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121章 120便宜元首
“現階段最重要的武器生產計劃,就是投產追獵者,並且將改進的火炮儘可能的安裝到追獵者和4號坦克上!”李樂已經有快半個月沒有回到柏林了。
這段時間他都是在法國工作,視察海軍還有空軍的部隊,鼓勵這些士兵在不列顛之戰中英勇奮戰。
而在平日裡,他最關心的就是德國武器的研發工作,他希望用後世的知識來指導德國武器的發展方向。
要知道,李樂所了解的曆史,是會因為戰爭的形式不斷的變化,最終改變的麵目全非的。
到了那個時候,李樂的這個所謂的先知,或者說他所謂的看不見的情報部隊,就會徹底失去效用。
也就是說,他帶來的有關未來的金手指,在改變曆史進程的過程中,是逐漸減弱,最終消失殆儘的一個金手指。
隨著時間的推移,曆史會被越來越多的改變,李樂知道的東西也就越來越不可靠,甚至變成完全錯誤的印象。
不過,了解敵人對策的方麵雖然是在逐漸減弱的,可是改變自身的這個金手指,卻是不會改變的。
雖然李樂不知道曆史上沒有發生過的未來究竟是什麼樣子,可是李樂可以根據自己了解的未來,發展德國的軍事力量。
顯然,在無線電和雷達等需要長時間投入的領域,德國短時間內的改進還看不出什麼成果。
可是在德國原本就有技術積累的領域,李樂的指導作用就成為了一個逆天到極致的金手指了。
比如說技術成熟但是概念模糊的武器選擇與生產,李樂隻需要一句話就可以讓德國少走3年的彎路。
75毫米口徑的長身管火炮,實際上克虜伯公司早就有了自己的技術探索,李樂提前要求,他們就提前給出了實驗數據。
儘管在火炮後坐力削減上,還有一些技術難點需要突破,可是給部隊裝備上更好的反坦克炮,這對於德國來說並不是一件難事。
另外,在馬耳他島上大放異彩,成為德國傘兵最喜愛的武器的stg44突擊步槍,現在已經開始大範圍的投產了。
和集合技術工人靠作坊式生產出來的首批stg44突擊步槍不同,這一次投產的,可是比利時還有荷蘭等輕型武器公司的正式產品。
因為已經成為口碑不錯的產品,所以stg44在投產之後就開足了馬力,產品立刻就被陸軍還有空軍瓜分一空。
陸軍準備裝備30萬支這樣的新式武器,空軍也希望能夠拿到3萬支stg裝備給擴軍的傘兵部隊。
當然,海軍方麵似乎也有興趣,隻不過暫時他們還沒有精力投身到輕武器的爭奪戰之中。
“我的元首,給部隊裝備一批比利時手槍的事情,確實要比我們自己的魯格手槍便宜,可您必須要考慮到,我們自己手槍工廠的盈利……”一個參加會議的官員開口提醒道。
李樂一臉不高興的看了看開口勸說他的官員,冷聲鄙夷道:“你們難道就不能把眼光放的長遠一些?”
“為了幾萬支手槍的訂單,就這樣不顧自己的吃相,真給優秀的雅利安人丟臉。”他先是訓斥了對方不思進取的想法,然後又轉而說道:“成本!我需要的是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產能!”
“那種每天生產一支的藝術品,是不能讓我們在戰爭中贏得勝利的!”他一隻手安在桌子上,厲聲說道:“國內的槍支生產線,都改造掉!生產g42去!”
提起g42機槍,又是一個違反德國工程師們審美觀的武器,這東西幾乎就是用衝壓件堆成的垃圾,簡直就是對精密武器的一種褻瀆。
不過這個概念推行開來之後,幾支樣槍被送到部隊進行測試,得到的卻是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結論。
前線士兵竟然認為,這種新的武器雖然精度略有下降,卻並沒有什麼影響使用的變化。
和價格昂貴的g34機槍比較起來,g42機槍並沒有什麼明顯的質量下降,這簡直就讓人大跌眼鏡。
要知道,g42機槍不僅僅是壓縮了生產成本,還降低了工時,可以替代g34機槍的話,那就可以給工廠帶來更多的利潤。
當然了,g42機槍和stg44突擊步槍一樣,都是透著一股廉價味道的量產型武器。
它們在生產製造上投入的改進,遠遠大於這些武器在本身性能上的最求。
加上一個簡單如同乞丐一樣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李樂這個6月份穿越來的假元首,已經在很多工程師那裡領到了自己的外號——便宜元首。
就仿佛是一包方便麵一樣,李樂在武器方麵的追求,是便宜量足!他要提高的是德國軍隊在火力投送方麵的整體能力,然後再去追求精銳。
實際上他也在搞更先進的東西,隻是這些東西短時間內看不出效果來罷了。
比如說,他就在讓容克還有寶馬等發動機公司,研發新型的更高馬力的發動機。
另外,他還在加大雷達與無線電技術方麵的投入,儘可能的加快德國雷達的成熟和裝備。
表麵上看,李樂在最近玩的都是讓用廉價的生產工藝生產廉價武器的手段,搞的都是一些基於現有技術條件下的“劣質武器”。
可如果站在50年代來看,李樂搞的可都是最土豪最高大上的“大國玩具”了!
細細數來,李樂用自己的努力,在為德國發展航母、遠洋潛艇、雷達、高性能戰鬥機、主戰坦克還有突擊步槍和通用機槍……
“我的元首,讓現有的武器生產廠商變更生產計劃,是有可能會影響產能的。”另一個官員開口提醒道。
這個問題確實讓李樂鬱悶,要改進生產,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工廠在轉型的過程中,確實會出現生產能力下降的陣痛。
德國擁有大量的工廠,這也是這個國家立足於世界的最根本的底蘊。這些工廠為整個國家提供了龐大的產能,這是李樂可以依仗的根本。
可惜的是,曆史上德國原本很不錯的產能,都浪費在了精密的武器上,都被消耗在了盟軍夜以繼日的轟炸上,都磨滅在了永無休止的內亂上。
對精銳武器近乎於執念的追求,讓德國擁有了數據亮眼的武器裝備,卻把後勤矛盾轉嫁給了後方工廠,影響了德國軍隊的裝備數量。
而盟軍不計代價的轟炸,讓德國把龐大的產能轉移到了高射炮這類武器上。結果是產能被浪費了不說,這些高射炮也沒有保護住石油產地,沒有保住重要的工廠地區。
至於說永無休止的內亂,就是雅利安優秀論導致的種族歧視問題的原罪了——排斥猶太人,看不起其他民族,把烏克蘭人等排斥到對立麵去……一直到死都無法消化占領區,無法利用起歐洲那龐大的產能,是德國戰略上的巨大失誤。
“產能的影響,最多也就是兩個月而已,這一點損失我們可以承受!”李樂給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繼續對自己的手下說道:“而落後的產能,會在41年春天被彌補回來!到41年3月,預計就能實現增產。”
“我的元首……您的估計有些過於樂觀了,很多國內的工廠,已經開始抱怨了。”等李樂說完他的估計,立刻就有人站出來反對了。
容克貴族的力量在德國國內是不容小覷的,他們的影響根深蒂固,很多官員都是他們的喉舌,是他們利益的代言人。
李樂把輕武器的訂單分散,給了比利時還有荷蘭甚至法國的資本家,這已經讓部分國內的軍火商不滿了。
當元首大人又讓法國參與到火炮生產,還有一部分戰車改造工作的時候,容克勢力坐不住了,他們認為自己的利益遭受到了侵犯。
在這些大資本家們看來,軍隊的武器可以生產緩慢,訂單可以堆積如山,但是卻不能分出去給彆人生產——那不是自己吃到嘴裡的東西,被彆人奪去了麼。
“雖然需要耗時一些,可是國內的工廠有能力生產出足夠的武器來。”另一個代表容克勢力的官員,也對李樂開口勸說道。
最先開口代表容克財團勢力的官員跟著點頭讚同道:“我的元首,我們的軍隊取得了勝利,這說明我們的武器是足夠優秀的,也不需要急著部署更多的武器裝備……”
“不急?”李樂在內心裡恨不得給這群短視的蛀蟲們一個嘴巴——是不著急!等44年你們倒是著急了,有個屁用?
“我希望你們記住!敵人前進的腳步比你們想的快得多!”李樂看著麵前的這些官員,開口緩緩的說道:“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了!”
“我的元首……我們剛剛打敗了法國……為什麼您卻變得這麼悲觀?”一個官員有些莫名其妙的看著李樂。
“悲觀?”李樂看著對方,站起身來開口說道:“隻有把丘吉爾羅斯福都浸在水裡淹死,隻有在斯大林的墓碑上刻上我寫的墓誌銘,我才能確定我們已經贏得這場戰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