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都市言情 > 西遊之蛟魔覆海 > 第101章 異蛇遺仙甲 上有三神通

第101章 異蛇遺仙甲 上有三神通(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山海經·海內經》中載:

“西南有巴國,又有朱卷之國,有黑蛇,青首,食象。”

郭璞注:“即巴蛇也。”

《山海經·海內南經》中又載:

“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黃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巴蛇”是神話傳說中的巨蛇,它的老家在洞庭湖一帶,本來說“蛇不過十”,也就是說蛇類最長也就30多米了。

但這“巴蛇”就是個異數,因為曾經有人曾見過“長達千尋”的“巴蛇”。

“尋”是古代的一個長度單位,“一尋”就是指成人雙臂打開後的長度,在秦漢之際又有“一尋”等於“八尺”的說法。

秦漢時的“一尺”,大概是相當於今天的23到24厘米,如果取平均數23.5厘米來計算的話,“一尋”該是1.88米。

而“千尋”,則是該有1880米了。

這一點,顯然打破了“蛇不過十、蛟不過百、龍不過千”的常規,這樣“千尋”長的“巴蛇”,都比龍的一半還長了。

也不知“巴蛇”是怎麼做到的。

而“千尋”還不是“巴蛇”的極限,傳說上古之時,後羿曾斬殺一條巴蛇,其死後的屍骨化作了“巴陵”,可見其大。

……

這突然撲到自己身上、自發認主的黑色胄甲,其各處的獸吞圖案,正是一條頭大尾小、嘴巴向天張開的“巴蛇”。

通常來講,煉師鑄煉一件法器時,對於法器形製,是有著十分嚴格講究的,並不會隨心所欲、想如何就如何。

因此,這個獸吞“巴蛇”圖案,就說明了這了胄甲是與“巴蛇”有著強相關的。

這種情況出現,要麼是胄甲的鑄造材料來自於“巴蛇”,要麼就是這件胄甲的第一任主人、乃是一條“巴蛇”。

因此這胄甲,可稱為【巴蛇甲】!

“巴蛇甲”除靴和冠之外,其甲衣部分又可分為“披膊”、“胸甲(胷甲)”、“腹護(腹吞)”、“吊魚(褌甲)”、“裙甲”;

外加“束帶”、“袍肚”等。

“巴蛇甲”的“冠”部分,則是金冠鳳翅的造型,十分之威風、也十分之招搖!

金冠是一頂黃澄澄、仿佛鎏火赤金般的大冠,其上有一條小小的黃金巴蛇、盤踞在冠體,又露出頭仰天張口欲吞。

第(1/3)頁

第(2/3)頁

造型精致而霸氣!

至於冠上連著的兩根鳳翅,則是通體血紅色的,這種“紅”,是那種仿佛在億萬生靈血水中、泡了一萬年之久的腥紅。

端是十足的煞氣與殺氣!

至於戰靴,看上去就是一個黑色的高幫鐵靴,除了上麵有著“巴蛇”圖案為紋飾外,單從外觀上倒看不出其他來。

這件“巴蛇甲”一撲上身,就乘著焦平慌張不備之際,從他的心口處取了一點心血,自行完成了初步的認主儀式。

所以焦平才會認為,自己體內另一半來自蛇類的血脈,極有可能就是“巴蛇”。

也因這件“巴蛇甲”是自發認主,所以關於它一些相關情況,焦平也是知道。

……

原來這一件“巴蛇甲”,除了堅固的本體和衍生的防禦靈光、可以為主人提供絕佳的防護能力外,還有著“三神通”。

  這件“巴蛇甲”,其上總共加持了三道隸屬於“天罡三十六法”中的大神通,分彆是靴一道、甲一道、冠一道。

其中“巴蛇靴”上加持著的神通,是“天罡三十六法”中的第三十二法。

法名——“潛淵縮地”。

【潛淵縮地:在深水來去自如,暢通無阻;縮地脈,千裡存在,目前宛然。】

天罡第三十二法“潛淵縮地”,通常的解釋是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彆為“潛淵入海”之神通以及“縮地成寸”之秘法。

但這隻是表象理解。

彆看它的名字又“潛”又“縮”、又“淵”又“地”的,但其實天罡第三十二法與五行並不相乾,它是個空間類的神通。

但凡是時空類的神通,用什麼類屬的法力都是可以的,一視同仁、並不講究。

因此焦平並不需要擔心這個神通,自己一個水行的修士隻能用“潛淵”的一半、用不了“縮地”那一半,都是可以的。

之前正是仗著這個神通,那“鏡湖妖王”才有倏忽而來、疏忽而去的本事,想戰就戰、想走就走,占足了便宜。

甚至如果不是焦平的出現,這“鏡湖妖王”已經是憑借這一道移動大神通,成功以凡誅仙、事了拂衣去了。

可見這道大神通的厲害!

而“巴蛇胄”上所加持的大神通,則是那“天罡三十六法”中的第三十四法。

三十四法,法名——“挾山超海”。

第(2/3)頁

第(3/3)頁

【挾山超海:挾泰山跨北海。】

第三十四法“挾山超海”的注解也是一種表象的解釋,它實際上是個巨力神通。

又與第二十法“降龍伏虎”、第二十二法“推山填海”,並稱“三大巨力神通”。

【降龍伏虎:擊敗大型凶獸、猛禽的手段,具備擎天巨力之神通。】

【注:“為無上法力也。”】

【推山填海:把山推倒,把海填平,乃是移山填海之神通。】

【注:“威力強大。”】

正是這一道“挾山超海”巨力神通,才支撐著那“鏡湖妖王”能以一敵二、以凡淩仙,正麵與東西屏二妖王對敵、對撞。

最後“巴蛇冠”上所加持的大神通,則是“天罡三十六法”中的第二十八法。

第二十八法法名——“遊神禦氣”。

【遊神禦氣:神出竅,遊太虛。】

“遊神禦氣”中的“神”,其所指代的乃是“神識”或者“元神”,“神識”即是“元神之識”,是“元神”的一部分。

“神識”所感,即是“元神”所感。

“遊神禦氣”此神通,就是助力“神識”出遊到千萬裡、乃至億萬裡外的神通。

換句話說,這是一道關於搜尋、偵查等感知領域的大神通,有著“察敵於千億萬裡遠之外”的本領。

可惜的是,這道神通的使用前提,是擁有“神識”,而“神識”隻有成就了“元神”或者說“元神之身”後,才會有。

因此,無論上一任主人“鏡湖王”,還是現任的主人焦平,都無法使用這“巴蛇冠”上所附著的——

這一道“遊神禦氣”大神通!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