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在西京城區域附近生活了八年有餘,但張學舟對西京城區域的了解確實非常有限。
除了西京城、北熱河、東山帝陵等地帶,張學舟幾乎沒去過其他地方。
西京城此時嚴打不能亂躥,免得被人當異常生物進行射擊,張學舟飛縱測試的目的地是東山方向。
從北熱河區域到東山帝陵,張學舟花費四小時飛縱了上百裡,身體也越飛越慢。
他的體能並沒有耗空,但飛縱的能力在不斷弱化。
等到揮舞手臂沒有帶來任何飛縱和滑翔感,張學舟墜落時快速催動了騰雲術,將身體穩穩托住降落了下去。
“四小時跨越百裡距離,這個能耐似乎有點一般,飛得不夠快,飛得也不夠遠,尤其是後麵越飛越慢,我擅飛縱都是如此,其他人所能飛行的距離應該還會縮減!”
連續服用了數天藥物,又耗費了七支鷺鳥血劑和R32觸媒進行對衝,幾乎達到身體所承受的上限之後,這種服藥帶來的能力也被張學舟做了最終的檢測。
雖說隨著他序列提升,服用的藥物量可以增加,消耗的血劑也會縮減,但張學舟依舊感覺到了某種‘不劃算’。
對周天豪等人而言,這或許是剛需的能耐,但對他而言屬於錦上添花。
相較於這種飛縱的能力,張學舟更喜歡凶獸巨螞蟻提取物所帶來的身軀厚實與強大。
當然,張學舟不能說這種身體本能的飛縱能耐沒有用,在他需要應急反應時,自身本能的能耐永遠是更為節省時間,也能做出最快的反應。
這也意味著張學舟對這種身體本能飛縱能力的消耗不會太高,而是會在某些強烈需求的場合才會使用。
“休息了半小時,手臂微微起風,能力在恢複,這個恢複速度讓人不算太滿意,很可能需要數小時甚至十小時以上,我才有可能重新獲得最佳的飛行狀態,這或許還有可能較之此前要弱化一籌,唯一欣慰的是這種能力不是一次性揮霍後就沒了!”
看著天上漸漸隱沒的星辰,張學舟覺得自己黑夜時飛出來,也大概率需要在入夜才能飛回去。
他在自己落點做了一個標記,又打上了飛縱的方向,準備等到飛縱能力恢複後再做往回飛的測試,看看能力到底削減了多少,又需要做什麼樣的補充才能達到當前身體所能承受的最大閾值。
“全是墳墓!”
將自己的計劃尋思了一遍,張學舟也看了看打發時間的地點。
東山總計葬入了六十八位帝王,涉及羅浮王朝七百二十六年的朝運。
他此時所踩踏的區域是羅浮王朝第一位帝王羅太祖的墓葬。
數百年的時間過去,羅太祖的墓葬也不複輝煌,這其中雖有羅浮王朝年複一年的巡邏和修複,但這耐不住盜墓賊和時間的摧毀。
而在羅浮皇朝破滅後,東山帝陵的重視度也不斷下降,難於照顧到每一處,此處連執勤的人員也沒有。
他所踩踏的帝陵地勢平坦,雜草叢生,又不乏樹木生長,將帝陵幾乎完全掩蓋了下去,隻有一個稍微凸出地麵的土包證明著這兒曾經的輝煌。
如果將土包掘開,大概率還能看到數百年前的陵墓工藝,但羅太祖的陵墓經曆多年,大概率較之羅重那兒更破敗。
張學舟也沒什麼特彆興趣,他繞了這片占地八裡方圓的帝陵一圈,玩轉了一會兒風水勘穴的手段。
淡紫色的法力光華在他手中不斷纏繞,但這道紫光並沒有飛出去。
羅浮王朝營造帝陵的區域經曆了‘高人’指點,提及‘紫氣東來’‘帝陵護佑王朝’等玄學,但玄學顯然不是很可靠。
不提羅浮王朝破滅,便是張學舟的風水勘穴術都沒什麼反應。
陰陽家的風水術並非玄學,而是涉及尋穴探穴找福地,作用類似於特殊的尋寶術。
勘穴出來的某些福地利於某某學派修士修行,某些福地適合養傷,在針對某某特殊傷勢有奇效,某些福地又適合牽引地脈力量,從而可以營造迷幻又或奪人性命的陣法,這其中存在著種種妙用。
張學舟在風水術上是個半吊子,他本想趁著自己剛剛踏入神通境的法力延伸、感知等能耐大增,從而想碰碰運氣。
但他運氣屬實不佳,至少在他風水勘穴術的判定中,羅太祖的帝陵和福地沒半毛錢關係。
“說來我動用墳經後運氣不佳,探尋無果也是正常之事!”
想到自己不知衰沒衰退完的氣運,張學舟對自己尋獲無果也表示能接受。
而且他這些天對融入了凶獸提取物的鍛靈丹不斷檢測,得出的結果比想象中一次較之一次差,這或許也能側麵證明他誤打誤撞煉製的丹藥遠沒那麼完美可言。
“得虧我那三枚特殊的鍛靈丹是推動墳經之前煉製出來的!”
張學舟心中患得患失中還帶點小僥幸。
想通了相關,他倒是靜下心來,等到練了兩手黃沙纏繞術,張學舟正欲在太陽初升時推動肉身的十萬八千竅術,隻見天際的太陽光照落,東山一片金芒騰升。
光芒普照之時,仿若給清晨的東山披上了一層金裝,讓東山的一切都顯出了勃勃生機。
“難道東山帝陵真在護佑羅浮王朝,與羅浮王朝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到現在依舊有威能,還是說這是一片極為特殊的垂青之地?”
張學舟止住推動肉身的十萬八千竅,他迅速起身看向金光普照之地。
甚至於他所在區域的羅太祖帝陵似乎也有金光沾染,隻是身處其中的人很難覺察出來,而不修行運術,也難於看到這種隨著陽光而來的金光異相。
“這豈不是行運術的上佳之地?”
張學舟在羅浮皇宮試過行運術,還是任無恙推動《墳經》才帶出了一些殘留的氣運金芒。
而在這片東山帝陵區域,氣運的金芒仿若浩浩蕩蕩,似乎不亞於長安城皇宮重地。
而且羅浮王朝破滅,這些氣運金芒不知為何沒有消散,似乎也沒主人掌控。
張學舟略有遲疑,但他思索清楚後的速度飛快。
隻是查探到相關異狀,他就迅速推動了《在宥》中所記載的運術相關,開始在東山區域烙印氣運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