“飛仙”、“大羅金仙”。指居於天府、能舉行飛升的神仙。《天仙品》:

“飛行雲中,神化輕舉,以為天仙,亦雲飛仙”《抱撲子內篇、論仙》與《仙術秘庫》均其列為第一等。《墉城集仙錄》將升天之仙分為九等:第一上仙、第二次仙、第三太上真人、第四飛天真人、第五靈仙、第六真人、第七靈人、第八飛仙、第九仙人。若從修煉角度上看,天仙為修證之最上一成,修煉之最上乘。丹道中所指的“煉虛合道”的大成景界。屆時神光普照,化身萬千;一得永得,一證永證,神通恢闊,法力無邊。天地閉時而不同閉;天地開時,開辟度人。

二.神仙品位

亦稱“仙人”、“真人”,統稱“仙真”。指長生不死、修煉得道的人。道經曰:“煉形為氣,名曰真人。”“得本元氣,故曰煉形為氣,正性無偽,故曰真人。”莊子曰:“有真人而後有真知。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登高不憟,入水不濡,入活不熱“,”“不知悅生,不知惡死”,“其寢不夢,其覺不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淮南子曰:“莫生莫死,莫虛莫盈,是謂真人。”從修煉角度上看,神仙為修煉之上成。丹道上講為煉神還虛的乳哺階段。此時煉形化炁,胎仙自化,陽神已成,脫質升舉。即運用大周天之火候,以炁合神,神炁為一,心無生滅,息無出入。重濁之形,化為輕清之炁;純陽之體,儘為神通萬化。屆時體變純陽,陽神已成,具有神通萬化之功能。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