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焦頭爛額
太子和世子玩得甚是開心,直到魚都裝好了,才換回靴子,跟著回來。
魚很小,當兵的吃東西不細,也不收拾,就直接大鍋放油,給燉了。
世子想給老王爺燉個魚湯,就挑出了十幾條,等著廚子收拾。
嶽如霜道:“那種小魚,配個貼餅子,很好吃。”
“我們自己做那個吃吧。”
嶽如霜從空間拿了個戶外用的小煤氣罐,又拿一個不那麼大的小鐵鍋,買了現成的燉魚的調料。
太子殿下剛吃過魚,對魚沒有太大興致,就道:“太子妃彆忙了,扔給幾個丫頭做吧。”
杏兒懂事的道:“姑娘,你教給奴婢,奴婢來吧。”
綠竹回了自己的帳子,去給嶽將軍縫製衣服。
嶽如霜就教杏兒收拾魚。
“這裡是苦膽,不要摳破了,不然魚很苦,在魚頭的這個位置……”
嶽如霜一抬頭,杏兒已經將魚頭整個擰下來了。
巴掌大的魚還剩一半。
嶽如霜……
感謝這魚拚命長到了巴掌長,不然都不夠你拎的。
嶽如霜起身和了些玉米麵,預備一會兒貼餅子。
世子拿了魚來,想問問怎麼收拾,杏兒正收拾得帶勁兒,就一順手給收拾了。
世子回去把魚給了廚子,讓他單獨給做出來。
世子是打定主意要在嶽如霜這裡蹭飯的。
嶽如霜把魚燉好的時候,世子就準時到了。
小鐵鍋咕嘟咕嘟的的冒著泡兒,周邊貼了一圈的玉米麵的餅子,黃澄澄的。
大錦沒有玉米,嶽如霜雖然種了,也隻蒸著吃過,沒做過貼餅子。
這是第一次。
世子看著那一圈兒鐵餅子,睜大了眼睛,他居然不認識。
杏兒幾個丫頭帶著小詹桃坐一處。
太子拿起一個餅子,咬了一口,微甜,裡麵還有硬硬的焦黃的痂,很香。
小詹桃看太子先動筷了,自己就也動筷了。
一條魚進了嘴,小詹桃的臉就扭曲了。
這魚怎麼這麼苦。
待到杏兒和綠竹吃的時候,兩個人的臉也都扭曲了。
杏兒問:“姑娘,這魚是苦的嗎?”
嶽如霜……
苦的?
嶽如霜嘗了一口。
“你把魚苦膽弄破了。”
嶽如霜知道小丫鬟第一收拾魚,隻覺好笑。
“沒事,不可能每條都苦,挑著吃吧,遇到苦的咬一口就扔了。”
但杏兒的手,很有準,每條魚的苦膽都是破的。
嶽如霜:“杏兒,你跟姑娘說說,你是怎麼那麼有準的?每條魚都是苦的。”
嶽如霜都心疼她的貼餅子。
眾人看著一鍋香香的魚,用香味配貼餅子,吃了一頓飯。
世子忽然哎呀一聲。
他父王的魚也是杏兒收拾的。
世子急忙跑回去看,隻見老王爺都被喂完了。
那張臉比中箭的時候還痛苦。
世子……
***
京城。
皇上更加的焦頭爛額。
北地戰事提前,多地糧食欠收,沒有銀子沒有糧,上京城的流民越來越多。
起初太子留下的人還把人帶出城,施粥,編組,帶去給太子妃種地。
如今太子也用不了那麼多人,施粥的糧食都是太子妃出的,估計也挺不了多久。
流民一多,必然就會亂。
糧官天天稟告,糧倉告急,全京城隻剩下不到兩月的糧食,若是算上流民,隻怕隻夠一月的。
北地軍隊的糧餉怎麼辦?
皇上看著底下一堆的大臣,把折子砸了下來。
“平日裡就知道糊弄朕,需要你們的時候,你們一個主意也想不出來。”
底下眾大臣……
“臣等有罪!”
他們也沒辦法啊,他們又不會種地,種了地也來不及。
宰相黃澄如道:“啟稟皇上,如今流民這麼多,怕會引起騷亂,得快些拿個主意出來。”
皇上道:“朕要有主意,早就拿了,沒有糧食,你讓朕怎麼辦?”
黃澄如道:“江南的糧食要收了,渠州一帶因為水患,誤了一季的糧食,而渠州一帶向來都是產糧大戶,如今渠州種的晚稻要收了,隻要我們能再熬一個月,渠州的糧食就收上來了,這種情況就能得到緩解。”
“還有,臣聽說,全國各地有很多地方得到了司農處的意見,稻子留杆,二次抽穗,臣打聽了一下,叫什麼再生稻,臣打聽了一下,確實有多地稻子再生,這就可以再收一些,等這些都收上來了,各處在緊省一些,總能過去的。”
“再等等,聽說太子妃帶人搭了很多架棚,來年三月前還可以再收一些。”
皇上聽了心裡還舒服一點,可是糧食還是永遠不夠。
“你們參太子妃十大罪狀,你們可知,渠州一帶的晚稻是太子妃給了種子,帶著人種的,再生稻也是太子妃想出來的,還有這搭架棚種糧食,都是太子妃,若是朕沒有娶這個兒媳婦,你等就隻能乾瞪眼了?”
“果然是廢物!”
罵的眾大臣不敢出聲。
“黃大人說的事要等一個月,這一個月怎麼辦?”
皇上又問。
眾人都看向黃大人。
黃大人……
黃澄如猶豫了半晌道:“可以將人先引至城外,然後關閉城門,以防鬨事。”
“不可!”龐大人出列。
“如果流民出城,那上京城外的莊子也會遭殃,這次之所以沒出亂子,是因為太子妃給他那些流民一口飯吃,先是施粥,後又將人帶回去自己掏銀子買糧養著了,雖說幫忙種田了,也總好過沒糧吃,活活餓死強。”
另一人道:“流民好不容易進城了,怎肯出去?”
“當時太子妃是用施粥的法子將人帶出去,如今流民這麼多,也沒這麼多粥施啊。”
又一人道。
“太子妃不是留了好多人種地嗎?”
又一位大人道:“不如給太子妃送去。”
皇上險些把茶碗砸他臉上。
“太子妃、太子妃,太子妃沒有拿朕的俸祿,你們也沒拿嗎?”
“沒事就參太子妃,有事就往太子妃身上推,你們不是說女人不能乾政嗎?怎麼啦?這會兒不說啦?”
“太子妃已經施粥施了一次,各位大人可做過?朕看你們吝嗇得連門口的小乞丐都沒給過半個饅頭,更彆說自掏腰包施粥了?”
禦史台的林大人出列道:“太子妃這也是為了太子,贏得民心。”
皇上一折子打了下去。
“混賬!”
:..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