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劉使君,我家先生醒來了,請使君移步正堂。”書童小山帶著笑容,恭敬地對劉備說道。
“有勞小山兄弟了。”
劉備點了點頭,跟在小山的身後向著劉備的正堂走去。
不過他的心中卻是有些忐忑,畢竟第一次與自己心心相念的人相見。
很快劉備跟著小山來到了正堂,此時諸葛亮已經在座,手中搖著羽扇,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
“臥龍先生,在下劉玄德,冒昧登門叨擾,還請海涵!”劉備抱拳一禮道。
“使君客氣了!請坐!”諸葛亮微笑道。
劉備見諸葛亮,一襲白色儒袍,風姿飄逸,溫文爾雅,不由得讚歎道:“臥龍先生當真是少有的俊傑,在下佩服。”
“使君抬愛了,使君才是當代豪雄,智計過人,令人欽佩!”諸葛亮也笑道。
二人互誇一番,便各自落座。
劉備直接問道:“臥龍先生,備此次前來其實是有事相求,還請先生指教!”
“使君請講。”
“先生可否願意助我一臂之力?共抗董賊!”
劉備直接開門見山道。
諸葛亮聞言,神色一愣,不過隨即又恢複原狀,淡淡道:“使君何必急於一時?”
劉備苦笑道:“先生或許不知道,董卓那小子,年紀不當,卻老奸巨猾,謀略無敵,麾下關中軍更是如今天下第一軍,更是有賈詡、田儀、李儒、司馬朗、衛覬、逢紀、田豐......這些智囊團!”
“就連之前與我勢力相差無幾的曹操,如今已是除關中軍之下第一諸侯,麾下文武眾多,士兵精銳,戰鬥力極強,如今更有夏侯、許褚、典韋等絕世悍將,又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絕頂謀士!”
”就連那江東的孫氏,也有一乾孫堅留下的悍將與孫策留下的謀士。“
”而我,除了雲長與翼德,其餘皆是武夫,雖有萬千兵馬,卻無良謀!”
劉備滿臉悲戚地述說著現在的形勢,同時期盼地看著諸葛亮。
他希望諸葛亮能夠站出來幫他一起擊敗三賊,匡扶漢室!
但是他失望了,諸葛亮隻是默然,沒有表態!
劉備心中升起一股深深的挫敗感,歎息道:“先生若是沒什麼話說,備就告辭了!”
劉備說罷,拱拱手,轉身欲走!
諸葛亮見狀,趕緊喊住劉備,道:“使君,稍等!”
劉備停下腳步,疑惑地看著諸葛亮。
諸葛亮思忖片刻,緩緩說道:“使君乃是當世名士,仁義之師,在下早就仰慕已久,如今使君有難,我豈能袖手旁觀?”
“不過,我初來乍到,恐怕使君麾下未必會服我!”
劉備聞言,眼睛一亮,欣喜道:“先生願意助我,備感激不儘!”
“至於麾下之事,先生不用擔憂,備願意將性命依托給先生,以報答先生輔佐之情!”
“嗬嗬!”
諸葛亮輕輕一笑,說道:“既如此,某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好!那咱們今日就聯合,殺退三賊!”劉備激動地說道。
諸葛亮微微鞠躬:”屬下諸葛亮,拜見主公!“
劉備見此大喜,忙說道:“先生免禮,請入座!”
“謝主公!”諸葛亮點了點頭,然後坐在了一旁。
劉備坐下,喝口酒水潤潤喉嚨,接著說道:“不知先生準備怎麼做?”
諸葛亮聞言沉吟了片刻,說道:“主公,如今天下大亂,袁紹已死,天下諸侯隻有董卓父子、曹操、江東孫氏、荊州劉表、益州劉璋,最後還有偏居一隅的士燮(e)。”
“劉表、劉璋、士燮不足為慮!”
“江東孫氏,實力遠在曹操之下。”
“曹操雖強,但在關中軍麵前,根本毫無抵擋之力。”
“所以隻有聯合曹孫,才有可能對付董卓。”
劉備聽完諸葛亮的分析,點了點頭,認為諸葛亮說得有理,但還有些疑惑:
“我們該如何才能與他們聯合,畢竟我現在的勢力,隻是劉表的附庸!”
“嗬嗬!”諸葛亮微微一笑,說道:“使君何必著急?慢慢來嘛!”
見孔明如此模樣,劉備心中大喜。
他知道,諸葛亮一定要有計策。
此時隻見諸葛亮將掛在牆上的地圖取來,說道:“主公,你看!”
主公!
諸葛亮再一次說出這兩個字。
讓劉備心中充斥著暖流。
劉備拿過地圖,端詳了起來。
這張地圖是諸葛亮畫的,上麵標注了大漢十三州各個郡縣。
諸葛亮繼續說道:“主公,荊州如今乃魚米之鄉,物產豐富。”
“益州乃天府之國易守難攻!”
“如今占據此處的兩位,實力是各大諸侯最弱的,與其讓他人拿走,還不如主公自己取而代之!”
“一手掌控糧食,一手掌控天險,進可攻,退可守。如此方能保證安全,避免腹背受敵。”
諸葛亮侃侃而談,仿佛一切都被他預料到似的。
劉備眼睛猛地一亮,說道:“妙啊,這個主意妙啊!”
劉備越想越覺得此法甚妙,隻是想要拿下荊、益兩州,就得違背自己奉行的仁義!
這些年,自己雖然沒有半點起色,可看著仁義二字,自己到哪裡都吃得開,不想呂布,一朝敗北,宛如過街老鼠!
如果為了荊州與益州,自己成為下一個呂布,劉備倒是寧肯放棄荊州與益州。
“先生此策甚好,隻是劉荊州與劉益州皆為漢室宗親,我不可能無理由就同室操戈!”
“而且,這與我所奉行的仁義,有悖逆!”劉備猶豫地說道。
諸葛亮輕笑,問道:“敢問主公,仁義與劉荊州和劉益州之間,孰輕孰重?”
劉備聞言一怔,陷入了沉思。
“哈哈!”
劉備突然哈哈一笑,道:“自然是仁義更加重要!”
劉備的回答,在諸葛亮的意料之中!
他需要這樣的一個主公,隻有這樣的主公,才會聽話,才有他諸葛亮的用武之地。
雖然加入劉備這位一窮二白的諸侯是一個黃泉級的挑戰,但他諸葛亮就是喜歡這種高難度挑戰!
因為隻有挑戰高難度,才能最大地體現自己所學。
而且天下百姓,需要一個仁義之君來接盤天下。
若是一個主君沒了仁義,談如何治理天下。
諸葛亮微微一笑,說道:“主公,我明白了!”
劉備搖了搖頭,說道:“是我給先生難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