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秦:三歲聖孫,我教始皇打天下 > 第884章 論功行賞(大結局)

第884章 論功行賞(大結局)(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初秋的羅馬城,張燈結彩。

今日,便是秦始皇五十萬壽的日子。

羅馬城內,豎立起了一座高台,名曰‘朝天台’。

絲綢之路的開通後,羅馬人或多或少知曉了秦人的風俗習慣。

在他們看來,秦人是沒有信仰的。

不像他們,不但有信仰,而且還不止一個,旁邊的塞琉古國、馬其頓王國,乃至孔雀國,都是有自己的信仰。

但,今日,羅馬城內的百姓,這才發現,原來秦人也是有自己的信仰。

他們祭天祭地,祭祀先祖。

今日,在秦始皇五十萬壽的當天,在羅馬城內的朝天台上,大秦的始皇帝,當著百官的麵,進行了一次祭祀儀式。

和多神教的儀式相差不大,祭品從活人換成了牛羊豬,焚香祭天之後,台下的百官,齊聲誦念‘大秦萬年!’

祭祀完畢,百官便湧入了臨時的辦公點,羅馬萬神殿。

殿內,嬴政高坐於龍椅之上,這是扶蘇從鹹陽帶來的。

左右兩側,分彆是扶蘇和子嬰。

三龍同在!

這是大秦未來的三條真龍,百官跪迎,齊聲高呼‘始皇萬年,大秦萬年!’

今日,既是始皇的壽誕,更是對這幾年征戰的封賞。

大秦征戰四方,拿下最後一個強國羅馬,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除了尚有一些島嶼未曾發掘外,各個重要大陸,已經被秦人的海外探險隊全部發掘。

回想起老秦人曆代的願望,台下那些王翦、王綰之類的老秦人,此刻,卻忍不住抽噎了起來。

任誰也沒想到,大秦竟然可以橫跨這般疆域。

除了秦人之外,場內還有不少羅馬麵孔,他們身穿秦人的官服,站在了隊伍之中。

領頭的便是馬爾庫斯,當初驚在帶隊逃出羅馬城時,是其讓守衛放水。

群臣唱罷,嬴政一臉笑意,朗聲開口:“我大秦自穆公起,國力日盛,滅十二國,孝公時,重用商鞅變法,曆經六代,自朕時,已至六代。幸得上天眷顧,我秦人奮發自強,至今數十年之久,天下終得一統,爾等今日在此,均是功臣,朕,自是要一一獎賞!”

始皇帝的聲音回蕩在萬神殿中,在諸神雕像的見證下,嬴政要對完成一統宏願之人一一封賞,這如何不讓現場的眾人激動。

等到嬴政說完,子嬰便拍了拍手。

第(1/3)頁

第(2/3)頁

頓時,從殿外走來十幾個侍衛,推著七八個小車入了殿內。

站在人群中的淳於越,頓時激動萬分,這可是他花了十幾年,耗費數萬人,才編纂完成的《大典》,這可是流芳萬古的大功績!

最後的校對工作,是公子子嬰負責的,這宣講之事,本該由公子前來。

但,淳於越等了半晌,卻沒聽到聲音,微微抬頭,卻見子嬰正笑著望著自己。

“公子這是讓我說?”淳於越愣了片刻,心中便萬分感激,拱手出了人群,朗聲道:

“陛下,此《大典》曆經十數年,終編纂完成,合計二十六萬三千七百卷,其中,目錄一百六十八卷,正文共計一萬三千六百三十二冊,字數合計六萬萬七千八百餘萬字。”

等到淳老說完,在場的眾人,無不驚愕起來。

這六萬萬的字數,可是涵蓋了數個大帝國古往今來的曆史、人文、科技、思想等。

“好!”台上的嬴政讚揚道:“淳老辛苦了,我大秦既要傳頌萬世,這本大典便是綱要。”

台下的淳於越心中欣喜,拱手道:“眼下既然已成冊,請陛下賜名!”

李斯王綰等文官,早已向嬴政諫言,這等萬古流芳的書籍,最為合適的名字,便是《始皇大典》,本就是大秦鎮國之書,方以始皇命令才能彰顯王道。

望了一眼自己的孫子子嬰,嬴政豁然起身,淡笑道:“不錯,這個大典,不光記錄了這廣闊天地下,各國的一切,名字更是大事,朕心中早已想好。”

他掃視一圈,頓了頓,忽地說道:“就叫《子嬰大典》吧。”

“啊?這……”

此話一出,台下百官皆是一愣,這可是萬古流芳的大功績,雖不如始皇一統天下,書同文、車同軌,一統思想,解決戰亂。

可書籍之道傳載下去,豈止能傳萬年!

始皇竟然把這個命令權,給了子嬰,這如何不讓台下的百官驚詫。

不過,伴隨左右多年的老臣,瞬間便明白了始皇的意圖,這本就是自己孫子提出來的建議,他國的書籍,基本上都是子嬰搜集而來。

滅諸國,一統天下,最大的功臣,便是子嬰,用他的名字來命名,也算合適。

“大父,這……”

子嬰提出這建議時,本就是想讓大父的聖名流傳萬古,可用自己名字命令,這算怎麼回事。

“陛下英明,大秦萬年!”

台下李斯王綰等人,立刻帶頭稱頌。

頓時,震耳欲聾的聲音,響徹整個萬神殿。

迎上大父慈愛的目光,子嬰心中頗為感動,這等功績,可不亞於修築萬裡長城,大父卻直接給了自己。

第(2/3)頁

第(3/3)頁

拍了拍還有點錯愕的子嬰,嬴政走到台前,繼續說道:

“這次征戰諸國,多虧了在場的各位,我大秦曆來賞罰分明,既已得天下,自然要封賞,王綰聽令!”

王綰一愣,沒想到始皇第一個要封賞的竟然是自己,當即走出人群,拱手回道:“臣在!”

“這些年,你輔佐扶蘇監國,勞苦功高,朕便封你為輔國公,食邑八萬戶!”

王綰心中大喜,當即跪下謝恩。

“李斯,你征調糧草兵馬,又為我大秦完善律法,功勳卓著,封文國公,食邑九萬戶!”

“王賁,你統籌天下兵馬,為我大秦強國奠定基礎,封安國公,食邑十萬戶!”

“蒙恬,常年戍邊,乃我大秦柱石,征戰多年,功勳卓著,封定國公,食邑十萬戶!”

“項羽,你有膽有謀,乃我大秦第一猛將,征戰多年,立下赫赫戰功,今日便封你為鎮國公,食邑十萬戶!”

“韓信,你屢獻良策,為我大秦開疆擴土,功勞卓著,爵位再升兩級,食邑三萬戶!”

“李信……”

萬神殿內,嬴政一一對這些輔國良臣進行封賞,子嬰心中深感寬慰。

天下一統,這些文臣武將便沒了用處,若是換成其餘人來,必然要飛鳥儘良弓藏。

放眼後代曆史,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

但,他們侍奉的帝王乃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縱使功勞在高,始皇也未殺一名良臣。

當然,最為重要的,便是此刻站在高台上的子嬰,這些個文臣武將就算功勳再高,和子嬰一比,又顯得微不足道。

而子嬰清楚,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

之後,還得靠這些人,整頓各大陸,為大秦的萬年基業,打下堅固的基礎。

想到這,子嬰心中忍不住喃喃道:“我大秦……必將萬年!”

……

(全文完)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