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錦囊計(加更二)
“你等也是讀書人,處處看不起女子,可是朝廷有了難,你們連一個銅板都舍不得。”
“朕不想發脾氣,朕想請各位愛卿,好好想想,你們當初為何讀書,又為何想當官,你們的抱負呢?”
眾大臣被皇上說得臉如炭燒,個個都覺臊得慌。
宰相黃澄如上前一步,高聲道:“臣自認不如太子妃,太子妃心中,確有家國天下,讓臣等汗顏。”
黃澄如一向是文官之首,他這樣一說,其他大臣也就紛紛附和。
接下來,堂上堂下又開始大眼瞪小眼了。
糧食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剛剛解決的是北地的糧草。
上京城也麵臨著糧食短缺的問題。
朝堂上一時寂靜無語。
這時,有人來報,說東宮的王公公來見駕,說是太子臨走時留有一本折子,要呈給皇上。
潘公公有一種好事要來了的感覺。
潘公公親自去迎接。
王公公道:“敢問潘公公,朝上是不是到了萬分緊急的時刻?
潘公公道:“正是!”
王公公道:“那匝家就來對了。”
王公公跟著潘公公進了大殿。
“聖上,太子走時留下一封折子,說是等皇上覺得萬分緊急的時候,就拿出來呈給皇上。”
皇上……
都沒糧了,可不萬分緊急嗎?
前朝就是因為百姓沒糧吃,流民越來越多,才有的暴動。
潘公公將折子呈上去。
皇上打開來,仔細看。
原來是太子應對缺糧的辦法。
折子寫得很細,洋洋灑灑好幾頁。
第一,百官捐糧。
上麵的流程和要注意的細節都寫得很清晰。
皇上抬眼看了看眾位大臣。
“即日起,從朕開始,節儉度日。朕一日三餐,隻一葷一素,平日 點心減半,後宮亦如此。”
“朕與民共苦。”
“各位大人呢”
皇上問。
那誰敢說不行啊,各位大臣也都紛紛說,要效仿皇上,與民共苦。
皇上道:“那就把省出來的糧食捐出來吧。”
眾位大人……
原來是這個打算啊。
現在糧食這麼缺,巴不得再多買點,不可能捐的。
潘公公拿著紙筆,笑咪咪的來到眾位大人身旁。
“各位大人,請先寫下,捐多少糧食,回頭皇上會派人去取。”
各位大人……
沒辦法,隻能寫了。
好好的上個朝,就被皇上算計了。
不過眾大臣不恨皇上,這主意就不可能是皇上想出來的,一看就是太子在折子上出的餿主意。
太子殿下真是和太上皇一模一樣,腹黑又有心機。
文武百官都寫了一點,畢竟皇上是要看的。
大家寫的都差不多,十石的,十五石的,二十石的,隻有宰相黃澄如寫下了一百石。
潘公公感激的看了黃宰相一眼。
他轉了畫一圈,都沒收到幾石糧食。
十石糧食才一兩銀子,如今鬨糧荒,糧食才漲了一點。
太子妃送那些學子燈泡,都不知道總共有多少銀子,這些大人啊,還不如太子妃一個女子大方。
潘公公有些寒心。
總共才六百多石糧食。
皇上……
太子妃算得果然準。
這折子說是太子的,可是字並不是太子的,這是太子妃的字。
皇上一眼就認出來了。
他兒子也沒有這麼壞,這就是太子妃想出來的招兒。
不管,好用就行,目前要解決的是糧食危機,誰還在乎招兒餿不餿。
“林愛卿!”
林大人一縮脖子:“朕想問問,林愛卿府裡的糧食還夠吃多久?”
林大人……
不會朝我借糧食吧。
皇上借糧也要跟商戶借,不是跟我一個文臣借吧。
林大人小心翼翼的道:“臣不知道,柴米油鹽的事都是內子管的。”
皇上道:“你不知道?那朕幫你查,來人,去林大人家查查林大人家還有多少米?回來報我。”
林大人嚇得差點一屁股坐地上。
沒犯抄家的罪吧?
這要到府上查,指不定查出啥來呢。
皇上這是要找茬兒啊。
林大人何等聰明,忙道:“為臣記起來了,內子說還夠一月。”
皇上道:“一月?”
林大人不知道皇上想的是什麼,也不敢說話。
“誰家是米沒了才買的,林愛卿這是蒙朕呢?”
“朕就是問問,你這麼說,朕倒有了好奇心,來人,去林大人家看看,給林大人府上留下一月用的糧食,其餘的,林大人捐了。”
眾人……
這是明搶啊。
皇上又看看朱大人。
朱大人……
不好。
“朱大人,不知你府上糧食還夠吃多久?”
朱大人想了想道:“半年吧。”
皇上又看向另一位大人。
“唐愛卿,你呢?”
“許是半年。”
唐大人道。
皇上點頭。
“不要讓朕一個一個的問,都說說,你們府上糧食還能吃多久。”
林大人這個後悔啊,早知道就說半年了。
各位大人見朱大人沒事,就各自都說了半年。
等都說完了,皇上道:“那各位都留一個月的,其他的先捐出來,各捐五個月的餘糧出來,等江南的晚稻收了,朕讓人給你們還回去。”
眾位大人……
原來在這兒等著我們呢。
又被皇上算計了。
皇上以前也不這樣,就是發發脾氣,然後拿內帑填了。
怎麼現在越走越偏呢?
像個土匪。
皇上還不知道他的行為越來越像兒媳婦了。
“太子妃捐出了她在大柳樹村收的所有糧食。”
眾位大人……
皇上道:“你們換去官袍,扮成流民,與朕同去大柳樹村。”
眾位大人……
扮成流民?
戶部侍郎是嶽如霜的舅舅。
蔣侍郎是個聰明人,決定親自去大柳樹村接收太子妃捐出的糧食。
自己這個外甥女不可小覷了。
眾位大人一下朝,就衝到外麵拉著流民,買人家身上的衣裙,然後三三兩兩往大柳樹村去。
蔣侍郎仍然穿著官衣,皇上和老潘就扮成仆役,一個記賬,另一個也記賬,帶著戶部的人去了大柳樹村。
王公公道:“捐糧的事要找錢嬤嬤,太子妃都交待給她了。”
皇上……
皇上蹙眉,好熟的名字。
老潘低聲道:“皇上派來教太子妃規矩的那個嬤嬤。”
“您說太子妃什麼時候學會了,她什麼時候回宮。”
皇上……
這老嬤嬤還在呢!
:..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