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霆:“那就讓蘇院長給你把這間公司留著。”
“我就那麼一說。”
宋嵐搖頭,表示不用。
……
回到宿舍,宋嵐收拾好行李,待她走到宿舍樓下,就看到一輛吉普車開了過來。
僅片刻,吉普車在她兩三米外緩慢停穩。
駕駛室這邊的車門打開,下來的不是旁人,是陳老爺子的專職司機。
“王大哥,是爺爺讓你過來的吧。”
宋嵐直接用的陳述語氣。
“嗯。”
王海峰年約二十七八,大高個,國字臉,長得很壯實,他輕頷首,繼而說:“老首長接到你的電話,得知你下午就會離開醫院,便吩咐我開車過來接你。”
“我又沒多少行李。”
宋嵐嘴上這麼說著,手裡的行李還是被王海峰接了過來,他把行李放到車上,見宋嵐在副駕坐好,問:“是回大院還是……”
車子啟動,王海峰手握方向盤,驅動車子調頭,就聽宋嵐說:“回大院。”
她得到大院接父母和倆兒子,同時向陳老爺子老兩口道彆。
畢竟明個用過早飯,就得動身前往火車站。
陳家。
“等天氣再緩和些,我和你媽再去村裡。”
李菊梅知道明一早就要離開京市,這會兒不由邀陳老太太老兩口前往石宋村住一段時日,聽完她說的,不等陳老太太開口,陳老爺子當即回了句。
眼下天氣依舊寒冷,陳老爺子怕陳老太太的身體吃不消,隻能暫時回絕李菊梅。
“那就等四月初你和我媽來村裡,到時天氣暖和,你和我媽住在鄉下就當是休養。”
宋三河笑說。
陳老爺子滿麵笑容應聲“好”。
陳老太太樂嗬嗬逗著被她抱在懷中的二寶,這時,她嫌棄地看眼陳老爺子,說:“你怕冷就說你怕冷,可彆借口我身子骨吃不消。”
聞言,陳老爺子“哈哈”笑出聲:“這都被你猜到了!”
陳老太太翻個白眼兒:“我還不了解你。”
毫不意外,陳老爺子剛止住的笑聲再度響起。
宋三河和李菊梅也忍不住笑出聲。
至於大房和三房的人,不用多說,大房陳長征夫妻二人過了除夕,初一下便已動身回了他們工作的城市。
三房陳長青夫妻,其中陳長青初一下午和陳長征夫妻一起出的門,他是回部隊,方便初二一早從部隊出發下基層。
張華是初二回娘家走親戚,到現在尚未回到陳家。
因此,客廳裡這會兒就陳老爺子老兩口和宋三河夫妻倆,及大寶二寶兩個奶娃娃。
青瀾走進客廳,開口和陳老爺子幾人逐一打過招呼,繼而對陳老爺子老兩口說:
“爺爺奶奶,我過來一方麵是向你們道彆,另一方麵我是來接我爸媽回我那邊。”
“不急,用過晚飯再回你那邊不晚,快過來坐。”
陳老太太招呼宋嵐坐到她身旁。
“你啊,就是個閒不下來的,這邊剛結束工作,就急匆匆要回去,該不會是你們單位領導打電話催你了吧?”
陳老爺子語氣裡透著心疼,聞言,宋嵐搖頭:“於院長的電話並沒有打給我,不過,我從蘇院長口中得知,我們於院長沒少催促他放我回去。”
嘴角噙笑,宋嵐微頓須臾,接著說:“而我明個回去,並非急於上崗,是年前有幾個病人需要複診,距今已耽誤不短時日,我必須得儘早回去,好看看他們現在的情況如何。”
“有責任心是好事,但切記彆累到自個。”
陳老爺子語重心長:“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要是這身體垮了,不管做什麼都會變成枉然。”
“您說的是,我會謹記於心。”
宋嵐笑著點頭,以示將陳老爺子所言聽進耳。
就在這時,陳老太太猛不丁針對張華發起牢騷:“老三家的真是越來越不像話,初二回了娘家,至今都不見回來!”
“要她回來做什麼?”
陳老爺子寬慰:“一看到人你就來氣,她願意待在娘家就隨她,咱們在家又不是吃不上飯。”
“我就是心裡氣不過。”
陳老太太沒好氣說:“老三是乾什麼吃的,連自個媳婦都管不了,我是一想到他那媳婦,心裡就一陣膈應。”
宋三河和李菊梅默聲不語。
宋嵐自然亦是。
“梅子,你可彆誤會,不是媽想說你三弟妹的不是,是她一開始進咱家門就不光彩,
後來許是想著已經做了這家裡的媳婦,心裡再沒有顧忌,渾身的毛病全展露了出來。”
陳老太太對張華那是打心裡不滿,她說:“小旭她媽性子軟和,又是個沒心眼的,卻和老三現在的媳婦成了朋友,
結果她不知因為什麼事,挺著大肚子竟和老三現在的媳婦離開京市,給我和你爸一聲招呼都不打。
老三當時隨部隊援外作戰,等我和你爸再得知小旭他媽的消息,是老三現在的媳婦帶回來的。
她當時抱著一壇骨灰和一個繈褓中的嬰兒,說是人難產沒了,隻留下一個女嬰。
還說小蘇放心不下兩個孩子,留下遺言,求她嫁給老三,幫忙照顧一雙兒女。
對了,小蘇是小旭他媽的名字,她姓趙,全名趙蘇。
我當時是不相信那什麼遺言的,可老三現在的媳婦死賴在咱們家不走,堅持要留下來照顧小旭他們兄妹,還有東升……”
關於張華如何進陳家門的往事、被陳老太太差不多詳儘敘說一遍,末了她說:“她對小旭他們兄妹是好,問題是好得太過,讓我不得不懷疑她在捧殺倆孩子。
不然,她為什麼要對她自個的兒女嚴格要求,反一味地由著小旭他們兄妹說話行事?
好在小旭經過斷腿那件事受了教訓,現如今開始上進起來。
可小姝那是簡直不像話,做錯事不知承認,更不知悔改,完全被老三家的給養廢了!”
李菊梅能說什麼?
她同樣是兒媳,婆母吐槽三兒媳的不是,她一個做妯娌的,不管說啥都不合適。
基於這點考慮,李菊梅笑笑:“三弟妹隻是過於疼寵孩子,就像我一樣,對養女打小疼寵到大,恨不得把一切好東西都捧到她麵前,
沒成想,那孩子最後不記好……說到底,或許是我們做大人的沒把握好一個度,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