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法蘭西1794 > 第1011章 從 第一執政到終生執政 (…

第1011章 從 第一執政到終生執政 (…(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第1011章從第一執政到終生執政(中)

1798年的法國政治舞台上,爆發過一場驚人的變故。

議會大廳講壇上,共和國的著名元老,懷揣著政治理想的西哀耶斯(西哀士),手中緊緊握著他那份精心構思的新《憲法草案》,滿心熱忱地向五百人院的議員,急切兜售自己的政治理念。

事實上,類似的場景並不罕見。

安德魯就時不時的指使那些對他忠心耿耿的代理人,在立法議會內煽風點火。他們以各種看似合理的理由,頻繁策動“修憲”。

每一次的修憲提案,都像是在《1794年熱月憲法》這塊本就複雜的布料上,又添上一塊新的補丁,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能按照安德魯的意願,重塑法國的政治架構,將權力的天平進一步向自己傾斜。

然而,這一次西哀耶斯深深觸動了安德魯這頭“獨-裁巨獸”的逆鱗。那是西哀耶斯居然與現役將領奧什,暗中勾結在一起。

在安德魯的認知裡,權力就如同他手中緊攥的權杖,絕不容許有絲毫的傾斜或旁落。任何試圖挑戰他權威、破壞現有權力平衡的行為,都如同在他的領地肆意挑釁,必將遭到無情的碾碎。

所以,當察覺到這一潛在威脅後,安德魯沒有絲毫猶豫,迅速做出決斷,提前發動致命一擊。

在這場殘酷的權力鬥爭中,奧什不幸淪為第一個犧牲品,死於非命。儘管西哀耶斯成功保住了性命,但不得不被迫黯然離開立法議會(五百人院)。

這位大革-命與共和國的元勳拖著沉重的步伐,離開了那曾經充滿政治激情與夢想的地方,在外省某個那略顯孤寂的住所,從此過上了養老生活,他的政治抱負也隨之被埋葬在這片寂靜之中。

不過,西哀耶斯精心炮製的《新憲法草案》並非一無是處。那是安德魯從中敏銳地捕捉到了一些對自己統治有利的元素,尤其是那些能夠加強中-央集-權,以及擴大執政權勢的部分方式。

第(1/3)頁

第(2/3)頁

在接下來的兩年裡,安德魯招來第三執政康巴塞雷斯和他的團隊,對這份草案進行了有選擇性的吸納與改造。保留了部分符合自身統治需求的內容,將其巧妙地融入到法國的政治體係之中。

在行政區劃方麵,安德魯對法國的行政架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將其重新劃分為三級體係。最基層的是市鎮(公社),這裡是國家治理的基石,設有市政-府負責處理日常的地方行政事務,治安法庭及初審法庭,則承擔著解決基層司法案件的重任,維護著地方的秩序與公平。

往上一層是省(郡),省政-府在這裡發揮著區域統籌管理的關鍵作用,對下轄的市鎮進行協調與指導;同時,上訴法院對下級法院的裁決進行複審,確保司法的公正性與一致性。

而在國家層麵,中-央政-府掌控著國家發展的全局方向;最高法院則作為司法體係的最後一道防線,守護著法律的尊嚴與權威。

這樣的設置,使得權力從基層到中-央得以清晰劃分,各級機構緊密相連,形成了一個高效的整體,極大地增強了國家對地方的管控能力,讓法國在行政上更加統一、有序。

在官員選任機製上,安德魯借鑒了西哀耶斯草案中的“名流候選名單”概念。市、省、中-央三級的各種官職,均從由人民提名產生的“名流候選名單”中選拔。

行政權被賦予最高行政官,這一職位猶如國家這部龐大機器的核心引擎,不僅不可隨意罷免,在日常事務中也無需承擔直接責任,但卻擁有著極高的權威性,顯然是為安德魯量身定製的。

最高行政官對外代表著法國的國家形象,在國際舞台上彰顯著法國的主權與尊嚴;對內則肩負著組織政-府、協調各方力量的重任,將各個部門緊密團結在一起,確保整個國家行政體係能夠平穩、高效地運行,推動國家不斷向前發展。

在具體的官員任命流程上,最高行政官依據候選名單,手握從治安法庭到最高法院的各級法官,以及從市長至各部部長的各級行政官員的選任大權。

這一舉措使得行政權力高度集中於最高行政官手中,從司法領域到行政部門,整個國家的關鍵崗位都被納入到,以最高行政官為核心的權力體係之下。

同時,國家參政院和責任內閣也被巧妙地融入這一體係之中。國家參政院作為國家權力機關,彙聚了各方精英的智慧,為國家的重大決策提供全麵、深入的智囊支持;

責任內閣則作為執行機關,將參政院的決策精準地付諸實踐,負責具體事務的推進與落實,確保國家的各項政策能夠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兩者相輔相成,在最高行政官的有力領導下,共同推動國家機器高效運轉,為實現法國的繁榮與強大而不懈努力。

第(2/3)頁

第(3/3)頁

為確保國家行政事務的長期性與穩定性,安德魯巧妙地運用參議院的權力,為自己的權力鞏固之路再添籌碼。參議院被賦予了一項特殊權力,即有權賦予那些“更熱忱、更有名聲、深孚眾望的偉大公民”終身製的最高行政官職位。

這一規定看似公正合理,打著選拔賢能、穩定國家的高尚旗號,但實際上,在安德魯的精心布局下,所謂“偉大公民”的定義,根本就是安德魯自身的投影,憑借在法國的赫赫戰功以及強大的政治影響力,無疑成為這一職位的最佳人選,不,是唯一人選。

所謂的“共和國的元首”,不過是這位第一公民走向獨-裁統治的華麗外衣,是他為自己無限攬權所披上的合法“遮羞布”。

至於西哀耶斯草案中的其他建議,諸如形式多樣的地方選舉製度,讓更多的民眾能夠參與到地方事務的管理中來;還有將立法機關(五百人院)從單純的討論和決議機關,改革為一個裁決法院;以及再創立保民院,賦予其擬定和討論法律的權利,嚴格防範執政官專-製……

毫無疑問的,上述這些條款對於一心追求權力高度集中、渴望獨-裁統治的安德魯而言,無疑是眼中釘、肉中刺。安德魯毫不留情地將這些條款刪除,沒有采納其中任何一條。

在他的心中,權力必須高度集中在自己手中,任何可能分散權力、製衡自己的因素都必須被徹底清除。唯有如此,才能確保法國在他的絕對掌控下。

簡而言之,安德魯秉持著這樣一種極端的理念:對於能強化自身統治的集-權舉措,必須堅定不移地推行;而那些可能削弱權力集中的分權提議,則一概予以摒棄。

…….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