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天謾罵,瞬間席卷天際。
淨安禪師、淨思小和尚等一眾佛家弟子,儘皆變色,時青時紫,難看至極。
渡厄菩薩卻依舊置若惘然,一副充耳不聞的樣子,微微抬眸,掃了眼周遭淨安等人,淡淡道:“阿彌陀佛!佛心需無垢,俗語當無視;爾等,又著相了!”
“弟子知罪!”
滿臉怒意的淨安等人,聞言一滯,齊齊合十低頭。
渡厄菩薩則扭頭望向張耀東,語氣平淡道:“張霸主,這是想要利用輿論,逼迫我佛國認輸嗎?”
“大師錯了,逼迫你們的並非是陛下,而是你自己!”
不待張耀東回答,隋仁便一步跨出,厲聲喝道:“此番鬥法,乃是你們佛國提出,地點、規矩,也皆有大師所定,我大沁可沒有絲毫異議。”
“然此刻,大師僅憑自己所猜,便妄自插手鬥法,乾擾比試,豈能服眾?”
“不錯,要鬥法,那鬥便是;文鬥武鬥,皆由你們佛國說了算,我堂堂大沁連眼都不眨一下便認可了;可現在,你們佛國又玩起了一言堂,這算什麼?”
張昌龍此刻也站了出來,沉聲說道:“耍賴贏的鬥法,就算勝了,恐怕也勝之不武吧?”
“是啊,堂堂佛國,滿口的四大皆空,結果卻為了贏的鬥法,做出如此下作手段,簡直無恥!”
“我看那位楚公子說的不錯,這群佛國禿驢就是輸不起,十有八九是怕了葉公子,所以故意找個借口,使用起下三濫的手段!”
“滿嘴的禮義廉恥,一身的男盜女娼;還四大皆空的得道高僧呢,空他娘個什麼僧!”
圍觀眾人更是愈加憤怒,一邊推搡著禁軍,想要衝過去將那群光禿們暴揍一頓;一邊毫不客氣的痛斥渡厄無恥,毫不保留的發起語言攻勢。
有了葉無雙獨闖佛陣,兩破金身的表現,眾人心中已經從三天來“佛國真強大”的觀念,轉變成了“佛道不外如是”的觀念。
如今看到佛國如此耍賴,自然毫不客氣。
甚至,若非周遭有皇宮禁軍阻攔,他們手中有沒有那臭雞蛋和菜葉子;否則,即便衝不過去,也要隔空將這群禿驢們砸個狼狽不堪!
“阿彌陀佛!”
饒是佛心無垢的渡厄,麵對如此激昂的人群,也有些微微蹙眉,輕誦佛號來穩定心神,蹙眉道:“爾等說老衲一言堂,說老衲找借口;那請問諸位,中州武道修行,可會修出妖力?堂堂人族,在危急關頭,又豈能釋放妖氣?”
“額”
此話一出,叫嚷的人群頓時一滯,麵麵相覷。
“看來是不能。”
看到此景,渡厄淡淡一笑,繼續道:“那請問諸位,既然武道修行,不會修出妖力,亦無法釋放妖氣,那方才葉施主在深陷八苦陣時,劈出的那一劍,為何蘊含妖力?妖氣衝天?”
“你說有妖氣,就有妖氣了?”
楚元寶此刻冷笑一聲,驟然回身,朝著後方人群,隨便一指,問道:“這位兄台,你方才可感受到了妖力?”
“沒有啊!”
那人果斷搖頭。
楚元寶頷首,又隨便指向另一人,問道:“這位老伯,你可察覺到了妖氣?”
“沒有!”
這人同樣搖頭。
楚元寶又自人群中連點數人詢問,皆搖頭否認。
“方才葉兄闖八苦陣的過程,可有近萬人注視,其中也不乏有高境武者;可除了你這位佛國菩薩之外,其餘眾人,卻無一人發現葉兄身上有妖氣出現。”
楚元寶收手後負,重新望向渡厄菩薩,沉聲喝道:“請問大師,你所謂的妖力、妖氣,如何證明其真實存在,而不是你為了給自己的下流手段找的借口?”
“阿彌陀佛!”
渡厄菩薩再誦佛號,道:“出家人,不打妄語”
“少拿你們佛國用來唬人的話語,來搪塞吧!”
不待渡厄把話說完,楚元寶便直接打斷,冷笑道:“出家人不打妄語,我們這些沒出家人的人,就打妄語了?”
“有本事就拿出證據來,沒有證據,誰他娘的相信你這個老禿驢的嘴?”
渡厄菩薩頓時一愣,明顯被楚元寶這毫不客氣的話語,給罵的愣住了。
剛剛垂下頭,低誦佛經,穩定佛心的淨安等人,更是齊刷刷抬頭,再一次目眥欲裂,怒視楚元寶。
菩薩,在西漠佛國的地位,極為崇高。
尤其是渡厄這種三相菩薩,更是僅次於佛陀的存在,是無數教徒心中神一般的存在。
可此時此刻,卻在大庭廣眾之下,接二連三的被人訓斥,以“老禿驢”辱罵。
這豈能隱忍?
要知道,泥菩薩還有三分火氣呢!
“怎麼?又不服了,又想打架啊?”
楚元寶巍然不懼,譏諷道:“先前念你們遠來是客,讓你們這群光頭耀武揚威了三天,還真以為自己不可一世了不成?”
“真有本事,就真刀真槍的與我等大乾一場,少用些那不入流的手段!”
“你”
淨安禪師徹底怒了,噌然起身;僧袍鼓舞,就要動手。
“阿彌陀佛!”
就在此時,一聲誦佛聲再次響起。
渡厄菩薩淡淡瞥了眼淨安,示意其坐下,卻並未訓斥,反而扭頭望向楚元寶,笑道:“施主說的倒也有幾分道理,老衲不能拿出證據,證明皇宮裡的那位暗中幫助葉施主,單憑一張嘴,的確難以服眾。”
“但同樣的,你們也不能拿出證據,證明皇宮裡的那位,剛才沒有暗中幫助葉施主吧?”
“你這老禿驢,好生不講理呀。”
星玉岩此刻跳了出來,反駁道:“是你說我師尊得到了鎮國神獸的幫助,又不是我們說的,我們可沒有看到師尊使用妖力!”
“阿彌陀佛,老衲說的,你們不信;那你們說的,老衲又為何要信?”
“你”
“阿彌陀佛!”
星玉岩剛要反駁,渡厄卻口誦佛號打斷,直接收回目光,垂眉低眸,擺出一副不再多說的姿態,任憑周遭人群繼續叫罵,渾然不顧。
“無恥!”
星玉岩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反駁之語;最終隻能氣呼呼的一跺腳,返回原位。
渡厄老和尚不知道我一體三丹,故而認為我剛才能夠闖過八苦陣,是得到了大沁鎮國神獸的暗中幫助;所以,才在剛才這老僧即將心神俱滅至極,插手鬥法的啊
掌中佛國,聽著外麵的爭辯,葉無雙緊蹙的眉頭下,狹長的雙眸微微眯了起來,緊緊盯著麵前閉眸誦經的老僧,心中腹誹。
這群禿驢,還是萬年前的樣子,總是一副整個世界都要圍著他們轉的想法,認為佛經所言便是真,自己所想便是對,簡直不要臉!
“阿彌陀佛!”
就在此時,對麵老僧突然停下誦經,重新睜眸,雙手合十,朝也無雙誦了聲佛號,臉色已經恢複如初,悠悠道:“施主年紀輕輕,倒是生的一副伶牙俐齒;方才一番謬論,可是險些毀了貧僧佛心啊!”
“大師這話,可就冤枉在下了。”
葉無雙聞言,當即收斂思緒,彎腰將含光劍撿起,收歸入鞘,又重新在老僧對麵坐下,笑道:“剛才不過是閒聊討論罷了,我也是提及了一些道聽途說的軼事;分明是大師你佛心不定,自己的那套理論連自己都說服不了,才導致佛心崩塌的,豈能將一切怪到在下頭上?”
“阿彌陀佛,是貧僧著相了!”
老僧也不反駁,直接應承下來,微微頷首。
剛才的計劃失敗了,讓這老僧心中有了戒備之心,對於我說的話不再爭辯,也不再深究;如此,想要故技重施,可就難了啊看到此景,葉無雙不由得眉頭微蹙。
有了剛才的經驗,他已經可以斷定,眼前這老僧雖然佛法深厚,卻閱曆淺薄;通過人生經曆,對其進行攻心,乃是上上之策。
可惜,由於渡厄菩薩的突然插手,使得這老僧醒悟過來,現在對葉無雙的每一句話都有了防備,不爭辯也不深究,自然就使得這一弱點,蕩然無存!
“施主方才講了個故事,讓貧僧受益匪淺。”
老僧頓了頓,直接岔開話題,悠悠道:“不過老僧這裡,倒也有個故事想要講於施主聽,不知可否?”
來了來了葉無雙內心一凜,知道老僧要發起攻擊了,心中頓時打起十二分警惕來,臉上卻渾然不變,笑道:“大師,請講!”
“佛曾赤足苦行,邁弘法之路,沿途隨緣教化無數。一日,佛率眾弟子行至江邊,無橋無船,無計可渡;佛便請隨行弟子,尋一拳頭大之石,投入水中,問曰:「石浮,石沉?」
弟子答曰:「石當沉於底也。」
看之,石果沉於水底。
佛又取一辟方三尺之石,問曰:「此石浮沉?」
弟子答曰:「石當沉於底也。」
佛笑而不語,將三尺之石著於水麵,卻浮而不沉,還承載眾人安然渡河,而未曾沾濕一角。
見狀,眾弟子甚驚,跪詢佛曰:「何故,石浮水麵令人渡河,且不被浸濕呼?」
佛曰:「石沉,無善因故;石浮,有善緣故!」
弟子問:「何緣可令石浮?」
佛曰:「得遇善師,可免沉淪之苦若遇惡師,則增輪回之禍。」”
老僧語氣平和,神態自若,娓娓道來。
說是講故事,卻暗含至理;令人心神放鬆的同時,思緒不受控製的產生認可之念。
直聽的葉無雙恍恍惚惚,不明所以;心中,卻莫名的升起一股恍然般的信服感。
一語畢,老僧微微停頓,旋即神情泰然的開口詢問:“此為,得遇善師,遠離諸苦;得遇正道,方脫苦海;“施主,可懂其中道理?”
葉無雙試探性回道:“大師是想說,在下遇到你就是遇到了善師,皈依了佛門,便是遇到了正道?”
“施主聰慧,佛性頗佳!”
老僧含笑點頭。
這就叫有佛性了?
葉無雙頓時無語。
原本因為老僧獨特的語氣和聲音,還讓他有些恍惚,感覺這則故事暗含深意,結果沒想到就這麼流於表麵。
這跟他先前講的那個故事,可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啊!
可能是老僧的障眼法,先讓我放鬆戒備,然後再加持佛法,讓我在不知不覺中迷失自我,遁入空門葉無雙心中暗道。
“講佛法,我肯定是講不過他的;佛國之人,本就擅長洗腦,真跟他討論起來,恐怕隻有他忽悠我的份,完全沒有我忽悠他的份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能讓著老僧占據主動權”
一念及此,葉無雙不待老僧再次開口,便搶先說道:“故事講完了,在下心中還有些問題,想要詢問大師,不知可否?”
不管如何,還是先將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裡;而後,再伺機尋找應對之策!
“施主請說。”
講完一個佛家故事,老僧似乎有了幾分底氣,淡定回道。
葉無雙當即問道:“大師,你說你是一位佛陀斬出的執念,不知是哪位佛陀?”
“南無迦葉過去佛!”
迦葉?
葉無雙眉頭一挑,這個名字,有些熟悉啊!
萬年前,他前往西漠佛國,奪取無雙神劍時,曾斬殺過一尊佛陀。
但是那尊佛陀,好像就叫迦葉吧?
葉無雙心生疑雲,好奇道:“大師,佛國有幾尊佛陀?”
“佛國,有羅漢、菩薩等諸多果位,但佛陀果位卻僅有一位,獨一無二。”
老僧解釋道:“因此,佛國佛陀,僅有一位,那便為佛道至高無上的存在,三世佛陀!”
“何為三世佛陀?”
“前世過去,當今現世,未來以後,此為三世。”
葉無雙懵了,不解道:“這麼說,應該有三尊佛陀啊?為何大師說,僅有一位?”
聽到此話,老僧微微抬頭,瞥了葉無雙一眼,道:“佛道修行,在內,而不在外,追尋的是時間與空間,要的是果位證道,輪回傳承;施主非佛國之人,自然不懂佛國果位。”
“請大師解惑!”
葉無雙當即拱手,擺出一副求知做派。
老僧乜了眼葉無雙,道:“佛國體係,禪道有沙彌、法師、禪師;武道有武僧、金剛、羅漢;二道合一,皆可得證菩提,入菩薩之境,施主可知為何?”
葉無雙微微搖頭。
“此乃宏願所至。”
老僧悠悠道:“宏願,與果位息息相關;許大宏願者修心,當入禪道;許小宏願者修身,當入武道;而兩道之終,皆為入佛。”
“入佛,許證菩提,得證菩提者,是為菩薩也;是故,修禪修武,最終在證果位後,均為菩薩!”
筆趣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