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董恢內心有了動搖,呂蒙更近一步,道:“董先生,其實我與關君侯並無深仇大怨,這次來攻也是吳侯惱怒關君侯搶奪湘關米。”
“所以我一直都在儘可能用兵不血刃的方式來奪取城池,就是不想多造殺傷。”
“說句不敬的話,吳侯與漢中王之爭,受傷最大的其實是軍中的將士。就如同幾年前我奉令奪三郡,雙方都死了不少將士,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吳侯與漢中王劃界和談。”
“故而我以為,這次的結果也會是吳侯與漢中王劃界和談。”
“倘若你不願改換門庭,我也不勉強;隻希望你回去後能如實告訴關君侯以及諸將士在江陵城的所見,以和為貴,千萬不要妄動刀兵。”
“否則今後吳侯和漢中王一和談,雙方將士可就白死了。”
呂蒙的攻心之語,令董恢更是驚駭。
假如呂蒙入城後肆意劫掠禍害眾將士家眷,眾將士心恨呂蒙,就會形成哀兵之勢。
以哀兵之勢攻江陵,勢如破竹。
而如今。
呂蒙約束了軍紀,入城後秋毫無犯且又善待眾將士家眷。
假如眾將士得知家眷無礙,就不會有太大的悲傷情緒,眾將士又哪裡還會有死戰之心?
即便趙累等將聲稱忠孝兩難全,也不可能真的就對城內家眷決然不顧。
再加上呂蒙那“結果也會是吳侯與漢中王劃界和談”的觀點,又會進一步削弱眾將士的士氣。
董恢是個心細的。
此刻已經猜到了呂蒙的險惡用心。
這若是換個不夠機靈的使者,沒準就直接中了呂蒙的奸計了。
想到這裡。
董恢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平複內心的驚駭,道:“呂都督,此事重大,我不敢自決,請容我考慮。我不能在城內久留,得速回麥城複命。”
呂蒙也沒寄希望於一次就能說服董恢,笑道:“董先生不必驚憂,今日之語,就當是我戲言了。”
“煩請回稟關君侯,奪江陵我已經很愧疚了,委實不願再與關君侯再起刀兵,吳侯如今正在氣頭上,我也不好相勸。”
“倘若關君侯願意付出誠意與吳侯和談,應是最好,我也希望下次見到的使者,依舊是董先生。”
將董恢送出城後。
呂蒙的目光陡然變得冷冽,吩咐左右道:“放出消息,就言關羽自恃他的家眷不在城中,就不顧麾下眾將士家眷受困城中而遣使搦戰,再從這些人的家眷挑選幾個頭腦簡單的,令其去麥城尋親。”
從關羽麾下眾將士家眷中挑選幾個頭腦簡單的,並不難。
畢竟不是人人都有看清謊言的腦子。
就連久經戰場的郝普、傅士仁都能被呂蒙誆騙,更遑論眾將士的家眷了。
很快。
幾個滿臉憤懣的少年,就被呂蒙派遣出城前往麥城尋親。
董恢先回。
尚未抵達城門,董恢被劉封引兵圍住。
劉封見董恢麵有詫異,拱手一禮:“休緒,莫怪我小人之心。”
“軍中有不少人知道你去了江陵城,見你返回,定會尋你相問;若讓眾人得知江陵城狀況,恐傷士氣。”
董恢鬆了一口氣,道:“將軍謹慎,末下不敢。誠如將軍所料,呂蒙在江陵城內與民秋毫無犯,又善待眾將家眷收買人心,亦勸我歸降孫權”
董恢將在城內的所見所聞,悉數告知劉封。
聽完董恢的敘述,劉封的眉頭也不由緊蹙。
難怪史載關羽回軍後,不僅未動一兵,反而多次派遣使者入江陵。
呂蒙這是先通過使者故意暗示關羽去跟孫權和談,以此來降低關羽的警惕,讓關羽誤以為可以和談解決。
而趁著關羽往返派遣使者且遲疑不決的期間,呂蒙又收買了關羽的使者,最終讓關羽軍中將士都知道了家眷被呂蒙善待,以此詭計成功瓦解了關羽的軍心。
雖說關羽在攻城拔寨上比呂蒙更驍勇,但在心術上關羽卻遠不如呂蒙。
劉封沉吟片刻,道:
“休緒,明日你再入江陵城,就言關君侯有和談之意,你找機會請見治中從事潘濬、議曹從事王甫、前將軍主簿廖化和南郡太守糜芳。”
“以我度料,呂蒙應不會讓你去見潘濬,而王甫、廖化和糜芳三人中,你至少能見到一人,不論見到誰,你都隻需言及關君侯和我已至麥城即可。”
“其餘的可臨機應變,但不可多說,避免惹呂蒙懷疑。”
“若隻是呂蒙招攬,你既不答應也不拒絕;若是孫權親自招攬,你可佯裝答應。”
“最近城外有消息稱‘孫權荒淫好美色,不僅強納故主袁術之女,還將亡兄孫策美妾囚於金屋以泄私欲,又因覬覦前將軍之女不成而惱羞成怒偷襲江陵,土匪習性,令人發指。’”
“你可趁機將這個消息傳入孫權耳中,若孫權問及,就言是我派人傳的。”
劉封再次給董恢交代了出使的軍務。
派遣使者,既是在打探江陵城狀況,亦是在拖延時間給關羽製造暗取陸口的機會。
至於呂蒙故意泄露的“陸遜奪了秭歸”軍情,劉封是半個字兒都不信。
孟達再無能,也不會如樊友一般棄城而逃。
更何況。
劉封還專門替孟達請了“臨機便宜之權”,隻要孟達不傻且有上進的野心,就一定會利用“臨機便宜之權”守住秭歸,來搶奪這難得的功勞。
陸遜雖然厲害,但既是客場作戰又是進攻一方,想拿下在宜都待了七八年且有“臨機便宜之權”的孟達守的秭歸,也不是容易的事。
江東軍的攻城拔寨短板,也非陸遜的智略能輕易彌補的。
劉封甚至都沒讓董恢入城。
隻讓董恢在城外臨營休憩一夜後,就令董恢再次前往江陵城。
而在劉封返回麥城後,趙累則是帶著幾個少年來尋劉封:“這幾個是軍中將校之子,是來麥城尋親的。”
劉封眉頭一挑:“江陵城來的?”
趙累點頭:“如將軍所料,都是江陵城來的。我方才已經審問過了,他們是聽聞君侯遣使搦戰,不忿君侯不顧城中眾將士安危,這才出來尋親的。”
劉封蹙眉:“城中有多少人見過這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