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親的當晚,項南、曲小楓、趙瑟瑟、高如意、永寧等人一起,送他們出宮。
“永寧,你羨慕珞熙嗎?”曲小楓問永寧道。
“羨慕,也不羨慕。羨慕她能嫁給自己心愛之人,可就像你所說的,我們不知道他們的未來,是否會幸福。隻從目前來看,裴照對她的心思,並沒有她對裴照那麼深。”永寧歎息道。
“小楓,你說他們會幸福嗎?”她又問曲小楓道。
“會吧,珞熙不是從小就想著能夠嫁給裴照嗎?現在終於如願以償了,我想其他的珞熙應該也不會在乎。或許,日日能夠看著自己心愛的人,已經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了。”曲小楓想了想道。
“皇室的公主,從小就錦衣玉食,可我們的婚姻從來都不由自主。珞熙能夠嫁給自己心愛之人,不用遠嫁他鄉,已經是幸運的了。而我,從來都沒有嘗試過愛一個人的滋味,也沒有被愛過。”永寧歎息道。
現在豊朝唯一沒有嫁人的公主,就隻剩她一位了,將來難免會被指婚或和親。
“再過幾年,我也要遠嫁他鄉為豊朝和親。”她感慨道,“若真有一天,我的夫君要與豊朝開戰,我不是以身殉國,就是以身殉夫。”
曲小楓聽她說得這麼決絕,忍不住驚訝的一愣。
“好了,大喜的日子,彆說這些喪氣話。”項南勸道,“未來的事,誰能知道。也許就有一位年少有為、英俊帥氣、文武雙全的好兒郎在等著妹妹呢。”
永寧一聽,笑了笑。
她活得這麼通透,愛與不愛都不在意。她甚至已有出家的打算,到時候,青燈古佛,隱居山林,遠離世俗與政治,也能得到一份自在。
……
又過了半年,隨著一聲嬰兒的嚎哭,項南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子嗣。
曲小楓為項南生下了一位公主,按豊朝的祖製,項南替她取名為“智賢”。
不到半個月後,又是一聲嬰兒的啼哭,項南又迎來了自己的第二個子嗣。
趙瑟瑟為項南生下了一位王子,按照豊朝的祖製,項南為他取名為“李繼業”。
兩個龍孫的誕生,令太皇太後、皇帝、皇後都非常高興。
畢竟對皇室來說,子孫繁盛,才是興旺的表現。
不過身為太子妃的曲小楓,隻生了一個女兒。身為良娣的趙瑟瑟,卻生了一個兒子。
為將來的“立嫡立長”之爭,埋下了很大的隱患。
不過項南卻覺得他們有些想太多了。
因為如果他想的話,活到一百歲都沒問題。而以古人的平均壽命,他這幾個孩子能活到五六十歲,就已經算長壽了,或許還沒他活得時間久呢。
因此越早出生的孩子,越不可能繼承大統。
就像乾隆皇帝,一生有十七位皇子,但絕大部分沒他那麼能活。等他去世之前,還健在的皇子,就隻剩下三個人了。
況且,項南就算登基,也不會太早立儲君。他準備采用清朝的秘密立儲製度,除了他之外,再沒有人知道誰才是儲君,以避免奪嫡之爭。
……
隨著皇孫的降世,項南也建議李賾開恩科取士,為朝廷取材。
科舉製度在豊朝剛剛推行,原定每三年開考一次。因此按照規矩,明年才能開考。
但項南希望多提拔些人才,為朝廷所用。
因為隨著這一年多來,他參與朝政的日益深入,對豊朝的吏治之壞,已經深有感觸。
豊朝朝廷主要三股勢力,一股是門閥貴族勢力,一股即是高相的勢力,另一股才是清流勢力。
其中門閥勢力最強,除了在京城六部安插諸多官員之外,天下十道中也有許多道由他們掌控;
高相勢力次之,他的基本盤在戶部,掌管財政大權。另外吏部、工部、刑部等部門,也都有他的人,在朝堂之上勢力最強。
清流勢力最弱,隻在禮部有一點勢力,基本上很難影響大局。
三股勢力互相掣肘,互相製衡,互相競爭,可以說是勢如水火。
唯獨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他們都為自己的利益著想,都想限製皇權而為自己爭取利益。
就連李賾一手扶持的高於明,現在也更多是為自己著想,已經成尾大不掉之勢。
在這種情況下,開恩科,取賢才,重用庶族,消除門閥、奸黨和清流,才最符合豊朝皇室的利益。
李賾考慮之後,決定此法可行。
當年,他就想借科舉取士,扶持一股新的勢力,跟門閥、高相相抗衡,最後卻惹出一係列亂子,還導致前太子李承稷被廢。
現在想來,都令人懊惱不已。
而這次科舉,他一定要好好選些人才。
項南點點頭,隨後將後世科舉的一些辦法交給了李賾。
……
豊朝剛剛開始科舉,製度並不完善。
比如,考生來自官學以及地方州縣選送。而能進官學的,多數都是世家、貴族、門閥的子弟;而地方州縣選送的考生,自然也是緊著貴族、門閥、地主的子弟。
因此科舉本是想打破貴族、門閥對權力的壟斷,給庶族子弟一個鯉魚躍龍門的機會,結果卻是事與願違。
再比如,因為保密製度不嚴格,所以難免有內定、槍替、作弊等行為。有門路的世家、貴族、門閥子弟,甚至在考之前,就已經確定自己穩中了。而寒門子弟因為無錢無勢,沒有門路疏通,因此往往落選。
所以項南同樣給出了科舉改革的意見。
統一考試,增加彌封、謄錄的環節,增加殿試環節,以教育水平、人口分布不同,按比例錄取等等。
李賾看完項南的條陳之後,甚為高興。
科舉改革之後,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士族門閥對科舉的滲透,可以最公平的開科取士,對豊朝百姓、對豊朝皇室都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
因此李賾隨即頒下旨意,因為誕下皇孫,天大之喜,因此要開恩科取士。
全天下的讀書人,看到恩科的取才方法後,無不欣喜若狂。
此次恩科,不再分官學還是選送。隻要想考恩科,就可以報名考試。而且因為是彌封、謄錄,所以連主考官都不知道,這些文章究竟是誰寫的,如此就可以避免私相授受。
尤其最後的殿試環節,是騾子是馬,在皇帝麵前遛遛就可以,絕對不可能濫竽充數。
因此那些自負才學的庶族子弟都欣喜若狂,恨不能早日開恩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