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二年,孝賢皇後琅嬅去世一周年後,項南正式封如懿為皇後,並且舉行了盛大的封後儀式。除此之外,海蘭晉為皇貴妃,意歡晉為貴妃、寒香見晉為容妃。另外壽康宮太妃,以及各宮嬪妃月例銀漲一倍,春夏秋冬四季頭麵、衣服漲一倍。其他福利也多翻一倍,諸如平時的飯菜、茶葉、點心、瓜果,冬季的炭火等等。如此一來,大家都有益處,自然闔宮歡喜。……同年,京城到新鄭的火車開通。如此一來,京、冀、豫三地便連在了一起。雖然黃河大橋正在興建,暫時火車駛不過河,但是連通三地,照樣能拉動經濟發展。以往豫州之人要來京城,走陸路的話就是走官道,走水路的話就是走永濟渠,兩條路其實都不太好走,走十天半拉月都不稀奇。如今通了鐵路之後,最多半天時間就到了,一下子節省了好幾天時間。如此一來,兩地人員、貨物交流都變得大為便利。而且豫州自古多災,不是乾旱就是澇,通車之後,一旦遇到災情,賑災糧可以馬上運到,也可以少死好多老百姓。除了京鄭鐵路開通之外,新鄭到漢口、漢口到金陵、武昌到徽州、徽州到蘇杭等多條支路也已經開通,現在也已經通了火車。如此一來,長江中下遊地區也已經連成一片。蘇杭的絲綢、徽州的茶葉、滬市的洋貨,都可以通過鐵路運輸。另外,黃河大橋、長江大橋、徽州到五羊、五羊到邕州、邕州到河內、河內到萬象、萬象到曼穀的鐵路,都正在加班加點的進行建設。預計兩座橋梁,以及諸段鐵路通車之後,不隻能貫穿中國南北,更能夠貫穿東亞和東南亞。如此一來,東南亞就再也丟不了了。……另外,亞歐鐵路也在緊張鋪設中,到現在為止,已經鋪了兩千多公裡,估計要全麵貫通,還要再等五六年時間。但是現在鐵路已經穿過伊斯坦布爾,進入奧斯曼帝國,與中東聯係在了一起。因此中東的物產,已經綿綿不絕,通過歐亞鐵路北線輸入中原,其中多金銀、寶石、香料、椰棗、可可等等。不過中東自古不太平,鐵路在修造過程中,常常遭受襲擾,導致工程進度遲緩。為此項南已經組成聯軍,沿著鐵路線進行駐紮,並對沿線的酋長進行拉攏和打壓。對於這一手“合縱連橫之術”,中原人士再熟悉不過了。而且,項南也在不斷往中東摻沙子。以往中東是天方教的地盤,十字軍東征,兩個教派的戰爭持續了兩百多年,最終十字軍也沒能打下中東。而如今不用打仗,歐洲人就可以到中東朝聖,還可以在那裡居住。自然大批教徒前往。而他們到了中東之後,就難免跟當地人起衝突,甚至彼此之間都起衝突。比如基督教就分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而天方教也大致分為四派,互相之間,彼此看不上眼,因此鬥爭在所難免。當他們執著於彼此間的爭鬥時,項南就可以超脫物外,拉一派打一派,坐山觀虎鬥,樂享其成。就像二戰之後,不列顛故意把希伯來族安置在中東一樣,明顯就是在那裡楔進一根釘子。果然到了現在,那個地方還不太平。……進入到乾隆三十三年,黃河大橋首先建成。此橋全長三公裡,共一百零二個孔,為雙線雙層橋梁。上麵一層過人、過車,下麵一層過鐵路。整座大橋用了三萬噸鋼材,以及四十萬噸的水泥,總耗銀高達五百萬兩,可以說是一座天價橋梁。但這座橋梁的架設,對於中國來說,卻是破天荒的存在。大橋建成之後,黃河便不再是一條天塹,從此南北往來將暢快之極。人員來往、物資交流,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自古以來,黃河就是一處天險。雖然不像長江那麼難過,但是要想過河也不簡單。北宋時期,就是靠著黃河天險,阻止了金人的南下。若無這條大河阻路,金人早就一馬平川,把北宋給滅了。而如今大國一統,不需要黃河天險。建此大橋,隻為了便利民生經濟。從此之後,長江以北與中原便連在一起,項南在京城乘火車,就可以直接到金陵去了。黃河大橋的順利落成,也為大清培養了大批有技術,有經驗,有實踐的橋梁專家,水利專家,這也加快了武昌——漢口長江大橋的建設。而且新鄭大橋落成之後,還可以西進到長安、甘州。隻要在甘州再建一座黃河大橋,那麼就可以直通西域了。之前,中歐鐵路北線是從山海關經烏蘭察、歸綏、九原、河套到甘州,是繞了一大圈,把黃河給繞過去了。畢竟當時的建橋技術有限,要修兩座黃河大橋,難度實在是有點高。而這樣繞的結果,也可以加深內蒙與中原的聯係。不過路程總歸多出上千公裡,不是太方便。現在有了人才,再加上熟練地建橋經驗,搭建甘州黃河大橋,也就不難了。……同年,項南進行了官製改革。六部由之前的禮部、吏部、刑部、戶部、兵部、工部,改為教育、組織、司琺、財政、民政、外交、水利、國防、交通、監察等。六部之下的知縣、知州、知府、道台、藩台、撫台、臬台等一律取消,改為縣長、區長、市長、高官……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為了解決冗官的問題。其實按照規製,清朝的官僚機構其實並不臃腫。整個清朝有正式任命的文官隻有區區四千人左右。從從九品的司獄、司晨、吏目、巡檢到正一品的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兼管總督等,隻有四千多編製。可是用區區四千多人管偌大的國家,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朝廷編製之外,就有許多的冗官、胥吏。比如舊官去任,新官未到,封疆大吏應按規定臨時派人代理其職務,可督撫們卻把吏部分發的即用官扣留在省城,改派與自己關係密切的人去署理。比如讓實職府州縣官離開任所,到彆的府州縣署事,使其以苦缺署肥缺。這是疆吏向屬員示恩和索賄的手段,致使“文員調署紛繁,不惟易存五日京兆之心,即書吏亦呼應不靈。”由此產生了大量的冗官。(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