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 > 第六百九十章 假秦楓的講話

第六百九十章 假秦楓的講話(1 / 1)

推荐阅读:

到了第二天傍中午的時候,這場賑災,漸漸接近尾聲。

不過,許多已經領到糧食的災民,並沒有離開縣衙附近,而是將整個賑濟的現場,裡三層外三層地圍得水泄不通,無數目光中都包含著灼熱的感激之情,望著那位堪稱萬家生佛的秦大人。

這一刻,這位秦大人,真的是站在萬人中央,享受萬丈榮光。

人群並不十分安靜,但秦楓隻聽到四周的議論紛紛,全都是溢美之詞。

“秦大人,來得太及時了!”

“這次倘若沒有秦大人,咱們這些人,就算不至於餓死,恐怕家裡的田地也已經無法保存。”

“真是救苦救難啊!”

“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我看也不過如此了。”

“秦大人身居高位,日理萬機,有多少大事要辦!沒想到這次為了咱們這邊遭了災,竟然親自來到這裡,又是舍粥,又是發放賑災的糧食,真的是心懷百姓,傳言半點不虛!”

“哎!要是所有的官員,都有秦大人的這份心思,那咱們老百姓的日子,真就有指望了。”

“我可是聽說,秦大人親自主政的那個淳化縣,現在過的都是什麼日子?彆說發洪水了,就算來個三年大旱,家家戶戶都不愁吃穿的!”

“誒,對了,這次秦大人來咱們臨川,會不會再招收一些少男少女,入他的學堂?”

“啊,有可能……但還是不要期待太多吧,人家秦大人自有自己的打算,現在給咱們發了糧食,應該知足了,彆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

秦楓聽著,眉頭微皺。

這個招收少男少女入學堂的事情,他格外關注,甚至這次從京城不遠千裡來到江西,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調查這件事情背後的真相。

畢竟,發生在應天府衙的那場突如其來的刺殺,應該就跟這件事有關。

隻是……隨著杜成康死在刑部大牢裡,這件詭異離奇的案子徹底成了無頭案,所有的線索都斷掉了。

現在,既然秦楓已經抵達江西,賑濟災民的事情,其實已經開始全麵鋪開,最遲一周之內,整個江西境內,尤其是受災最為嚴重的撫州府地區,都能得到數量充足的朝廷賑濟,同時配合著當地的地方官,幫助災民進行家園重建,土地重新厘清等一係列工作。

可是除了賑災之外,秦楓身上至少還背著三件大事。

其一,千金陂決堤的真相,必須要查個清楚,不能因為工部的那個外派官員“畏罪自殺”,就讓他承擔了所有的罪責,反而讓真正的禍根逍遙法外。

其二,秦楓作為臨危受命的新任工部尚書,當然要實際擔負起千金陂重建的工程,務求一勞永逸,以後再也不能發生如此惡性的決堤洪水災害。

其三,就是撲朔迷離的杜成康案,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沆瀣汙濁。

“諸位!”

忽然,萬人中央的那位秦大人,站在高高的台子上,聲音洪亮,打斷了秦楓的思忖。

場麵一下子就安靜下來。

以如今這位秦大人的威望,彆說是講幾句話了,就算是指揮這些劫後餘生的災民衝擊府衙,隻怕他們也不會皺半點眉頭。

“此次來到撫州臨川,除了賑災之外,還有一件重要事情,要跟大家說明。”

台上這位“秦大人”的聲音,變得低沉,仿佛帶著深深的悲戚,讓無數人心中咯噔一下,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怎麼好像……秦大人要說什麼糟糕的事情?

不該啊!

現在明明各家各戶都至少領到了五升的稻米,也在粥棚裡喝飽了稠稠的熱粥,整個人都暖洋洋的,簡直不要太舒服。

哪還有什麼壞事發生?

再壞,還能比之前那種朝不保夕,餓得幾乎要倒斃在路旁的情況更差麼?

“此次,千金陂決堤,致使洪災泛濫。”台上的秦大人聲音低沉,語調悲戚,慢慢說道:“諸位親自經曆,不論是農田還是房屋,都被洪水衝得倒塌。”

“這其中,也包括了……本官在撫州府興建的好幾座學堂……”

啊!

說到這裡,許多人臉色驟然變幻。

學堂!

是啊!

這位秦大人雖然是第一次親自到臨川來,但是在此之前,曾經有手下人來到臨川,以秦楓秦大人的名義,說是要招收一批有靈性,年齡適當的孩童,不論男女,都可以入選,入選之後便可以到秦大人專門興建的學堂裡去讀書,而且家裡還能得到一份相當豐厚的補貼。

這曾經讓許多臨川縣人,趨之若鶩!

且不論那十兩銀子的補貼,換成稻穀起碼也是二十多石稻穀,都能及得上一戶人家辛苦半年的收成呢。

就算不給銀子,秦大人親自辦的學堂,那意味著什麼?

登天之路啊!

哪怕身處臨川,消息也並不算便利,但口口相傳之下,也早就知道在之前的科舉考試中,秦楓在淳化縣興辦的那座縣學裡,有一個叫徐鼎臣的孩子,以十歲的稚齡,竟能一路過關斬將,接連通過了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並且,在殿試中,由當今皇帝親自點中狀元!

文曲星下凡!這真是文曲星下凡!

在民間,這樣的故事,最容易被人津津樂道。

而那座秦楓親自開辦的楓蘭縣學,也因此名傳大江南北,被無數人奉為聖地一樣的存在。

現在,聽說秦大人要在江西也興辦學堂,還要從臨川縣選擇學生?

誰不樂意啊!

不是為了錢,也得為了自家的孩子,有個錦繡前程。

狀元是不敢想的了,中個舉人,甚至是秀才,那也足夠改變命運了!

於是,但凡家裡有孩子的,不管年齡大小,都一窩蜂似的去報名,甚至有的都超過二十歲了,還是希望能得到這個機會……

隻可惜,秦大人的選擇標準,也相當嚴格。

超過年齡的,不要。

靈性不足的,不要。

這樣篩選下來,整個臨川縣數萬人口,也隻有區區數十人,成為最後的幸運兒,從此告彆父母告彆家裡,去往秦大人安排好的學堂裡,讀書識字,期待著能有衣錦還鄉的一天。

這個事,距離現在,也才過去不到兩年的時間呢。

怎麼今天……秦大人重提此事,而且語調如此悲戚低沉!

莫非是……

眾人心中一下子就有了不好的預感,不由得紛紛緊張起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