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見朱雀門下車水馬龍、人潮洶湧。一派五穀豐登、安居樂業的繁華景象。
“妾身每年都能陪陛下在這朱雀門上與民同樂,真是開心。看似今年比往年更熱鬨。”皇後看著眼前的盛世榮景,笑著向李賾道。
“朕每年浴佛節,都會祈求佛祖庇佑我們豊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我的國民安居樂業,今日,朕看到了,朕倍感欣慰呀!”李賾也點點頭道。
他身為皇帝,雖然冷血、絕情了些,但是不得不說,豊朝在他的治理下,還是頗為繁榮昌盛的,說是【盛世】絲毫不為過。
李賾跟曆代君王相比,也算得上是一代明君。
不說其他,單是他派兵剿滅丹蚩,杜絕了邊境外寇之患,開疆拓土,保家衛國。如此功績,曆史上就沒幾位皇帝能做到。
“父皇親德愛民,治國有方,因此我豊朝才有如此盛景,百姓才能夠樂享太平!此乃社稷之福,父皇之功!”項南躬身說道。
聽他這麼說,李賾很是高興。
“陛下聖明!”眾臣也一起鞠躬道。
“這國泰民安也是眾卿之功啊!”李賾笑道。
眾朝臣也趕忙謝恩道,“謝陛下!”
……
“陛下,邊關急報!”就在這時,一位官員走上前來道。
眾人一聽,皆是一驚。
因為通常來說,邊關急報都是壞消息。不是外寇入侵,就是索要糧餉。
李賾也是一愣,連忙接過急報,看過之後,卻是哈哈一笑,“好,真是雙喜臨門!”
“父皇,有何喜事?”項南連忙問道。
李賾笑道,“朔博內亂,利墩王被殺。朔博重臣元恪,與利墩王的兒子迪裡爾,為了爭奪王位,已經開戰!”
聽他這麼一說,眾臣也無不欣喜。
朔博是西境強國,擁有十數萬兵馬,與丹蚩不相上下。自從丹蚩被滅之後,它就成了豊朝的心腹大患。
沒想到,朔博突然內亂。利墩王被殺,重臣元恪與王子迪裡爾為爭奪王位開戰。就算將來決出新王,朔博也會元氣大損。
如此一來,豊朝不費一兵一卒,就令朔博國勢傾頹,真的是潑天之幸!
“父皇洪福齊天,所以天佑豊朝!”項南立刻躬身說道,“敵酋不攻自破,我豊朝邊關,百年無憂矣。”
“聖上洪福齊天,天佑豊朝!”眾臣也都紛紛施禮道。
得知利墩王被殺,朔博內亂,曲小楓也很高興。
誰讓當初,朔博人汙蔑她是奴隸,還要把她抓去配它們的老國王呢。
……
“這是朕的福氣,也是豊朝的福氣,也是眾愛卿的福氣”李賾笑道。
“謝陛下。”眾臣都躬身道。
“高尚書,自從你擔任了戶部尚書以後,國庫充盈,收支有度,軍糧呢,充足。我們豊朝就是因為有你這樣鞠躬儘瘁的賢臣,我們的子民,他們才能共享太平。高尚書啊,朕一定要好好賞你。”
項南眨了眨眼睛,不明白李賾是何意。
無緣無故的,怎麼突然誇起高坤來了。難道是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麼?
“陛下過譽了,微臣做的隻是分內之事,陛下連年修改稅製,減少百姓稅負,每逢災年,開倉放糧,凡豊朝百姓,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業者有其產。順民之意,立民之情,百姓無不感念陛下之德政!”高坤也連忙道。
“你說得有道理,改革稅製,就是為了百姓。”李賾點點頭道,“朕最近想改一改鹽政,讓百姓們吃鹽更方便。
所謂柴米油鹽,一日不可或缺。前幾天我看到奏折,說如今的鹽政流弊甚多,導致鹽利多為官員所貪,很多百姓都吃不起鹽。長此以往,怎麼得了。”
“是,陛下。”高坤一愣,連忙說道。
項南也是一愣,這才明白,李賾之前為何扣住他的折子不批,剛才又為何無緣無故誇獎高坤。原來都是為了推行鹽政新製。
因為鹽政是歸戶部管轄,而高坤正是戶部尚書。
如今鹽政流弊那麼多,那麼多鹽稅被貪汙,高坤就是元凶首惡。
項南相信,他貪汙的錢一定不少。不說彆的,單是那些鹽政官員的孝敬,就不會是一個小數目。
也因此,李賾剛開始收到項南改革鹽政的條陳時,並沒有批,而是先壓了下來,就是要等待合適的時機才推行。
如今朔博內亂,邊境至少十年之內,不會再有大的戰爭。因此李賾正好騰出手來,整頓鹽政。
一旦改革順利,他可以想像,朝廷稅賦會有多大的增長。而朝廷有了餘錢,將來賑災也好、國防也好,就都不用愁了。
……
浴佛節過後,沒幾天,便是珞熙和趙瑟瑟的生日。
項南特地將裴照找了過來,“阿照,我想幫你說一門親事。”
“太子殿下……”裴照一聽,頓時一驚。
“哎,先彆忙著拒絕,你先聽聽是誰。”項南擺手道,“我妹妹珞熙公主,怎麼樣,不委屈你吧?”
裴照一愣,歎了口氣,隨後點了點頭。
“好了,我知道你的性子,有什麼事都悶在心裡,就算是有心儀的女孩兒,你也沒膽量去追求的。”項南笑道,“既然娶不到自己所愛的,那就娶一個愛自己的吧。
珞熙從小就喜歡你,而且性格恬靜溫柔,賢良淑德,秀外慧中,你娶了她一定不會後悔的。”
“是,太子殿下。”裴照點點頭,“末將雖非皇子,但母親也是平南長公主,早就知道婚姻不由自主。”
項南也歎了口氣。
身為宗室弟子,雖然能享受到常人難以想象的榮華富貴,但是卻也是天生就被無窮的規矩、枷鎖束縛著。
該做什麼事,該娶什麼人,該走哪條路,都是不由自主,全都被安排好的。
但是相比平民百姓的生活,項南還是更願意做個宗室弟子。
不用奮鬥,榮華富貴就都來了。不用泡妞,就有門當戶對的姑娘上門。比普通人勞累一輩子,辛苦一輩子,結果最後卻還是一無所有,光棍兒一條要好得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