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離婚後我成了山神 > 第285章 賑災之舉

第285章 賑災之舉(1 / 1)

推荐阅读:

山陽城。

鑼鼓喧天,燈火輝煌,好不熱鬨。

城隍廟的全麵改建工作已經結束。

如今的城隍廟早已沒了房頂的束縛,倒更像是一座廣場,像極了許伯安之前在山穀中見過的那個壯觀分基地的巨大魁梧霸氣山神像的樣子。

城隍神像雕塑前的廣場占地也是頗廣。

此時,除了前麵這些上香的縣衙官員,還有不少百姓們在廣場上簇擁著觀看,每個人手裡都拿著一個火把,硬是將漆黑的夜空映射的一片光亮。

在這完工大典的日子,山陽縣七品縣尊王朝王大人特意攜縣府的領導班子來這裡參加完工大典。

許伯安剛過來,也不知道什麼情況,隻是覺得放眼望去,熟人還真不少。

王朝在前手擒著三炷香,恭敬的上著香。

馬漢和老焦站在不遠處,兩人服飾一般無二。

不過許伯安仔細找尋一番,卻未發現李青石,也不知道這小子跑哪兒去了。

而且許伯安也很是奇怪,這些人大晚上的在這地方集會要搞什麼東東。

許伯安正想著這是在乾啥,就聽站在最前麵,距離城隍神像最近的山陽縣縣尊王朝已經開口了。

“山神爺爺在上,吾,山陽縣王朝,今率縣民虔誠而至,駐足此地,心懷敬仰,欲以祈福之詞,祈山神爺爺神庇佑。

山神爺爺者,威鎮山川,德澤廣被。吾輩瞻仰其尊容,敬畏其神威,欲借此良辰吉日,以微薄之誠,懇祈山神爺爺庇佑。

吾輩所求,非金玉滿堂,非權勢滔天。惟願家國安寧,百姓安康。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願疾病遠離,人壽年豐。此乃吾輩之真心所願,誠望山神爺爺垂憐,賜福降祥。

吾輩深知,祈福之道,在於心存敬畏,行善積德。是以吾輩當秉持此心,敬山神爺爺如命,行善不倦。願山神爺爺明鑒吾輩之誠,賜吾輩以福祉,庇佑吾輩之安康。

謹以此言,敬祈山神爺爺。願山神爺爺庇佑,福澤綿長。吾輩感恩不儘,謹拜謝之。”

說話間,王朝一副虔誠的表情,將那三炷香插在了香案上的香爐中。

這段生澀的語言一出,許伯安費了好大勁才聽懂。

倒不是許伯安文化水平太低,實在是理工男聽起這種文言文樣式的語句,有些反應慢半拍。

雖然僅僅是聽了個大概的意思,但是通篇聽下來,許伯安依然覺得高大上的很。

全文大概是敘述著他們對自己的敬畏與感恩之心,以及敬仰之情。

然後在描述祈福所求時,又高大上的說明他並非是貪圖金銀財寶或權勢地位,而是心係家國安寧、百姓安康。

這樣的前文體選擇和行文水平,完全是一篇不俗的官方製式文言文文章。

自己要是有這水平,當年中高考的時候,語文考試中最大的占分項作文,即便拿不下滿分,絕對也是高分。

當年許伯安高考前的幾年,曾經誕生過一篇很有影響力的文言文樣式的滿分作文《赤兔之死》,在當時引起一陣文言文作文的熱潮,不少人都拿了高分。

許伯安被這一陣複古風的誇讚誇的心情大好,正想著要不要開口安撫眾人幾句,就聽跪在地下的王朝再度開口了。

“山神爺爺在上,山陽城恰逢天災**,近年來稼穡歉收,黎庶憂心如焚。

夫五穀者,民生之基,邦國之本。今遭天禍,致使田野荒蕪,百姓饑寒交迫,吾輩痛心疾首。

是以虔誠叩首祈福於山神爺爺。伏望山神爺爺垂鑒吾山陽城民眾之困厄,賜福降祥,保吾邑五穀豐登,解百姓饑寒之苦。

吾輩深知山神爺爺庇佑之恩重如山,故當懷感激之心,行善積德,以酬山神爺爺厚恩。

自此之後,吾山陽城百姓當勤耕不輟,順天應時,以期收獲滿倉。

今日借寶地重修之喜,敬祈山神爺爺。願山神爺爺福澤山陽城,賜百姓糧食滿倉,以渡難關。”

說罷,又見王朝低頭再叩,一連磕頭三下,才直起腰來又向山神爺爺作揖。

有了前半段的適應,這段話許伯安倒是很快就聽懂了不少。

這是王朝出麵,帶著一眾衙門官差和百姓,借著這城隍殿完工大典的日子,來這裡向自己祈求糧食來了。

山陽縣近些年來旱災持續,百姓糧食欠收,近期這段時間又先後遭遇了白棉教叛軍和前梁亂軍的襲擾,搶掠糧食無數,百姓們損失慘重,地主家也都快沒有餘糧了。

著實生活艱難啊。

“王朝,你們大概需要多少糧食。”既然這麼多人都開了口了,徐伯安也沒打算拒絕,畢竟是自家小人,總得關照的,何況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反正自己也不缺糧食,舉手之勞也就幫了。

王朝聞言,麵色大喜,一副如釋重負的感覺,絮叨著說道:“雖然卑職已經向朝廷上書了請求減免糧稅的折子,但至今還未收到回應。眼下山陽縣所需的口糧和稅糧,至少得……”

許伯安皺眉打斷了王朝的話,厲聲說道:“胡鬨,我賜糧是為了救人,是看在黎民百姓食不果腹的份兒上,心有不忍,才有此打算的,難不成你還想讓我幫你這個縣尊大人把糧稅也一並交了?”

王朝見山神爺爺發怒,才意識到自己的話有些讓山神爺爺誤解了,急忙誠惶誠恐的說道:“卑職不敢,卑職隻是向山神爺爺坦誠稟報,絕無他意。按照山陽城現如今的狀況,饑民一日所需糧食在兩百石左右,還望山神爺爺恩典,救我山陽縣黎民。”

許伯安先前在靠山村倒也聽到過村民們商議糧食的事兒,當時許伯安賞賜了靠山村那些村民們一紙杯的米和一紙杯的麵,引發了不少村民竊竊私語的閒談,其中也就對這兩“倉”糧食的計算。

許伯安也聽到了其中一些有用的計量方式,簡單對比之下,發現這一石的數量大約是相當於53公斤左右的樣子。

許伯安很快便按照這個數量對比估算了一下,兩百石擔大約是10噸,再按照盆景內外的大致比例粗略估算,這些糧食也就不過是五十公斤而已,按照常用的大袋大米25公斤的包裝,也就隻是兩袋標準裝的大米罷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