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第1017章戰略重心重回東方(下)
不得不說,法軍在安德魯的統帥下,一路高歌猛進,從一個勝利走向了另一個勝利,如同一劑劑強烈的興-奮-劑,讓安德魯這位法蘭西的掌舵者自信心極度膨脹,好似被勝利徹底衝昏了頭腦。
以至於這位歐洲征服者心中萌生出一個極為大膽的想法,那就是在1801年之前,畢其功於一役的豪邁姿態,登陸不列顛島,一舉解決掉長期以來如鯁在喉、拖延已久的英國問題。
在安德魯的戰略構想中,隻要成功擊敗英國,法國便能徹底掙脫海上封鎖的枷鎖,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拓展勢力,進而稱霸世界。
基於如此的雄心壯誌,安德魯隨即將法國的戰略重點毫無保留地全部轉向英國,孤注一擲地投入到這場與英國的生死較量之中,卻也因此犯下了一個足以影響法國戰略走向的嚴重錯誤。
在此過程中,他完全低估了一乾萬英國民眾那抵抗外地入侵時的強烈意識,還有海峽對岸那稱霸海洋上百年,所積累的強大海軍力量,以及對法國新式蒸汽披甲戰艦的過度自信。
英國民眾在麵對法國的威脅時,同仇敵愾,展現出了超乎想象的團結與堅韌。英國政-府更是將捍衛國家主權與海上霸權視為至高無上的使命,不惜投入一切資源進行抵抗。
英國海軍作為英國的驕傲,擁有著深厚的底蘊。其曆經數百年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海戰經驗,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海軍將領。
至於安德魯原本寄予厚望、精心籌備,試圖憑借其克敵製勝的蒸汽披甲艦隊,由於遇到了諸如蒸汽引擎材料不過關、鍛造工藝不完善等一係列諸多技術難題,不幸“胎死腹中”。
這支承載著法國海軍未來希望的艦隊,未能按時完工並投入戰場,繼而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這一挫折猶如一記重錘,重重地砸在安德魯心頭,一度令其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
最終,在殘酷且冰冷的現實麵前,安德魯不得不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重新審視當前的局勢。
顯然,之前過於激進的戰略決策,開始讓法國陷入了麻煩的境地。在短暫的迷茫與挫折之後,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似乎要回歸到原本曆史發展的老路之上。
幸運的是,作為擁有未來記憶的穿越者,安德魯及時覺醒,迅速修正了戰略偏差,開始施展起“一拉一帶”的巧妙策略。
第(1/3)頁
第(2/3)頁
在西麵,他利用針對英國人的情報戰,巧妙地與英國保持著一種微妙的鬥而不破的局麵,小心翼翼地把控著衝突的尺度,拒絕占領近在遲尺的根西島和格恩西島,極力避免陷入全麵戰爭的泥潭。
與此同時,安德魯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北美大陸。他敏銳地察覺到,美國長期以來對加拿大的廣袤領土便心懷覬覦。
北美十三州自獨立以來,一直渴望向外擴張,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間。之前,美國人一度想要以武力方式得到法屬北美殖民地,聖路易斯安娜,但被蒙塞指揮的三流法軍徹底擊潰。
等到“西進運動”失敗後,美國政-府就望向了北方,麵積更為廣闊的英屬殖民地,加拿大。
一開始時候,美國現任總統、聯邦黨領袖約翰·亞當斯是不會同意這種軍事冒險行動,然而隨著社會上的反英情緒日益高漲,加之今年又遇總統大選,亞當斯的人氣落後於競爭對手民主共和黨的候選人,托馬斯·傑斐遜。
最終,急於恢複法美同盟關係的美國總統,主動向歐洲的征服者,安德魯妥協了。
而法國也抓住了大好時機,全力慫恿並支持美國向北入侵英屬加拿大殖民地。他承諾將給美國提供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還派遣軍事顧問前往美國,為美國-軍隊提供戰術指導和戰略規劃。
一旦美國在五大湖區展開軍事行動,就會極大掣肘海峽對岸的對手,迫使英國不得不分心應對美國針對加拿大的入侵行動,將部分海軍力量和陸軍部隊調往北美,以保衛其在北美殖民地。
這樣一來,大大減輕了法國在英吉利海峽所麵臨的軍事壓力,為法國在歐洲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毫無疑問,在經曆這一係列精心謀劃的戰略調整之後,安德魯領導下的法國戰略重心,開始逐步轉移到了東麵。而其目標十分明確,那就是要竭儘全力遏製、打壓,並最終肢解那個貪婪成性的龐大俄羅斯帝國。
為了實現上述戰略目標,安德魯在與奧斯曼帝國的關係上大做文章。等到奧斯曼蘇丹塞利姆三世在法俄聯軍的打擊下,開始主動求和,安德魯隨即叫停了巴爾乾方麵軍和法國海外軍團。
與此同時,法國特使也拿到終身執政官的正式授權,趕到奧斯曼帝國的首都伊斯坦布爾,重新構築雙方的反俄同盟。
不過,戰略重心的轉移並非一蹴而就,這一過程需要充足的準備時間來進行軍事部署的調整、資源的重新分配以及外交關係的進一步鞏固。
第(2/3)頁
第(3/3)頁
在軍事部署方麵,法國需要將部分精銳部隊從西線調往東線,重新規劃軍事基地的布局,加強對俄羅斯邊境地區的防禦和監視。
在資源分配上,要將更多的資金、物資投入到與俄羅斯對抗的準備工作中,包括武器裝備的生產、儲備,軍隊的補給等。
外交關係上,除了與奧斯曼帝國加強合作外,還需要積極拉攏其他對俄羅斯帝國心存忌憚的國家,形成更廣泛的反俄聯盟。
所以,在此期間,安德魯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與俄國大使托爾斯泰伯爵周旋應對,至少在表麵上維持著法俄之間看似和平的同盟關係。
但在暗中,加緊推進對俄羅斯帝國的戰略布局。不斷秘密派遣情報人員深入俄羅斯境內,刺探俄羅斯的軍事部署、政治動態等重要情報;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建設,修築防禦工事,儲備戰略物資;與周邊國家進行秘密外交接觸,爭取更多的支持和合作。
雖說法俄之間的同盟關係已然岌岌可危,尤其是在奧斯曼戰爭問題上,雙方的矛盾日益尖銳,隨時可能導致同盟破裂。
但安德魯依然希望通過外交手段和策略性的拖延,將這一破裂的時間點拖到1801年之後。
這不僅僅是爭取到足夠的時間,法國才能在軍事上做好充分準備;此外,“糧食瘟疫”的大爆發也至少需要兩年時間;而更為重要的,是安德魯需要在公理和道義之上搶占先機。
基於此,保羅一世必須要死,而且要死於俄國皇儲亞曆山大之手,但唯一的要求,政變必須發生在安德魯認可的時間節點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