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為一個國家的存在,已經不複存在了。
因為日本驕橫跋扈,殺害大明使臣,致使大明皇帝雷霆一怒,發兵遠征日本,將其徹底滅國,從此成為大明之海外行省。
日本省。
至今,也有一年多的時間了。
這一年多以來,從日本石見銀山發掘出來的優質白銀,通過海上運輸渠道,源源不斷地流入大明本土,建立了牢不可破的白銀平準庫,為大明全國推行的攤役入畝製度,提供了堅實的貨幣保障。
但其實,隨著日本已經納入大明版圖,這段時間從海外進入神州的,不止是海量的白銀資源。
雖然隔著汪洋大海,但那次遠征之後,日本和大明本土之間的各種交流,頻繁增加,許多日本人原本就心慕強大的大明,現在有了機會,很快就從滅國的小小哀歎中擺脫出來,迫不及待地擁抱那個日出東方的強大國家。
因此,通過各種渠道,遠渡重洋而來的日本土著,如過江之鯽。
這其中,當然包括數量不菲的日本女子,不辭辛苦地來到大明之後,有心氣兒格外高的,當然不滿足於踏上這片土地,而是想方設法,去往京城所在,想要看看大明最繁華的都城,又是何等煊赫氣象。
應天府,正是皇城所在。
所以,這一年多的時間,來到應天府的日本女子,數量雖然難以確切統計,但起碼也有個四位數,這是秦楓作為知府的大概估算。
隻是沒想到,毛驤不聲不響,竟然已經勾搭上了,而且看這架勢還要真的入門收房。
可以的,有點東西!
搞清楚事情原委的秦楓,先鬆了口氣,臉上的笑容反而更加燦爛,看著一臉憤憤的毛老爹,隻覺得有趣。
【這個毛老爹,怎麼就氣成這樣……】
【嗯,可能是我終究還無法理解這個時代人內心的想法,大約是老觀念?覺得那些番邦女子,都是蠻夷,不能進門?】
【沒必要,真的沒必要。】
【往小了說,這也就是個自由戀愛,可能思想超前了點,沒有經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隻是一個妾室,也犯不上大動乾戈。往大了說,既然日本已經成為一省,那就都是大明子民,未來隨著交流加深,通婚是不可避免的事,毛驤隻是先行一步罷了。】
【這可不是我說的,這是老朱同誌在金鑾殿上,親口說的,皇帝安排的,最大啊,還不夠你毛驤臭屁的?】
【奶奶的,就因為我宰了日本三十萬,還被皇帝噴了,當時就說應當把那些倭人視作大明子民,所以毛老爹你現在區彆對待,可是抗旨啊,哈哈!】
呃!!
朱元璋的眼睛差點彈出來。
我、我抗我自己?
好家夥!
我說過這個話嗎?怎麼……印象不深了。
但不行啊!
萬萬不行!
朱元璋有些急了,今天按計劃而來,毛驤也配合得很好,但沒想到引導心聲始終不夠到位,那心聲裡全都是朱元璋自己說過的話,這會兒卻用來對付今日的毛老爹,讓朱元璋有一種使不上勁的感覺。
可是,當朝太子,豈能與蠻夷不清不楚?
朱元璋扮演的毛老爹,深吸一口氣,終於直接點破那個最大的關竅,咬牙道:“秦大人!你想想看,若是允許日本女子入我毛家,倘若日後生下孩子,我們好端端的毛家後代,豈不是有了蠻夷的血脈?這、這成何體統……”
“咳。”秦楓一愣,哈哈笑道:“毛老爹多慮了,其實你看咱們大明如今八方平定,四夷賓服,那些番邦小國,心慕中土風華,紛紛來投,是未來不可改變的趨勢。隨著交流加深,總會摩擦出火花,我看毛兄也隻不過是早走了一步,何必如此動怒?”
這還不動怒?
朱元璋眉頭深鎖,覺得這個話沒法再繼續深講下去了。
民間或許可以不在意,但是皇家絕不可行!
【果然,這個時代的老人,思想更守舊。】
【這有什麼不成體統的,放在後世,混血還挺時髦呢。】
【怎麼,你家有皇位要繼承啊?】
【還擔心血脈被汙染,笑死我了……】
【實在不行勸勸毛兄,要真是放不下,那可以娶進門,但是做好避孕工作嘛,戴個套又不費勁……呃,差點忘了這個時代還沒有套!好像可以用魚鰾羊腸什麼的,但大約是沒法做成超薄啊,凸點啊,螺紋啊……這些花樣。哎,毛兄的快樂沒有了……畢竟好像橡膠還沒傳入大明呢!】
【真的是清官難斷家務事!】
【本官正在思考科舉大局呢,這是多重要的事,不能在毛家這點腰部以下的小事上耽誤時間了,隨便應付一下安慰幾句,要是毛老爹實在放不下硬要棒打鴛鴦,那也是他們家裡的事,我又不是日本人的爸爸,沒必要非得促成這姻緣。】
秦楓略一思忖,打定主意,開始和稀泥。
雖然秦楓很少和稀泥,但和起來居然也很專業,總之兩邊都不讚同也不反對,說些模棱兩可的話,暗示你們毛家的家事,自己處理就好,鬨到府衙上實在沒必要……
朱元璋聽著,但其實一句話都沒聽進去!
老朱的心思,完全沉浸在秦楓的心聲裡。
一開始,混血什麼的他沒太懂,但後來秦楓心聲裡說,你家有皇位要繼承啊,還真是把老朱嚇了一跳,隻覺得心裡咯噔一下,還以為自己的偽裝暴露了呢。
我家,是真的有皇位要繼承啊!!
不過很快,朱元璋被後麵的心聲,更大地吸引了。
避孕,這個可以理解。
套是什麼?
後麵的話,朱元璋愈發不懂,一臉茫然。
什麼是超薄?
何謂凸點?
螺紋又是什麼東西?
可憐朱元璋南征北戰,見多識廣,如今也算是文武雙全,卻在秦楓的心聲麵前,宛若變回那個隻會放牛的文盲。
好不容易,最後有個關鍵詞,讓朱元璋覺得有點耳熟。
橡膠!
這個詞依稀熟悉,但又想不起來哪裡聽過,這讓朱元璋渾身難受,像是抓到了什麼關鍵,又差了最後一層窗戶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