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討點東西回來(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朝廷的聖旨送了出去。

如今西南與河中地區賑災都有了效果,蘇譽也已經下令解除了封禁,所以朝廷要往東南送消息肯定是能收到的。

八百裡加急,聖旨送到東南也不過幾日的時間。

此時的曲州,日常運作都是辦事房在處理。

葛時一個人當幾個人用,每天忙得昏天暗地。

彭天成偶爾抽出時間能來幫幫他,但大多數時候他也是沒空的。

顧長樂偶爾過來,與沈少康對一下商業上的事情。

除此之外的事情,都得等著葛時來做決定。

這天葛時在忙著的時候,外麵突然有人來通傳道:“葛公子,朝廷來了聖旨。”

葛時愣了一下。

朝廷這時候來聖旨,是什麼事?

莫非是因為他們東南擅自出兵攻打胡族?

可這事已經過去了挺久,朝廷現在才反應過來?

不太像。

葛時一邊往王府正門走去,一邊在思索。

到的時候,顧長樂已經接下了聖旨。

因為是八百裡加急送過來的信,所以傳旨的人不是司禮監的太監,隻是一個普通的傳令兵。

傳完令後,顧長樂讓人把傳令兵帶下去歇息。

葛時這才走過去拱手行禮。

“公主殿下。”

顧長樂點點頭,示意葛時先進府。

一行人走進去,顧長樂說:“朝廷看上了我們先前帶下的大蒜,要求我們把大蒜轉給朝廷。”

葛時沒想到是這事。

蘇譽為了治理胡族那邊的瘟疫,讓他們王爺能安全攻下胡族,前一陣子幾乎把整個大周的大蒜都給買了下來。

大蒜陸續運了過來,現在都還沒運完。

朝廷居然下急令要?

葛時想了一下,說道:“蘇北平原此前遭了水災,所以是那邊發生了瘟疫?”

顧長樂說道:“不錯。”

如今蘇譽不在,爺爺也不在,曲州能拿主意的,便是顧長樂。

這些大蒜雖然不是太貴重的東西,但顧長樂必須保證她的丈夫和爺爺那邊已經足夠使用才行。

“朝廷要救蘇北的百姓我沒問題,可我們不能把所有的大蒜全部給朝廷。”

“必須得留下一部分給我夫君隨時調用。”

上一封蘇譽的信還是在昨天。

第(1/3)頁

第(2/3)頁

蘇譽說過,胡族那邊的瘟疫控製得不錯,估計很快就能處理好了。

雖然情況樂觀,可還是得要留下一批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葛時說:“可朝廷現在便要,而且要的是全部,我們是否要上書朝廷,說明胡族的情況?”

朝廷送信送得急,估計也開始行動了起來。

那些還沒來得及送到他們這裡的大蒜,估計很快也會被朝廷派人扣下。

現在送信進山,再等蘇譽那邊回信,估計是來不及了。

等朝廷把東西全部攔截下來,他們東南再鬨也得不到什麼。

隻是蘇譽做事,一向不太想讓朝廷知道詳細。

所以葛時雖然這樣提議,卻也知道蘇譽不會這樣做的。

顧長樂說:“胡族那邊的情況,暫時不便告訴如實告訴朝廷。”

葛時一臉思索的樣子:“那我們該怎麼把東西留下來一部分,不至於讓朝廷全部拿去?”

突然,他靈光一閃。

“有了!”

“我們在其他地方買的大蒜,基本都是以船運過來的。”

“朝廷能扣下這些船,可船航行在大江上時,他們卻不能控製這麼多。”

“隻要某兩條行駛中的船不小心走錯航道,駛入了大海,屆時朝廷也沒辦法追尋。”

大周雖然有水師,但早就荒廢多年。

而且他們在江河上內航的船隻,也不可能會直接駛入大海的。

船隻質量和物品補給不談,沒有航海經驗的他們進了大海,就算是近海航行,他們也應付不來。

所以他們的船隻入海,那就等於是魚入大海,屆時要往哪裡走都行。

大周也不會為了某幾條船,特意調來船隊追趕。

顧長樂覺得葛時這個辦法很好。

她當即決定說:“我現在便派人給我夫君送急信說明情況,再派人到碼頭給駐守在那邊的汪家人送信。”

“船隻入海後,正好用其他的船道繞過去,直接把東西用水路送到我夫君手上。”

“不過對於海上航線,我了解不多。”

“還請葛先生幫忙,結合我夫君送回來的信件,研究好路線。”

正好蘇譽最近讓人送的信中說過了。

貫穿整個胡族的大江,最終是會彙入大海的。

他已經派了人去探路,準備從水路攻入胡族另一邊的部落。

等到航線確定後,他們的船隻直接順著航線繞到胡族那邊正好。

這樣他們順理成章留下了自己需要的東西,朝廷那邊也追究不了。

顧長樂下令後,葛時便趕緊回去準備好好研究路線。

每一樣要送出去的消息都有條不紊地從王府和辦事房發出,這突如其來的情況並沒有影響到這邊的正常運作。

第(2/3)頁

第(3/3)頁

隻朝廷那邊直接白嫖他們東西的行為,顧長樂直接寫到了給蘇譽的信上。

等到她夫君回來後,再處理也不遲。

寫完給蘇譽的回信,顧長樂又和自己兒子玩了一會兒。

夜色已深,準備歇下時,又有人急急忙忙地送了一封信過來。

紅纓給顧長樂拿進來,說道:“小姐,是京城來的信,送信的人也不知道是什麼讓加急送來的。”

顧長樂有些好奇地接過信,看了起來。

“字跡有些熟悉......”

顧長樂和蘇譽的信,基本都是兩夫妻一起看的。

這封信雖然沒有署名,可是字跡顧長樂卻有些印象。

想了好一會兒,顧長樂才想起當時在京城時,有一個蘇譽的同窗給他們送了一封慶元帝突發惡疾的信。

那信與今日的信,明顯出自同一個人。

顧長樂恍然大悟。

“金科榜眼董思成,是他!”

董思成的信,那便是可信的。

顧長樂仔細看了起來。

看完後,她忍不住笑了一聲:“朝廷諸公有說我們東南特意為難朝廷,所以才提前買下這批物資的。”

“所以朝廷直接下令白拿,再看看我們的反應,若是反應激烈,才會給我們一些補償。”

“若是我們真的也急用這一批物資,朝廷這樣拿去,給的那點補償又有何用?”

朝廷這一招用得有點太狠,顧長樂有些不喜。

若不是為了大周的百姓,她還真的不會就這樣輕易讓出去。

紅纓小聲說:“朝廷連問一下我們東南發生了何事都不問,直接便拿走。”

“像這信上所寫,若是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東南故意置災區百姓的安危於不顧。”

“東西給了,惡名我們也要擔了。”

白天的時候,顧長樂一心想著給自己夫君留下一部分能用的物資,所以暫時沒有考慮這個。

這封信說得很清楚,提醒了顧長樂。

顧長樂喃喃說:“是啊。”

“這樣一來,我們東南倒是成了惡人了......”

“賠了夫人又折兵,這買賣做得太虧了。”

“是要討點東西回來......”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