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盛唐挽歌 > 應邀寫一篇不算曆史網文教程的曆史網文科普

應邀寫一篇不算曆史網文教程的曆史網文科普(1 / 1)

推荐阅读:

這一篇事出有因,有資深讀者在問,所以我就在此作答。與本書劇情沒有任何關係,也不針對任何讀者,任何作者,任何作品。

如果對上號了,那隻能說明我分析得是對的,與其他事情無關,我也不會承認,所以請放下無關的猜想。

……………………………………………分割線……………………………………………………………

有很多讀者都在說,某某書,小白文,侮辱智商。某某書,作者傻逼,把讀者當傻子等等。

這樣的話呢,先不去說對錯如何。首先問一句:為什麼很多讀者會這麼說?

如果不找原因,那麼就不可能有問題的答案。

所以現在我就能分析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很多曆史文看起來,既不“曆史”,也很“幼稚”。

首先給一個前提,那就是人類接受外界信息,強烈相信視覺,並且視覺信息占到接受外界信息的極高比例。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眼見為實”。

同意了這個前提,那麼就可以繼續看下去。如果有人非得說聽覺觸覺才是主要信息源,那就不必再往下看了。

為什麼要強調視覺呢?

因為人們強烈相信視覺信息的真實性,所以往往會忽略,很多東西是真實存在,卻又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甚至是很抽象的。

換言之,看不見的東西,或者規律,或者事物,往往存在,甚至存在感極強!

隻是因為不能直接看到,所以被有意無意的忽略了。

同意這一點的,就繼續往下看。

那麼,現在就可以切入正題。為什麼有的書,看起來讓讀者覺得“是那麼回事”,有些又會讓讀者覺得“很假,簡直侮辱智商”呢?

這一切是怎麼產生的呢?

裡麵就暗藏了一個重大原則,即:現實映射原則。

這就聯係到我一開始說的那個理論,現實映射,不僅包括可以看到的,而且還包括很抽象,不可捉摸又真實存在的。

讀者在現實中可以感受到的東西,如果作品裡可以映射,哪怕是扭曲的,那麼作品看起來就會有一定的真實感。

反之,則假的不行。

這在都市文裡麵好理解,比如說寫21世紀國內文娛的,你非寫街上沒什麼車,城市裡馬路特彆狹窄,人們普遍都是騎自行車上下班,那就很假。

因為讀者所知的“現實”,從書裡麵“映射”不出來,那必然無法產生真實感。

可是曆史文不一樣,因為讀者是沒有去過古代的,他們也不知道“古代”是個什麼模樣,甚至還不排除以前曆史課教材因為太過粗淺,而造成了偏離曆史朝代軌跡的敘述,以至於造成錯誤印象。

衣食住行這個是古代嗎?

之乎者也這個是古代嗎?

還是說有皇帝宰相的就是古代?

什麼才叫古代?什麼才叫曆史?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理解,把漢唐元明清的不同特征拚湊一下,不就是“古偶”的背景麼?

古偶的背景就是古代?古風的背景就是古人了?

我看到很多讀者對所謂古偶、古風,很是鄙夷啊,不是一個兩個了。這說明讀者的認知水平是在不斷提高的。胡亂拚湊的碎片,這隻能代表作者對於曆史的膚淺理解,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因為每一個民俗,每一個古風中的細節,都有它的演化曆史,和當時的生產力,文化,時代潮流,都緊密相連。

扯遠了,我要說的是,曆史文裡麵藏著沒說的,一個是“曆史背景的真實感”,另外一個是“社會運行邏輯的真實感”。

兩者是不一樣的,又是互相關聯的。

唐代以前的貴族政治有它的一套社會邏輯;而唐代以後的平民政治,又有著截然不同的社會邏輯。

這還是最基本的劃分,而類似的劃分,是多維度多角度的,一句話,很複雜,不在這裡展開。

因為曆史背景真實感缺失,所以會導致哪怕將背景換一個地方,也照樣能說得通。這個很多人都理解,我不多說,重點要說一下“社會運行邏輯的真實感”。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