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去蘇門島?」李世民真的被驚呆了,比看到長孫無忌變黑變瘦還震驚。他隻和幼弟說過想讓長孫無忌去蘇門島,而幼弟絕不可能提前和他招呼。他怎麼會突然說出如此詭異的話呢?
長孫無忌看向遠處的海浪,嘴角揚起一抹苦笑,長長呼了口氣說道:「二鳳,謝謝你這幾年的擔待。原來觀音婢總是攔著你,說什麼不願私親更據權於朝。漢之呂、霍,可以為誡。還私下派人囑咐我,一定要辭而不受。」
端起一旁的搪瓷茶杯,今天的字是: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有些話,原來沒有那麼難說出口。釋然笑道:「說實話,我是在和她較著勁的,不認為自己的才能不如杜克明和房玄齡,更不認為自己會成為呂霍那種人。」
「無忌……」
「我難得鼓起勇氣來和你聊會,還是讓我先說完吧。」長孫無忌看了眼李世民,摸著搪瓷茶杯上的字,「當時看到海堤和那三道河堤的布局圖,我腦海裡隻有一個念頭,杭州要亂了……非但沒有生亂,反而百姓攜妻挈子地全力修建堤壩。」
「男子挖淤泥修堤壩,女子幫著搬搬抬抬燒水做飯,孩童幫著遞水遞飯。輪休的吏員屬官也過來擼起袖子跟著忙碌……不說是前無古人,但至少從春秋戰國至今,都是天下苦役久矣。」
「原本想去夷州,可是夷州離泉州不遠,通航便捷,就算做出些政績來,也會有人說你偏袒我,給予各種明裡暗裡的支持。我想去蘇門島至少待五年,總不會真的連房種樹和崔生蓮都比不上。」
多說無益,阿耶創下霹靂堂的名號,他就算不能強爺勝祖,也不能讓人說虎父犬子,更不能讓人說見識短淺,遠不如觀音婢和長孫嘉慶。長孫嘉慶跟著程知節在潤州忙碌,組織和調度百姓很有章法,疏浚水渠很是順利,用不了多久,應該就會遷為一州刺史,夷州的可能性很大。
「二十郎也想去蘇門島。」李世民沉默很久,才開口說道。「張果傳回來消息,說那裡有上古神獸食夢貘,豎子嫌在蘇州束縛太多,我又不時來揚州盯著另一位豎子,態度很堅決。」
夷州以南目前還沒發現大塊的陸地,島嶼眾多,魚獲資源豐富,又因天氣炎熱雨水充沛,非常適合種植鳳梨、香蕉和橡膠樹,礦藏以錫銅為主,金礦的數量還未探明,但與玉米大陸應該是沒法比的。
「二十郎赤子心性,定是想捉回幾隻送給你和小兕子。」長孫無忌將手裡的搪瓷茶杯遞給李世民,表情輕鬆地笑道。「猶記敬德來信問是否推到碎葉城,二十二郞十分嘚瑟的寫下: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
抬手揉了下有些酸脹的肩膀,繼續說道:「我們沒有一萬年的時間,但按虞不勝衣和歐陽獼猴的狀態來看,百年還是莫得問題的。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我可不想被二十二郞笑話為井底之蛙,隻會些虛頭巴腦的花架子。」
大唐疆域已然前無古人,就是漢武之時,也無法相比擬。西至泥婆羅、碎葉城……原高昌城附近已經是沃野千裡,棉花、辣椒、紅柿子和向日葵,產量可供半個大唐使用;東至玉米大陸、鳳梨大陸……兩塊大陸疆域遼闊,據說都不小於本土大陸;北至晉陽海峽……那裡雖然寒冷,物產卻並不缺少,韋三郞還發現了巨型金礦,暫時還未開采;南至蘇門群島……「陛下,蘇門群島最好改個名字,以免蘇林臣等人有不切實際的想法。」
「魚伯想改其為雀屏群島,張果傳回消息,說那裡的孔雀極美,年底會運回幾隻,放在禦苑和芙蓉園觀賞。」李世民摩挲著搪瓷茶杯上的字,溫聲笑道。
「茂約建言改為扶風群島,冬至日便會昭告天下。司農寺改良的玉米產量很不
錯,明年將推廣種植,隻是不適合扶風群島,你去那裡可以多種水稻、甘蔗和橡膠樹,不用擔心人手問題,我會送佛門僧侶前往那裡開荒並教化百姓。」
梁武帝時,僅建康一地,就有佛寺五百餘所,僧尼十萬眾,侯景之亂後雖然有所降低,可前朝文帝卻又發布詔令,可以自由出家。派高僧前往嶺南道和安南都護府祈福,也不過遷移了萬餘人,彆處的寺廟與僧侶數量依然眾多。
遷移五萬之數,不會有任何問題。金山寺法海法師都能坐化金身普度眾生,江南道、淮南道與河南道僧侶見賢思齊,渡海南去教化天南,沒有任何毛病。
長孫無忌:「……」
他感覺他開口開早了,若是晚上兩日,李二鳳大概率會先和他說前往蘇門島的事情,甚至裴律師拉著他工地現場辦公,都是李二鳳授意的!
不要再懷疑李元嬰那豎子像誰,他阿耶他阿兄都是挖坑埋人的老手!
……
「姐夫,你是在開玩笑嗎?這個玩笑一點都不好笑!」李元嬰拒絕相信長孫無忌會自請去蘇門島,那家夥心心念念的都是怎麼壓房玄齡一頭,成為大唐第一賢相。若不是李二鳳借著他為高士廉守孝的由頭,順水推舟送他為江南道黜陟使,他會緊緊扒著政事堂的門,堅決不鬆手。
趕鴨子上架的見過,趕自己上架的頭一回見,他不可能趕自己上架之後,再燒把火將自己烤成香噴噴油汪汪的烤鴨,供李二鳳大快朵頤,這事它絕壁違反人性啊!
裴律師沒有絲毫猶豫地點了下頭,幫長孫無忌背書道:「輔機確實想去蘇門島,此時應該正和陛下討論出發的時間。他人不壞,隻是被宗族拖累,又不想被人說借著外戚的光,難免行事上急切煩躁了些。其實他既有想做大事的想法,也有能做大事的實力,你不要輕視小瞧了他。」
李元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