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朝著楊楓所指的地方看去。
那是對麵的一個山坡,旁邊的樹木成蔭。
雖然不知道原因,但幾人還是跟著楊楓一起到了對麵的山坡上。
現在已經到春天的季節,山坡長滿了鬱鬱蔥蔥的雜草,但是卻並不影響行走,反倒是感覺腳下軟綿綿的舒服。
楊楓看了一眼山坡下,感慨著道:“這裡的景色還真算是不錯啊。”
坡下錯落的梯田剛剛喝飽了水,銀鏡似的水麵倒映著碎雲,偶爾被赤腳踩秧的農人揉皺。
田埂上的稻草人歪戴著破鬥笠,金腰燕正從他袖口銜走最後一粒麥種。
村舍的白牆從竹林背後探出來,瓦簷垂落的迎春花瀑下,幾隻蘆花雞正在啄食桃花瓣。
楊楓朝著一塊田裡看去。
此時的農民已經開始早上的犁地工作了。
拖拉機突突的聲響驚起白鷺,那抹白色掠過泛青的冬水田,翅尖掃碎了正在試水的蝌蚪群。
如此景色,即便是在一般的農村,都不容易看見。
“這裡確實風景很好,如果稍微開發一下,或許也會成為下一個東河鎮呢。”
王鵬感慨著。
他們都去過東河鎮,都曾經為那的變化而感覺到不可思議。
尤其是東河鎮那邊如今發展速度,已經快朝著城市的方向而去。
與之不同的是,那是一個全新的城市,是一個跟之前城市都完全不同的地方。
楊楓摸了摸腳下的青草,最後乾脆直接坐在了這山坡上,眼睛一直看著遠處。
王鵬在旁邊等待著。
反倒是丁偉幾個人在勘察過附近之後回來,見到大哥們都在這裡欣賞風景,有些懵逼。
不過楊楓要在這裡乾什麼,他們也不知道,可他們堅信楊楓肯定是發現了什麼。
幾個人都睜大眼睛,試圖順著楊楓的目光在這裡發現一些什麼特殊之處。
許久之後,楊楓才緩緩回過頭,道:“你們幾個都回來了啊。”
“嗯,我們在附近探查了一下。”
丁偉點頭。
魏陽看了看楊楓,道:“楊楓,你這是不是發現了什麼啊?我看你在這看了半天了。”
“是啊,難道這個村子有什麼問題?或者是附近有藏著啥秘密嗎?”
這些人都將期待的目光看向楊楓。
楊楓乾咳一聲,道:“不,你們想多了,我就是突然想看會兒風景休息一下。”
“……”
幾人同時呆住了。
這大佬有時候也不太正經啊。
楊楓拍拍屁股站起身,道:“行了,你們幾個有沒有發現點什麼?”
“我們在這山坡過去那邊發現了一塊石碑,看上去估計是有一些年頭了。”
陳曉靜跟楊楓說著,道:“除此之外,就是感覺這邊的樹木好像長得比其他地方稍好一些,不知道是不是水土的原因。”
這些人還是觀察的十分細致。
雖然這個村子附近都是樹木茂密。
可唯有這座山的四周,樹木顯得非常的特殊。
楊楓點頭,道:“走,去看看那石碑吧。”
“好。”
幾個人在前麵帶路,朝著那石碑走過去。
走了不一會兒,他們就到了山坡一側。
這裡果然立著一塊石碑。
隻不過這塊石碑看上去隻有一小截露出在上麵,大部分都埋在了山坡裡。
“就是這個,我看石碑上麵還有一些字,不過這些字我也看不懂,應該是什麼古文字吧。”
陳曉靜無奈。
他們也不是全知全能的,遇到這種事兒自然也就無可奈何。
“楊先生,我要不要現在找個考古和曆史專家去看看,這石碑上麵的字是什麼意思?”
王鵬在旁邊問著。
他這話疑問出口,讓陳曉靜幾人都笑出聲了。
王鵬卻是一臉疑惑,道:“你們怎麼了?”
“組長,您這還不知道啊?楊楓他就是專家啊,要是連他都不認識這幾個字的話,恐怕都不會有人認得了。”
陳曉靜打趣著。
王鵬頓時愣住,看向旁邊的楊楓。
楊楓此時已經用手擦掉了石碑上的春泥,看著上麵露出來的幾個文字。
“這是楚國時期的文字,上麵寫的是項燕。”
楊楓提到這個名字。
不過他一提起,在場的人立刻就明白過來,道:“是那個楚國名將項燕吧?”
“沒錯,就是他。”
“這個人我倒是有一些印象,不過還真記不清他到底有啥特殊的了。”
在場的人都聽過項燕的名字,畢竟他是西楚霸王項羽的祖父。
可對於這種非常久遠的事情,若不是特意去記的話,也不可能全部記住的。
楊楓深吸一口氣,道:“項家是個大家族,世世將家,有名於楚,項燕算是楚國的最後一個名將了。”
“他對於楚國有特殊意義?”
“嗯,在秦滅六國的時候,秦國欲伐楚。秦王詢問將領所需兵數,李信稱二十萬即可,老將王翦則說非六十萬不可,秦王以為王翦生怯,便任命李信為大將,蒙武為副將,率二十萬兵攻楚。”
楊楓說著,道:“李信攻平輿,蒙武攻寢,皆獲勝,之後李信又攻鄢郢,破城後繼續西進,與蒙武會於城父。項燕率軍緊隨李信軍後,三日三夜未停歇,最終攻破李信麾下軍營兩座,殺都尉七人,秦軍敗走,項燕追至平輿,並收複此前丟失的國土。”
“這麼說的話,這人應該也就是楚國最後的支柱了。”
王鵬說著。
楊楓點頭,道:“沒錯,後麵秦王見到征伐失敗,改派六十萬兵力,由王翦率領。王翦采用 “以逸待勞” 的戰術,堅守營壘不與楚軍對戰。項燕多次主動向秦軍發起攻擊,但求戰不得,於是向東撤退,後麵王翦追擊,大勝。”
“項燕死後,楚國也就亡了吧。”
“嗯,他是最後一代名將,身死則國亡,時也命也。”
楊楓頗為感慨。
魏陽在此時倒有些不以為然,道:“這歸根到底來說,項燕還是沒有救下楚國。”
“從曆史來說,他應該是失敗者吧,不過曆史上又有多少失敗者,不讓人悲愴呢?”
楊楓感慨,道:“當時的秦國,其實都已經能看得出來,強大的不可抵擋,可是項燕還是挺身而出,多次挫敗比自己強大無數倍的秦國。他死後,楚地流傳著許多他的故事,應該說,這世界也不該隻用成敗論英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