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 > 第二百四十四章 老師把他們拿捏得死死的!

第二百四十四章 老師把他們拿捏得死死的!(1 / 1)

推荐阅读:

謔!

這話可就重了!

彆說這桌菜肴實在是上品的水平,就算真的不堪入目,在知府大人麵前,哪個不開眼的還敢挑剔?

於是,五個如驚弓之鳥一般的縣令,慌亂地拿起筷子,也不計較喜好,就近夾了一筷子菜,幾乎是整齊劃一地送到口中。

嗯?

下一刻,五道目光,齊齊微變。

這菜……

不對啊!

怎麼好像鹽少了?

知府大人的口味,這麼清淡的嗎,可年輕人不應該是相對偏重,要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才講究個少油少鹽。

再咀嚼幾口,表情更加精彩。

所有人都可以確定,這不是放得少了,根本就是沒放!

知府衙門的廚子,這麼差勁的嗎?

念頭微動,立刻將其摒棄。

開什麼玩笑!

再怎麼說,也是堂堂四品官的衙門,那廚子敢犯這種錯誤,輕則丟差事,重則挨板子啊!

除非,故意的……

頓時,一雙雙眼睛,開始閃爍起來。

不放鹽,是個什麼意思?

是表示,知府大人,對我們“無言”?

抑或是,我們這些人,應當“無顏”麵對本縣的百姓父老?

腦子很亂,線頭很多,每個人心裡都盤算著各自的小九九,尤其是這些年來做過的那些不上台麵甚至違法亂紀的事情,不知秦楓是知道了還是不知道,知道了多少,會不會來個秋後算賬之類……

但儘管腦子裡都快轉冒煙了,卻每一個人敢停下來。

知府大人請你吃飯,你不吃,這是對飯菜有意見,還是對知府大人有意見?

因此,這五位縣令,壓根不去計較飯菜裡是不是寡淡無味,照樣舉起筷子,吃得津津有味,表麵上絲毫也沒有露出異樣。

“嗯,我說個事。”秦楓乾掉一條雞腿,好像已經吃飽了,放下筷子,用桌上的餐巾擦了擦嘴。

呃!

正在努力吃飯的眾人,動作一僵。

你讓我們吃,結果你不吃了……

那我們怎麼還敢繼續吃啊!

豬嗎?

五個人苦著臉,紛紛放下筷子,望向秦楓。

“老師厲害!!”徐鼎臣雖然沒資格列席,但旁觀到此情此景,眼睛越來越亮。

這些,都是書本裡學不到的東西啊!

老師竟然能憑著飯桌上的一起一落,就把這幾個人老成精的七品知縣,拿捏得半死不活,真是太精彩了!

之前還有人議論說,秦楓擢升太快,從七品一下子到了正四品,麵對昔日同僚,一方麵尷尬,另一方麵很難壓住場麵,尤其是那些縣令欺他年輕,保不齊要出多少難題。

但現在看來……

誰給誰出難題啊?

“鼎臣,你彆站著了,來坐下一起聽聽。”秦楓忽然回頭,招呼正在咀嚼老師言行深意的徐鼎臣。

噫!

所有人又是一驚。

讓這孩子一起?

的確,這裡空著一把椅子。

可是這把椅子,原本是屬於江浦縣知縣孫不甚的啊!

孫不甚因為不開眼,被知府大人整了,但是這個空位,代表的依然是七品縣令的位置。

這孩子……還不到十歲吧!

莫非……

眾人心中有大膽的猜測,但又是不敢相信,又是不敢吱聲,隻好用微微征詢的目光,望向這個莫測高深的年輕知府。

秦楓沒有多說關於徐鼎臣落座的事,而是稍稍正色,沉聲道:“大家應該都聽說了,今年咱們大明朝的頭等大事,就是重開科舉,在全國範圍內,為朝廷選拔英才。”

“各地,都在缺官。”

“有的衙門裡官吏短缺,隻能是讓有限的人手,身兼數職,大大影響職能發揮。”

“有的官吏早就德不配位,卻也無人替換。”

“這些,都是朝廷重開科舉的意義所在,也是我大明朝強盛發展的必由之路!”

“就比如我們應天府,六合縣縣令之位,空了也有半個月了,隻能勉強維持,朝廷想要派人,卻已經無人可派。”

“今天,又要多缺一個江浦縣。”

“鼎臣這孩子,也算是本官看著長大的,雖然年紀尚小,也讀了不少聖賢書,為人機靈,處事穩妥果決。倘若這次科舉中能夠脫穎而出,本官有意讓他先接替六合縣縣令的位置。”

啊!

還真是這樣!

這孩子才幾歲啊!

秦楓你還真的是用人唯親……

眾知縣心裡都有類似的想法,但是表麵上卻隻得說知府大人為國選材,辛苦不易;徐鼎臣小小年紀,已有非凡氣象。雲雲。

“嗯,回到科舉這件事。”秦楓像是餓了,把那盤肥雞的另一條雞腿也撕了下來,一邊吃一邊說道:“朝廷的大事,咱們應天府不可落後!各縣都要儘力,為朝廷選拔出真正有才華,有能力的英才。”

“年前,關於重開科舉的文書,已經發到各縣,相信你們都看到了。那麼接下來貫徹落實聖上的旨意,在各縣首先舉辦‘縣試’的章程,諸位準備得怎麼樣了,不妨跟本官說一說。”

嗯,這的確是正事!

沒等過年,朝廷的文書都已經發到各州縣,偏遠的可能都還沒到,但應天府的諸縣因為臨近皇城,當然早早就收到了。

據說當今聖上為了這次科舉,很是花費了一番心血。

大小官員,誰敢怠慢了?

短暫的沉默之後,溧水縣縣令張廣林首先說道:“知府大人放心!我溧水縣早已做好準備,等新年一過,不等開春,便舉辦溧水縣的縣試。其實這兩年來,我溧水縣仿效大人在淳化縣搞的縣學模式,也搞了自己的縣學,雖然沒法跟淳化相比,但也選拔了一批不錯的孩子,說不定就能在縣試和府試中脫穎而出,進入到真正為國選材的‘院試’當中。”

此次大明重開科舉,章程也已經由皇帝朱元璋親自擬定。

從低到高,依次是: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但其實即便是最低一級的院試,雖然考試地點就在本府甚至本縣內,但卻同樣是由國家指定的提督學政主持,是非常嚴肅的朝廷大事,絕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去溜達一圈,浪費朝廷資源的。

因此,院試之前,又細化了府試和縣試,目的是為了初次選拔,避免一些濫竽充數的垃圾混跡其中。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