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都市言情 > 西遊之蛟魔覆海 > 第139章 曲水流觴宴 酒中籍伶鹹

第139章 曲水流觴宴 酒中籍伶鹹(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嵇康與山濤一起,將牛魔王和焦平迎入“竹林宴”中,安排了座次安坐下。

這是一場露天的宴席。

焦平環視左右,隻見在清幽的綠竹環繞之間、一塊天然空出來的草地上,正有一道彎彎曲曲的漱玉清流經過。

這個清流九曲十八彎,有些多個彎曲和回環,每一個“彎”旁邊的空地上,茵茵綠草之上又正好鋪設一個坐席。

坐席無案,而是一張草席,上麵放有一個坐墊,邊上則置有瓜果、焚香等物。

大家左右臨水而坐,隔一個彎錯對。

焦平與牛魔王相隔坐下,稍看清楚環境後頓時心中一動,這是“曲水流觴”!

……

所謂“曲水流觴”,是中國古代漢族民間的一種傳統習俗。

最早的傳統,是夏曆三月上巳日、人們舉行祓禊儀式之後,大家坐在河渠的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

杯停在誰的麵前,誰就取杯飲酒,意為除去災禍不吉。

這種傳統曆史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

據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載:

“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雲‘羽觴隨流波’。”

“曲水流觴”主要有兩大作用,一是歡慶和娛樂,二是祈福免災。

原來今日,已是來到了夏曆三月的上巳日,這一日正式“上巳節”,其節期為三月初三日,又稱“重三”、“春禊”。

焦平恍然大悟。

……

上巳,是指夏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

它是中國古代一個祓除禍災、祈降吉福的節日,遠在秦漢以前的周代,就已有水濱祓禊之俗。

朝廷甚至指定專職的女巫掌管此事。

祓,是祓除病氣和不祥;

禊,是修潔、淨身。

祓禊是通過洗濯身體,達到除去凶疾的一種祭祀儀式。

在《詩鄭風溱洧》一篇中,就具體記載了春秋時的鄭國,每逢陽春三月秉執蘭草,招魂續魄,祓除不祥的情景。

到了漢時,三月上巳才確定為節,每逢該日,官民都去水邊洗濯。

“上巳節”不僅在漢族民間風行,連帝王後妃也去臨水除垢,祓除不祥。

第(1/3)頁

第(2/3)頁

後來,又進一步演變為臨水宴飲。

到了魏晉以後,才將“上巳節”正式改定為夏曆三月初三,是為“春禊”。

作為歲時節令中的重要節日,所有臨水祓禊及水濱宴會活動都在這天進行。

比如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上巳日,晉代貴族、會稽內史王羲之偕親朋謝安、孫綽等42位軍政高官,在蘭亭修禊。

後又在此地,舉行了飲酒賦詩的“曲水流觴”活動,引為千古佳話。

據史載,在這次遊戲中,有十一人各成詩兩篇,十五人各成詩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詩,各罰酒三觥。

王羲之將大家的詩集起來,用蠶繭紙和鼠須筆揮毫作序,乘興而書,寫下了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

這“禊帖”開篇如是寫道: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

“竹林宴”也正是刻意選在此日召開。

……

不愧是“竹林七賢”,這舉辦的聚會就是風雅,看來焦某也要附庸風雅一回了。

雖然知道麵前的“竹林七子”,已經是名教的神仙了,但麵對“曲水流觴”,焦平還是生出一種“走進曆史”的感覺來。

  看完景物,再看人物。

焦平眼一掃,首先見這惠風和暢、茂林修竹之間,卻有三人臥在石頭上,衣冠不整袒胸露乳、懷抱一酒缸醉意朦朧。

端是十分引人矚目!

這三個,多半就是“七賢”中有名的三位酒鬼、“阮籍”和“劉伶”和“阮鹹”了。

“竹林七賢”相同的是都表現出一種悠然物外、不為名利所羈絆的隱士之風。

但他們七人其實性情各異,擁有著各有不同的興趣愛好。

比如說嵇康、他和“竹林七賢”之中的另一位名叫“向秀”的,這兩位就十分喜歡打鐵,也經常湊在一起打鐵。

其中向秀在打鐵之餘,還曾注解過《莊子》,是著名的“玄學”家。

而像“阮籍”、“劉伶”、“阮鹹”這三位的愛好,就是“酒”這一物了。

阮籍是“竹林七賢”中、除嵇康之外的另外一位靈魂人物了,他和嵇康兩個可以說是“竹林七賢”的兩個領袖。

他有個外號,叫做“阮步兵”,是因為他當過一個叫“步兵校尉”的官職。

而他之所以要當這官,是聽說“步兵營”之中有個廚子善釀酒,而且“貯酒三百斛”,於是就想辦法當上這官去喝酒。

第(2/3)頁

第(3/3)頁

除嗜酒之外,阮籍另外出名的,是“至孝”和“特立獨行、不遵禮法”。

他有一次正在跟人下圍棋,結果收到母親去世的消息,對手求他停棋。

他不肯,堅持把棋下完,然後他“飲酒二鬥,舉號一聲,吐血數升”。

他又有一軼事,那就是“青白眼”。

他母親去世之時,嵇康的哥哥“嵇喜”去吊唁,阮籍不喜歡他,就直接翻白眼。

嵇康聽說這件事,就帶上酒和琴來拜訪他,他高興極了,就作“青眼”。

另外阮籍對於禮教的男女之防,態度也是不屑一顧的,他有一句名言――

“禮豈為我設邪?”

所以他嫂子回娘家,他不避嫌,而是上前去與她作彆。

另外他家鄰居有位美麗的少婦,是酒家妻子,經常拋頭露麵、“當壚沽酒”。

阮籍去買酒時,喝醉了就倒在少婦身旁睡去,他自己不避嫌,酒家也無懷疑。

接下來是“劉伶”。

“天生劉伶,以酒為名。”

劉伶身材矮小,樣子十分難看,“伶”這個字本就有“侏儒”、“伶人”的意思。

不過他是知名的愛酒人士,“愛酒”是他的唯一知名點,擁有很多“酒林軼事”。

比如他經常乘小車出門,帶上一壺酒邊上路邊喝,後麵又叫人帶著鐵鍬跟著。

他跟這人說如果我喝死了,你就隨便找個地方把我埋了就好。

他妻子怕他真喝死了,把他的藏酒全給砸了,又逼他戒酒,他口上立馬答應,還說要向鬼神發誓。

結果等妻子把敬神酒肉買來,他馬上又喝上了,還說“婦兒之言、慎不可聽”。

這人也是狂放不羈的。

他一喝高,就在家裡脫光了衣服,彆人說他,他反而說“我把天地當屋,把房當作衣褲,你乾嘛鑽到我褲襠裡來”?

還有一位是“阮鹹”。

阮鹹是阮籍的侄子,也是個酒鬼,有一次他與人聚會喝酒時,有一群豬聞到酒香跑進來、拱到酒盆裡喝酒了。

阮鹹也不介意,繼續喝,留下了“人豬共飲”的奇談。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