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 > 第七百八十七章 經天緯地,定國安邦!

第七百八十七章 經天緯地,定國安邦!(1 / 1)

推荐阅读:

太陽底下,原本就沒有新鮮事兒。

更何況京城之內,大小官員全都是人精。

東宮裡的這番傳旨,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已經傳遍紫禁城!

大明國師!

秦楓秦大人,要受封大明國師,自此真的成為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首,位極人臣!

國師之位,甚至還要超過之前的丞相!

也就是說,即便是身經百戰,為大明開疆拓土的名將徐達等人,都要屈居其下,屈居於這個剛過三十歲的年輕人之下!

更何況,據傳聞,聖上在東宮甚至還親口許諾,秦楓冊封為大明國師之後,可以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

這更是驚掉了不知多少人的下巴!

要知道!

自從那個眾所周知的權臣之後,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似乎再也沒有哪個臣子,得到了皇帝如此的恩寵。

什麼是劍履上殿?

簡單說,就是臣子覲見皇帝的時候,不需要脫鞋子,更可以佩劍!

大明倒沒有規定說上殿前一定要脫鞋,但準許佩劍這一條,足以石破天驚!

尤其是徐達、湯和、鄧愈等人,對自己追隨的這位陛下,最為了解,知道他雖然雄才大略,但也生性多疑,絕不肯輕易相信任何人。

但就是這麼一位陛下,竟然能允許秦楓佩劍見駕,這是何等的信任和恩寵?

什麼是入朝不趨?

就是說,上朝的時候,不用急著趕路,更不能大搖大擺邁著方步,必須要快步上前,以表示對皇帝的尊敬。

有了入朝不趨的特權之後,這位秦楓秦大人,就大可以慢悠悠走路,不緊不慢,不需要考慮任何犯忌諱的問題。

什麼是讚拜不名?

見駕的時候,負責通報的官員不可直呼其名,隻能稱呼官職,具體到秦楓,就是隻能稱“國師到了”。

這幾乎是將這位大明國師,抬高到跟皇帝平起平坐的地位!

整個京城,迅速沸騰起來!

消息很快傳到應天府的其餘各縣,也同樣是民聲鼎沸,老百姓那邊的反應,反倒比那些官員更加清晰,幾乎呈現一邊倒的趨勢,俱都是歡欣鼓舞,又唱又跳比過年還熱鬨。

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秦楓好像全都做到了,兼而有之!

冊封國師,非同小可!

東宮的傳旨,隻能算是聖上口諭,具體到冊封的一係列典禮,是極其繁冗的過程,但若是過於簡略,那反而顯得秦楓這個國師,名不正言不順。

在皇帝的督促下,太子朱標迅速忙碌起來。

禮部、欽天監、太常寺……所有跟禮儀相關的重臣,都被叫到東宮議事。

欽天監的那些老家夥,幾日幾夜不眠不休,又是夜觀天象,又是推演八卦,最終將吉日定在“天醫臨世”的那一天,一方麵紀念秦楓主持編撰《本草綱目》對大明百姓的莫大功勞,另一方麵則是體現這次救治皇嗣,起死回生的功勞。

禮部那邊,也是緊鑼密鼓,很快就洋洋灑灑幾萬言,寫下了《國師冊封儀注》,交到東宮之後,太子朱標連同幾個老成持重的臣子,一同增補細節,完善流程。

這一天,吉日到了!

從寅時三刻開始,首先是祭天告廟的儀式。

大明天子朱元璋,竟是跟秦楓把臂而行,一同乘坐龍輦,去往太廟!

光是這一幕,就不知驚掉多少人的眼球!

大家都知道,這場儀式的總負責人,是太子朱標,但若沒有皇帝的允可,這麼犯忌諱的禮儀,誰敢安排?

這場儀式的儀仗規格,也完全對標的帝王標準!

設九旒龍旗、日月華蓋,配三十六象輅、八百虎賁衛開道,樂工三百人奏《鹹寧之章》!

秦楓身穿一身簇新的朝服,玄色威嚴,繡有五爪蟠龍,以珍貴的雲錦織成,在陽光下粲然生輝。

朝服上蟠龍的龍睛,乃是選取大琉球國進貢的紅寶石鑲嵌,暗指秦楓在大琉球國立下的不凡功勞。

腰間玉帶,用最上等的和田羊脂白玉雕成,上有二十四節氣的紋路,對應著秦楓創造水稻灌溉新法,對大明農政的不朽功績。

抵達太廟之後,文武百官早就列於兩旁,各自神色肅穆。

太常寺卿跨步上前,親自念誦一篇《告功賦》,乃是由翰林院合力撰寫,曆數秦楓的無數功勞,記載之詳細,遠超那日朱元璋在東宮所言,文辭之雋永,用語之考究,更不必說。

“維洪武八年,有臣秦楓,剖肝瀝膽……定科舉以拔賢才,開醫典以活萬民……”

數千字的《告功賦》念完後,便到了祭天告廟最重要的環節。

秦楓上前,親自執青銅錯金匜,澆灌社稷壇五色土。

與此同時,太子朱標神色肅穆,舉起鐘錘,敲響夔龍紋編鐘,一共九響,渾厚的聲音在太廟內外久久回蕩。

到辰時正刻。

龍輦來到奉天殿,朱元璋和秦楓再次並肩走出,文武百官一同朝拜,拜聖上,也拜國師!

殿外丹陛,有八十名進士出身的翰林學士,手持書冊,作為儀仗,暗喻文脈傳承,以文治天下。

朱元璋向秦楓點了點頭,舉步向前,步步登高,到了皇帝的寶座上,俯瞰文武百官。

百官以秦楓為首,一齊叩拜,山呼萬歲。

接下來,朱元璋從身邊親信太監托著的托盤上,雙手捧起青玉螭紐的“大明國師印”,又一步步走下王座,走向秦楓。

這自然是最重要的時刻!

文武百官不自禁地屏住呼吸,目光灼灼,落在這一對君臣身上。

這枚大印,上刻著“經天緯地,定國安邦”八個字,足見聖上對國師的倚重之意。

另有一柄專注於秦楓的鎏金錯銀尚方寶劍,劍鞘鑲嵌七顆明珠,象征著北鬥護國,永鎮河山。

秦楓雙手接過,亦是神色肅穆,這會兒竟連心聲都停了,讓悄悄偷聽的朱元璋,不禁有些小失望。

禮成!

秦楓率領文武百官再拜聖上,隨後回過神來,左手國師印,右手尚方劍,朝堂上袞袞諸公連忙按照禮儀的規定,一齊對秦楓躬身行禮,即便是當朝國公徐達等人,也不敢有絲毫怠慢。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