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第175章 174建設一個港口
地中海平靜的海麵上,一艘意大利拖輪緩慢的靠近了蘇爾特港口,這裡和一個月之前已經大顯不同,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港口了。
至少在德國人的規劃上,這個港口是要承擔一大部分石油運輸的,所以建設的計劃也規定的相當龐大。
“船長先生!前麵的一艘掛著德國國旗的巡邏艇,要讓我們減速形勢。”負責觀察附近海麵的意大利船員,對自己的船長說道。
艦橋上,意大利的船長苦笑了一下,曾幾何時,在利比亞這片意大利的殖民地上,竟然輪到德國人來指揮交通了?
他的這艘拖輪旁邊不遠處,還有一艘意大利的巡洋艦,在後麵,還有兩艘驅逐艦在巡邏。
可是即便有這樣多的友軍戰艦,麵對一艘掛著德國國旗,從法國人那裡買來的二手巡邏艇的時候,意大利的船長還是選擇聽從了命令。
因為麵對巡邏艇上那一門已經過時的可憐的機炮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意大利的船長覺得對方真的會開火攻擊他。
“減速!給護航的阿爾貝托·迪·朱桑諾號發信號!我們準備減速!讓德國人接手領航任務!”船長用望遠鏡看了看遠處的蘇爾特港,開口吩咐道。
這可不是和平時期的擴建行動,這是戰爭狀態下的運輸建築行動,自然一切都要按照規定來進行。
那如果要是亂來會怎麼樣呢?那可能就會丟掉自己的小命,而且是極其不值得的丟掉自己的小命。
不要以為附近的海麵上真的是那麼風平浪靜,雙方都會在敵人的港口附近秘密布雷,當然也會在自己的港口附近防禦性的布雷設防。
這些自己人布設的水雷又沒有敵我識彆係統,如果不聽調遣的話,很可能就撞上這些自己人布設的水雷沉沒掉。
從法國人那裡買來的二手巡邏艇說實話簡直就可以用簡陋來形容了,這種東西完全沒有德國的s型魚雷艇那麼好用,根本就沒有戰鬥力。
除了能夠威懾一些海盜,打一些漁船之外,這種隻有機炮和無線電的小艇,除了省油幾乎一無是處。
甚至連航程都非常有限,讓使用的德國海軍實習生們自嘲自己是德國駐北非的“水警”。
因為海軍正在大發展,在元首的乾涉下,海軍一口氣多了上萬人的工作缺口,所以在北非的德國“海軍”,差不多就是一群旱鴨子了。
臨時選拔的會遊泳的陸軍士兵,加上一兩個剛剛從海軍院校裡畢業的二等兵,就是巡邏艇上的日常配置了。
當然,眼前的這艘巡邏艇,是港口內負責指揮調度的骨乾,所以艇上多了一個經驗豐富的海軍指揮官——第三帝國海軍中尉……
“我的上帝啊!它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巨大……”看到意大利拖輪後麵拖拽著的巨大箱體,這個海軍中尉驚訝了一句。
那是類似一個一個火車車皮拚裝起來的長長的浮在水麵上的箱體聯合。
這種浮動碼頭被元首發明出來之後,第一次用在實戰之中,因為地中海的風浪比較小,所以這種針對大西洋登陸英國設計的設備,非常適應這裡的環境。
“港口那邊已經準備好了,差不多有400個專業的施工人員,還有15000名意大利軍方施工隊和當地的工人……”在減速了的意大利拖輪旁邊緩慢的轉向,德國的艇長看著身邊的龐然大物說道。
他的小艇在後麵的浮動碼頭旁邊,顯得那樣的渺小可愛,這個東西如果硬要說和什麼東西很想的話,有點兒像航母的甲板!
兩側有預設的高射炮防禦陣地,這些地方已經預留了基座,很快就能安裝上88毫米口徑的高射大炮。
而更遠一些的地方,碼頭的中軸線上,同樣已經預留了安裝吊車的位置。
如果在那裡安裝好吊車設備,那這個碼頭差不多立刻就能讓蘇爾特港口的裝卸能力提高1萬噸!
“我的上帝啊……有了這個東西,下次這裡估計能停一艘戰列艦了!”僅僅隻是用目測,就能確定,這個碼頭延伸到海麵上,絕對可以把蘇爾特港的吃水提升好幾米深。
“聽碼頭上的工程師們說,按照設計看,2噸的卡車可以直接開上碼頭上裝卸……裝卸速度提高了三倍!”一個船員一邊用舵控自己的小艇,一邊開口接話道。
“也許,下個星期,我們就能在蘇爾特看到一箱一箱的法國紅酒了……”麵對陡然增加的運輸能力,中尉樂觀的開了一個玩笑。
已經預先準備在港口內的駁船還有其他輔助船隻都已經開了出來,開始幫助這個巨大的浮動碼頭找準自己的位置。
“一二三!一二三!”依靠巨大的纜繩,岸邊上的利比亞當地住民們,在每天工資2德國馬克的誘惑下,無論男女老幼,都在岸邊聽從指揮,拉扯著海麵上那個巨大的建築。
他們的努力一點點有了回報,那個怪物在駁船調整姿勢的情況下,一點點的靠近著,靠近著。
包括汽車騾馬在內,無數的勞動力為著這個浮橋在努力著,而這個浮動碼頭,現在的模樣僅僅還隻是一個骨乾而已!
將這個骨乾固定在岸邊之後,工程隊會在靠岸這一邊灌入部分的石頭沙子,讓其坐沉在這裡。
之後是工程期大概3天的固定,施工讓這個碼頭徹底固定下來,和陸地連接在一起。
最後,運抵過來的碼頭其他部分連接到四周,安裝固定的高射炮和吊車,徹底完成工程。
全部完成之後,這個浮動碼頭裝卸能力就將超越的黎波裡,成為堪比亞曆山大港的北非大型港口。
而第二期工程將在這之後完全展開,靠近陸地的天然港口將被大規模的改造,變成一個連接石油管道,直接向油輪裝載石油製品的專用石油碼頭。
按照計劃,如果一切都順利的進行,利比亞油田每天生產的石油,都可以從這裡出海,運往意大利和德國。
此時此刻,德國擁有奧地利產油基地,每年可以入手100萬噸的石油,羅馬尼亞同樣可以提供500萬噸的石油出口。
利比亞油田如果按照計劃,將可以和奧地利一樣,給軸心國提供至少每年250萬噸的石油資源——接近850萬噸的石油,已經接近德國戰爭機器消耗的預計總和了。
至少在戰略上來看,如果保住了利比亞油田產量,並且可以逐年提高的話,德國將在至關重要的42年擁有1000萬噸以上的石油產能。
而在這個產能的支撐下,德國針對蘇聯的作戰計劃,就不必圍繞高加索展開,對陸軍來說,一切就有了想象的空間,和發揮的餘地。
很多時候,並不是前線指揮作戰的將領缺乏想象力,而是國家基本情況決定了他們無法毫無限製的發揮自己的指揮才能。
就比如說,都知道日本攻擊中途島是一招臭棋,可當時的日本指揮官根本沒有選擇——這就是因為資源上的缺失,造成的戰略上的悲哀了。
當時日本到了那一步之後,隻有三個選擇可以進行:北上阿留申群島、強攻中途島以及南下澳大利亞。
去冰天雪地的阿留申群島抓魚,哪怕是腦子不正常的人也不會去選,攻擊澳大利亞以日本的後勤補給,和自殺沒有什麼分彆。
所以說,不是美國破譯了日本密碼決定了中途島戰爭的勝負,那都是最表麵的文學演繹罷了。
美國最高決策層早就意識到,在讓出了所有可能攻擊的方向之後,日本進攻中途島是唯一一個選項!
而美國在中途島部署艦隊迎戰,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略決策的唯一性——至於說那封所謂的被破譯的電報,存不存在都不會有什麼區彆。
隨著海浪被巨大的浮動碼頭還有海岸擠開,帶著細微泡沫的海水拍打在人們的腳麵上,這個巨大的設備,終於撞上了陸地,固定在了一個不錯的位置上。
“誤差不超過7米!這真是一個奇跡了!”岸邊上,德國工程師讚歎的說道。
他的旁邊,擺放著各種測量的工具,一張簡單的折疊桌子上,還擺著很多地圖和標尺圓規。
而另一邊,一個德國軍官背著手,一隻腳踩在高處,很是隨意的看著施工的場麵:“意大利人去前線打仗是不太行,可是施工賣力氣的時候,還是很可靠的。”
工程師無奈的露出了一絲微笑來,如果訓練了許多年的軍隊,組織能力和調度能力還不如利比亞的土著——那意大利人也未免太坑了一些。
“這些從前線撤退下來的意大利士兵很好用,他們有紀律,也服從指揮,對我們的幫助很大。”既然提起了這些意大利士兵,德國工程師也就順著說了下去。
“聽說東麵還有3000多人,在修一個機場。”德國軍官說話的時候看了看遠方。
話說回來——元首在非洲的動作,真的是越來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