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宮夢弼能看出來,蒙化他們也能看出來。
幾位晚輩都不知如何出言安慰,宮夢弼同他還隔了一層,隻恐開口也說不到點子上去,隻好也把嘴閉上。
元明先生帶著他們又回到禹王峰,禹井邊跌落了龍屍,已經隻剩下一副枯骨。
元明先生歎了一口氣,道“麻煩了。”
宮夢弼問道“孽龍不是已經死了嗎?”
元明先生道“此龍為異種毒龍,所過之處,死傷無數。若是殺了,便會使毒血橫流,毒瘴綿延千裡,所過之處寸草不生、雞犬不留,貽害無窮。禹王這才將此龍鎖在禹井之中,隻等其壽儘而死。”
“如今周太子雖殺了孽龍,以犀角鎮壓了毒性,但必不可久持,要被龍魂反噬。”
“孽龍哪裡那麼容易殺,不過是趁機舍下軀殼,再重活一世罷了。”
宮夢弼歎了一口氣“周太子希望得孽龍之力,孽龍希望借周太子重生,就看誰能鬥得過誰了。”
但是從元明先生的神情來看,顯然是並不看好周太子。
元明先生沒有心中的憂慮同幾個晚輩說,反而道“這龍皮、龍骨都是上好的材料,隻是毒性深重,需得謹慎使用,你們若是能用得上,就收起來吧。”
元明先生則伸手將鎮壓禹井的方鼎取來,化作巴掌大小,在手中把玩一番,便遞給了宮夢弼,道“塗山所鑄之鼎,也許正合你用。”
宮夢弼去到手中,便發覺果然是塗山氏所鑄就的鎮龍鼎,上麵密密麻麻繪製著狐書龍紋,組成了宮夢弼既熟悉又陌生的道法。
宮夢弼看向元明先生,道“這鼎實在太過貴重,我本不該受,但此物確實與我有大用。”
他將鎮龍鼎收入袖中,深深拜倒“那就多謝元明先生了。”
元明先生把他扶起來,道“你能不懼危險來援,足以見人品了。區區外物,能助你修行,就還有幾分用處了。”
孽龍已死,鎖住它的四根鎖鏈便鬆脫了。
宮夢弼已經得了鎮龍鼎,就不再取其他東西。溫孟純便將整具龍屍都收了起來,留作後用。
元明先生以法力裹住他們,順著禹井而下,到了井底。
禹井之中陰沉幽暗,濕氣極重,但卻沒有什麼毒瘴。
到了井底,宮夢弼才發現這裡氣息乾淨的原因。井底有一塊鎮龍石,乃是靈玉所造,能化解孽龍之毒。
靈玉上刻著一篇經文,喚作理氣訣。
宮夢弼跟著元明先生看過之後,不由得大加讚歎,道“禹王雖然鎖了孽龍,卻也給他留了一線生機。這理氣訣是禹王治水之時,梳理山河水脈感悟所成,依照此訣,便可煉化毒龍之血,化劫難為祥和,從毒龍變作祥龍。”
“可惜……”
可惜孽龍心中隻有憎恨和怨毒,怎麼肯接受禹王的施舍,空鎖井底不知多少歲月,仍舊執迷不悟。
鎮龍石上布滿了爪印,若非這經文乃是道法銘刻,隻怕早就消散。
鎮龍石下便鎮著鎖龍的四根鎖鏈,幾乎與山骨相連,與大地生根,不能移動分毫。
鎮龍石遠處,便是孽龍的龍巢。
龍巢周圍散落了許多鱗片,也有很多血跡,生長出了幽幽龍草。
溫孟純大喜,道“毒龍窩邊上就長著龍血草,在加上龍屍,就可以煉出來毒龍丹了。”
蒙化道“你想煉毒龍丹,隻怕還力有未逮。”
溫孟純道“我修行不夠,確實難以煉成。不過藥材都備齊了,難道還怕本事不夠嗎?遲早有一天能煉成。”
蒙化道“那你可得刻苦修行了。”
宮夢弼問道“毒龍丹又是何物?”
溫孟純道“以龍煉丹,出來的就是龍丹。又因為龍性不同,煉成的丹藥也各不相同。以毒龍入丹,最後煉成的毒龍丹除了龍力之外,想必還能克製天下毒物。”
宮夢弼恍然,道“也就是說還沒有現成丹方可用。”
溫孟純訕訕道“哪有那麼多龍能入藥,都是先得了龍,再去推衍丹方的。”
宮夢弼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勵,煉製毒龍丹的事情,隻怕任重而道遠。
元明先生在鎮龍石下靜坐修行,宮夢弼看出來他在修行理氣訣。
理氣訣雖然是禹王為孽龍所留,但道法是通用的。將人體比作山川河流,理氣訣便是因勢利導,去治人體中的水。
在毒龍而言便是去治他體內的毒,令其運行有道,秩序井然,不會為害。
修行理氣訣,要不斷去測量體內的竅穴、經脈、血肉、骨骼,乃至靈神,規劃氣脈運轉、道法運行。
換言之,即便是拿到一本不適合自己修行的道法,隻要悟通其中道理,取了真意,便可轉換出一條適合自己修行的方法。
當然最佳的用處,還是療傷。
元明先生如今正是借著理氣訣來療傷,梳理體內紊亂的道法和氣機,治療山陰群鬼造成的傷勢。
幾個晚輩安靜等候,沒有多久,元明先生便緩緩吐出一口氣,再看臉色,已經好多了。
元明先生伸手按在鎮龍石上,這塊幾乎與禹王峰凝為一體的鎮龍石竟然悄然鬆動,最後化作一塊巴掌大小的玉石,落在元明先生手中。
元明先生道“果然如此。那孽龍若是修成理氣訣,便會發現這鎮龍石並非不可動搖,有重新出世的機會。”
孽龍修煉理氣訣當然沒有這樣容易,如同治水,也是持之以恒,不斷調整修行的過程。
這個過程,也是道心開發,惡心隱退的過程。
元明先生搖了搖頭,將鎮龍石遞給了蒙化,道“你一心劍道,這靈玉和理氣訣可助你百煉成鋼。”
元明先生又將四條鐵索收起,遞給浩然童子,道“就剩下四條縛龍索了,就給你了。”
浩然童子喜笑顏開道“先生幫我祭煉了吧!”
元明先生敲了他的腦袋,道“自己祭煉,什麼時候祭煉成功了,什麼時候才許下山。”
浩然童子反而怔住,看向元明先生,道“我不下山。”
元明先生笑了一聲,道“大劫將至,我倒情願你不要下山。”
浩然童子問道“是先生想下山了吧。”
元明先生道“心中不清淨,躲在山中已無用。”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