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割袍斷義(1 / 1)

推荐阅读:

就在此時,李基驟然開口道。

“曹孟德,我等縱死亦是為匡扶漢室而死,稟承仁德而死,我主便是報仇又如何會違背仁德之念?”

這一句,斬釘截鐵。

因為旁人或許不清楚,但在原軌跡中因關羽、張飛之死,劉備不惜傾儘國力興兵向東吳報仇,卻也並沒有過屠城記錄。

至死,劉備也沒有違背仁德之念,將憤怒與怨恨發泄在東吳百姓的身上。

而在李基話音落下的同時,張飛那如奔雷似的聲音也跟著在後方響了起來,大吼道。

“放你娘的狗屁!你個曹賊用你爹當借口屠城劫掠,你爹在九泉之下知道不?死傷的百姓到了九泉下,你以為你爹能討得了好?”

“說不準你在徐州猛猛殺,你爹在九泉下則是被猛猛地報複折磨,你可真是個大孝子。”

這一番粗鄙不堪的言論,讓曹操的臉上不禁浮現出幾分怒意,看向著張飛所在的方向,恨不得將張飛的那張嘴給撕了。

不過被李基與張飛這麼打岔了一下,劉備壓下著心中的擔憂,高聲道。

“曹操,遑論你再如何巧舌如簧,也難掩你所犯下的滔天惡行……”

頓了頓,劉備驟然拔劍而出,道。

“備為漢室宗親,豈能與你這般奸賊為伍為友?”

下一刻,當著雙方大軍,劉備揮劍斬下了一截衣袍,然後棄擲在了地上,宣布道。

“今日,吾與曹操割袍斷義,與其僅有不共戴天之仇,不誅此賊,當如此袍!”

這鏗鏘之言一出,所表明的不僅是立場,更是讓麾下將士們的士氣為之一振。

“好好好!”

原本還準備利用劉備的性子拖延一段時間的曹操見狀,沉著臉地開口道。

“既然如此,那便沙場見高低吧。”

旋即,劉備與曹操兩方都分彆退回到中軍之內。

而在回到中軍後,劉備也不逞強,轉而將令旗交給了李基,道。

“子坤,大軍的指揮便交給你了。”

“必不負主公之托。”

李基應聲接過令旗,然後與劉備一並上了提前準備好的戰車。

此番的劉曹兩方所處的地域,整體是平整的平原地帶。

劉備一方的兵力約為十萬,曹操一方的兵力則是為五萬本部,以及被布置在東側拱衛側翼的一萬袁紹軍精銳。

不過由於西側臨近沂水,對於弱勢方的有著一定的優勢,可以讓大軍的一處側翼天然處於地形的保護中。

十萬對六萬。

兵力上,無疑是李基占優。

而李基在此前的戰前談話中,也借機細細觀察了一番對麵的軍陣布置,心中暗自升起了幾個判斷。

隨著令旗揮動,劉備一方的三軍齊齊開始推進。

這一幕看在曹操眼中,讓曹操的眉頭一皺。

“一開始就全軍壓上?是自信?還是不知兵?”

曹操無疑更偏向於前者,且也清楚以劉備對李基的信任程度,此刻指揮著大軍的應該是李子坤。

在荊州一戰中,李子坤以弱勢兵力在正麵戰場上完勝袁術,已是名震天下。

再也不被世人視為一介謀士,明白李基乃是真真切切的帥才。“子坤,既不能為友,為敵也是人生快意,那便一戰吧。”

曹操無聲地道了句,然後直接指揮著大軍收縮陣勢,擺出了守勢。

而隨著兩軍的距離不斷拉近,抵達弓箭手的拋射箭雨範圍。

一幕幕箭雨不斷在雙方的軍陣內升起,如同雨打芭蕉般落在對方的前軍。

“叮叮叮!”

箭矢與盾牌的碰觸,發出著一連串密密麻麻的聲響。

三波箭雨過後,雙方負傷者寥寥無幾。

這讓李基的眼睛忍不住微微一眯。

曹操的臨戰指揮能力,顯然不是袁術所能相提並論的。

這常規的箭雨試探下,幾無一絲破綻出現。

這既說明著青州軍的訓練有素,又與曹操的臨陣指揮能力息息相關。

若是以棋子而論,士卒精良與否代表著棋子本身的戰力,但一枚枚棋子之間的如何配合卻完全是依靠著指揮者的能力。

身處於人頭湧湧的軍陣內,士卒本身再如何優秀,實則也是不知道戰場整體的走向,全憑著統帥的指揮做出一係列的應對。

李基是這個感覺,曹操又何嘗不是?

即便曹操本身已經足夠高估李基了,但依然難以想象李基到底是怎麼做到在精通治政、謀略的情況下,還擁有如此高明的臨陣指揮能力。

‘世間……怎會有這般的全才?’

曹操暗自感歎了一句,內心卻是忍不住沉了下去。

李基越是厲害,那麼曹操所麵臨的困境無疑就會越棘手。

又是三波箭雨過後,曹操與李基不約而同地選擇停止這種無意義的試探,保存弓兵的臂力。

弓兵的訓練難度極高,開弓對雙臂之力的要求極高,僅次於大盾兵。

一般而言,即便是優秀的弓兵連續射了十輪到十五輪左右,雙臂就會陷入到脫力狀態,需要一定時間的緩解才能恢複戰力。

所以,與其在這種意義不大的試探中繼續浪費弓兵的臂力,李基與曹操都下意識地選擇了停止。

隻是這不約而同的整齊舉止,讓李基在心中生出了一絲怪異感之餘,指揮著前軍開始前壓,中軍與後軍則停在原地壓陣。

在激昂的鼓聲中。

前軍一步步地繼續往著曹軍逼近。

魏延、周泰分彆為前軍主將,率領著前軍朝著曹軍猛攻而去。

隻是曹軍前軍整體依然保持著防守的狀態,以一麵麵大盾作為掩護,不斷抵擋著前方的攻勢。

雙方的碰撞持續了整整一刻鐘,傷亡並不大。

即便周泰身先士卒地攻破了一角,卻也被夏侯惇給阻攔了下來,沒有能夠擴大擾亂的曹軍前軍。

曹軍的龜縮之態,沒有出乎李基的預料。

布置在前軍的將士,往往也是最為精銳的部分,顯然不是這麼容易攻破的。

這種情況,有幾分類似當年袁術領兵進攻李基之時。

即便一方占有兵力優勢,想要正麵突破前軍也是極難,最好的辦法無疑就是從側翼攻進去,擾亂對方的陣型。

這讓李基的目光一轉,看向著由朱靈所率領的袁紹精銳。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