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良來到愚園路的‘長江車行新基地’,這裡的建築很好,但是兩旁房子不多,其他都是耕地,還種著莊稼。
最近他特意了解了一下這附近的建築物,宏業花園(1900年前後始建,中西風格混雜,北部9幢假三層花園住宅為段祺瑞之子段宏業1920年代所建)、西園公寓(1912年興建)、京兆彆墅(1907年興建,內有獨立式假3層西式花園住宅2幢)、久安公寓(1910年前後蘇州貝氏所建,這幢5層公寓據說是這一區域最早建造的一幢公寓樓)、洛克菲勒公館(1913年建成)、嚴家花園(1920年建造,花園麵積達4900平方米)、“遊存廬”(1921年康有為所建)、新華村(1925年代建造英式獨立大花園洋房5幢)、亨昌裡、聯安坊(均1926年建造)
發展的潛力很大啊!
更何況他購入的這一幅地皮,還臨街‘靖安司路(南鯨西路)’,這條馬路非常的長,是租界常見的柏油大馬路,更重要的是直通滬市最繁華的‘南鯨東路(購物百貨商業街)’。
地皮優質的沒得說!
“老板,那個掮客已經在等你了!”
“好”
原來,周興高在這邊建設時,一個掮客就來打招呼,谘詢這幅地皮的買主情況。
周興高也是個聰明的人,知道老板最近在投資地皮,便留意下來。
所謂的‘掮客’,就是中介商。
“王先生,這位就是我們的老板陳先生。”
“陳先生,好”
陳光良看著渾身透露出精明勁的王左義,邀請他坐下,一起喝茶。
這裡還是工地,一副乾得熱火朝天的情況。
“王先生,聽說這裡有地出售?”
王左義點點頭,說道:“不錯,有幅三畝的土地,業主要出售?”
陳光良問道:“有沒有道契?”
所謂道契,便是華界或租界工部局發的‘土地證’。
滬市開埠後,在近代華夏貨幣製度紊亂的環境下,作為租界地產憑證的滬市道契(因當初蓋有滬市地區最高行政長官道台的官印而得名)大行其道,它等同金銀與現鈔,但比現鈔更可靠。
基於此,它後來一度成為上海金融機構的準備金之一,各大銀行都持有大量道契。使之成為上海金融市場流通最易、數量最大的信用工具。道契也成為滬市市民財富與身份的象征,不少富戶將其作為女兒出嫁的禮物。
王左義說道:“這是鄉下人的田產,沒有道契的。”
陳光良有些皺眉,沒有道契是很難辦的。
‘道契’一開始是租界的洋人,為了永久性、合法奪得華夏土地的一個手段。不過隨著時間上的推移,它已經成為土地交易最好的憑證。
看出陳光良的憂慮,王左義隨即補充道:“想要道契其實也是有辦法的,具體操作可以這樣辦,先談價格,然後簽署‘讓予契’,再然後請會丈局丈量土地,繼續由滬市的縣知事蓋印後通過華洋交涉署發出,最後到律師公館見證,一手交銀,一手簽字。”
程序比較複雜,但中介既然敢吃這碗飯,自然是非常熟悉裡麵的流程。更何況是一切辦好後,再一手交錢,一手簽字。
合情合理!
“行,約個時間,哪天帶我去瞧瞧!”
“沒問題”
陳光良此時手中,也就3000元可動用的資金(剩下的+分紅),三畝土地肯定不止這個錢。
不過陳光良卻可以暫時挪用長江車行的資金,反正10月份他分紅+商品銷售利潤,可以達到1500的樣子。
隻要有兩幅地皮在手,陳光良便可以利用這兩幅地皮再貸款,籌謀車行的發展。
回到長江車行基地(番瓜弄)。
“陳老板,好!”
在這裡休息的人力車夫們紛紛向他打招呼。
番瓜弄基地經過兩次租地擴張,如今是一畝三分地,但對於擁有380名左右車夫的車行來說,還是顯得非常狹小。
人多手雜,是最大的問題。
不過好在林峰已經建立一定的威信,再加上陳光良的仁義,在這裡鬨事的基本沒有;哪怕是由楊青山和楊秀英父女掌管的商品批發部,也是不會受到欺負。
“好”
眾人見陳光良穿著一身西服,氣質高貴,任誰心中也是佩服和羨慕。
曾經的一個小車夫,如今可是真正的有錢人了!
當然陳光良發達,卻少有車夫會嫉妒;不是他,大家這輩子都不可能擁有黃包車。
就那上次‘王氏車行’準備出售二十輛黃包車,大家都已經準備學陳光良‘招股入夥’去購買,結果人家根本不賣給你。
說白了,上層基本就已經堵死這些人力車夫的路了。
有車夫打聽道:“陳老板,聽說你購買了一幅地皮,正在建新的車行基地?”
陳光良看著一群好奇的車夫,笑道:“有這回事,大家很快就會有更寬敞的地方休息。”
和彆的車行不同,陳光良允許這些人在車行休憩,隻是規矩有一些嚴格。
“不得了,陳老板都買得起地皮了!”
“借的錢啦,你們當我是財神爺啊,可以變出錢!實際上,我背著一身債。”
此話一出,大家深以為然,畢竟陳老板連番瓜弄的窮人都不放過。
又有人問道:“陳老板,什麼時候招股呀,我也想參股!”
“對啊,好久沒有招股了,陳老板!”
一時間,大家紛紛關心這個問題。
陳光良手掌下壓,示意大家安靜,隨後說道:“機會是有的,大家期待就是,隻要進新車,就一定會招股。”
具體的機會,他哪裡又知道,一切都要等史密斯那邊的消息。
不過,他要給這些人一個希望!
“那希望長江車行的車越來越多!”
“是喔,陳老板也可以做大亨。”
馬屁如潮。
陳光良笑笑的走進辦公室,並不在意這些人的話。
不過說起來,長江車行在招募車夫的時候,更喜歡年輕一點的。
經常相處下來,這些人會增加歸屬感,陳光良再提拔不錯的年輕人來身邊做事,就會逐漸形成一股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