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主公息怒!”田儀勸道。
董卓緩和了下情緒“果然沒有一個好東西!”
“田儀,讓弘農王身邊的那個郎中令行動吧!”
田儀愣了一下“這”
劉艾心裡也有想法,隻是他漢室宗親的身份還是少說一些話為妙,不然隻會將主公對他的信任一步步耗儘。
他的目的很簡單,隻要漢室還掌握天下即可,況且主公的新政皆是以他與蔡邕的部署執行,是為將來清掃朝廷的世家力量。
這對漢室利大於弊,犧牲一兩個人,總比損失更多世家強。
“你有問題?”
見到田儀遲疑,董卓皺眉問道。
“不敢!”田儀搖頭道“屬下這就去準備。”
“嗯,速度快一點!”
“是!”
“什麼?天子暴斃了?”
袁紹聽到這消息大驚。
剛剛與袁紹彙合的曹操沉默不語,這是與他與無關。
袁紹口中的天子可不是劉協,而是世家扶持上位的劉辯,現在的弘農王。
“這下怎麼辦?”
袁紹一時慌了神,畢竟他們是以劉辯為尊,現在先帝的娃隻剩劉協,還被董卓掌控,他們世家徹底失去了目的。
沒了目的,他們如何起兵,如何拿回朝堂的權勢。
見袁紹一下沒了主意,曹操無奈地搖了搖頭。
“本初兄,這其實是董賊給我等的機會。”
“機會?”
“哪裡來的機會?”
袁紹不解的詢問。
“本初兄,自然是陛下的死。”
“陛下的死?陛下不是病死的嗎?”
曹操有些無奈,平時袁紹看起來很精明,一到這細節方麵,腦袋瓜就轉不過彎。
曹操心中輕歎一聲,還好自己怕萬一,親自過來一趟,不然
於是解釋道“陛下就一定是病死的嗎?”
聞言,袁紹眼睛亮了“是啊!陛下可不是病死,而是董賊謀害的!”
呼~
這袁本初終於開竅了。
曹操鬆了一口氣,隨後將自己偽造的詔書拿了出來。
“你看這個!”
袁本初接過,仔細看了看。
“這是假詔書,還是你的手筆!”袁紹疑惑道。
曹操一陣無語“你在仔細看看!”
曹操的提醒,讓袁紹再次回過神來。
他們需要這份詔書,是真是假,已經不重要了,它隻是一個起兵的借口之一。
“還得是你曹阿瞞!”
袁紹感慨一句。
這種細節的把握,他自愧不如。
“不管真假,既然我們需要這個理由,那便用這個理由!”
袁紹沉吟片刻後,開口道“阿瞞,你以我之名召集各路諸侯議事,商討伐董之事!”
“行,那下麵的事“
光憑一份詔書,遠遠不夠。
“放心,接下來的事,我知道怎麼做?”
“剛剛隻是一時氣頭,失了方寸。”
曹操聽到這話,終於鬆了一口氣,幸好袁本初又回來了。
“好,那我就先回兗州,準備聯盟事宜。”
“行!”
當天,袁紹便前往鄴城。
隻是短短數日,冀州、兗州便傳出不利於西涼軍的傳聞。
時議者以先帝失道,使天下大亂,少帝年幼,為賊臣所立,又不識母氏所生。
今夕名有幼君,無血脈之屬等亂臣賊子廢長立幼,劉協是野種的傳聞迅速傳遍天下,各郡各縣甚至連偏僻鄉村都流傳此謠。
而且謠言越演越烈,東郡太守橋瑁見袁紹謠言之舉收效甚微,遠不及曹操偽造詔書,便心生一計。
他以名臣橋玄族子的身份,偽造朝廷三公密信,傳檄各州郡,號召天下州郡聯合伐賊。
三管齊下,可響應者卻隻是何進老部下與原本對董卓不滿的世家勢力,其餘州郡卻無人響應。
不過這也給了袁紹機會,原本受董卓之命監視袁紹的韓馥收到了橋瑁的三公偽造密信產生了動搖。
“子惠,你說我該繼續幫董卓監視袁紹,還是調轉槍頭協助袁紹,這段時間袁紹可沒少往我這邊跑!”
劉子惠乃韓馥帳下治中從事,也是他為數不多可以信奈之人。
“主公,咱們不是討論該幫誰的事?”
“而是該考慮為國家大義而興兵!”劉子惠沉聲道。
韓馥沉默,這幾日袁紹也沒少在自己麾下接觸,眼下的劉子惠該不會收了袁紹的好處,所以為袁本初那小子說好話。
劉子惠察覺韓馥的目光,連忙上前,繼續道“主公,兵者凶事,不可為首。”
“現在我們應該先看其他州的動向,有發動者,然後我們再響應。”
“咱們冀州各項實力都遠勝其他州,所以就算他人有先功,事後也不可能淩駕冀州之上。”
劉子惠這個提議很合乎韓馥的胃口。
畢竟他是董卓委派過來監視袁紹,如果帶頭反董,那便是與董卓反目成仇,他可不想當這出頭鳥,西涼軍的實力他清楚得很。
“行,你告訴袁本初,冀州會背後支援他。”
“是,主公。”
收到劉子惠的消息,袁紹欣喜若狂,這是一條極佳的消息。
忍不住大喝一聲“天助我也!”
與此同時,徐州廣陵。
一名身材高大的武官急匆匆地來到郡府。
“臧洪,你這般匆忙是乾嘛呢?”
看著闖入大廳的臧洪,坐在客座上的張超皺著眉頭問道。
“主公,你是不是收到曹校尉以及橋使君信?”臧洪直奔主題,開門見山地問道。
張超無奈地輕歎一聲“看來這事已經不是秘密。”
“主公,你有何打算?”臧洪急切地問道。
“你有何良策?”張超看著臧洪,眼眸深邃道。
臧洪不可能無緣無故跑到這裡來,肯定是有什麼想法。
臧洪臉色凝重道“響應他們,征兵伐董!“
張超沒有想到臧洪是這樣的想法,他還以為臧洪會勸他不要響應,畢竟他們都是董卓提拔上來的人。
“為何?”
張超想不明白,他們不響應便是還了董卓提拔之恩,而臧洪卻提議做這背信棄義的事。
臧洪沉聲道“主公是想被反董大軍舉兵覆滅嗎?咱們這裡可是徐州,離洛陽千裡之遠。”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