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沮。
臨沮長杜普將今年的秋收情況詳細的向劉封彙報。
由於杜普曾經丟過一次臨沮,這讓杜普在升遷上有了黑點,故而這幾年一直都在臨沮長的位置上止步不前。
既然升遷無望,平平淡淡的度過餘生也能將就。
原本杜普都準備擺爛了,不曾想如今又有了升遷的可能。
對杜普而言,劉封是否是嗣子並不重要,能為劉封效力已經是幸事。
劉禪雖然是嗣子,但以杜普的資曆和人脈,連劉禪的麵都見不了,更彆提為劉禪效力了。
杜普積極的工作態度,劉封也很滿意。
杜普雖然稱不上大才,但能在南郡十餘城中擔任一縣之長,才能也不會太低。
更多時候。
如杜普等人,缺的是機會。
劉封不吝讚賞,又叮囑道:“荊州大戰在即,糧食也會變得緊缺,軍糧征募太甚就容易民心不穩,臨沮城內及諸鄉民怨,就有勞你費心了。”
“你要謹記:此番乃是我等過錯,非民眾之錯。故而安撫民心時不可自恃官身恃強淩弱,父王以仁義立世,切不可效仿曹賊殘暴不仁。”
杜普連連應聲:“將軍放心,下官會仔細叮囑眾吏,絕不會誤了將軍大計。”
叮囑了杜普後,劉封又埋頭研究山川地理圖。
荊州這場大戰尚未正式開始,劉封絲毫不敢放鬆警惕。
唯有將山川地理圖熟記在心,在能在細節上搶得優勢。
片刻後。
見杜普未離開,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劉封不由蹙眉:“杜縣長,你還有何事?”
杜普咬了咬牙,道:“下官今日偶得一消息,稱‘治中潘濬已經投降孫權了’。”
嗯?
劉封微微驚訝:“你從何處得來的消息?”
杜普如實道:“是我派去諸鄉催收稅糧的小吏傳回來的,稱‘孫權聽聞潘濬患疾,遂親至江陵城探問且又為潘濬熬藥擦臉,潘濬遂降孫權。’”
劉封冷笑:“還真是好手段。”
杜普這個“偶然”得到的消息,劉封並未儘信。
雖說史載潘濬在關羽死後投降了孫權,但那個時候荊州大局已定。
潘濬這類名仕想保命且在仕途上更進一步,選擇投降孫權並不奇怪,畢竟潘濬以前就是跟著劉表混的,劉表死後又跟著劉備混。
跟著劉備也不是因為忠心和仰慕,而是劉備給了潘濬難以拒絕的利益。
跟著劉表的時候潘濬隻是個縣令,跟著劉備潘濬就成了荊州治中,從縣令到治中,這其中的利益分割可不小。
而如今,孫權剛得江陵不久。
消息稱“潘濬患疾”,這一點劉封並不意外,在局勢未明的情況下,潘濬稱病在家坐觀成敗本就是上策。
劉封也不懷疑孫權會“親至江陵城探問且又為潘濬熬藥擦臉”,劉封懷疑的是這個消息傳得太快且傳得太細。
似乎是專門要讓江陵城內外的士民知道:孫權禮賢下士,連荊州治中潘濬都投降了,你們還在猶豫什麼?
亦有可能,是故意要讓臨沮的劉封和樊城的關羽知道:潘濬已經投降了,你們沒內應了,彆想著再奪回江陵了。
以及更深層次的目的:反間!
潘濬跟關羽不和不是什麼秘密,潘濬對劉封來信閉門不見一事也有可能被孫權得知。
戰場上,利用“對手不和”來挑唆矛盾行反間計屢見不鮮。
隻要劉封和關羽認定潘濬已經降了,那麼不論潘濬是“真降”“假降”還是“未降”都不重要了。
將潘濬的退路堵死,潘濬就隻有“真降”一條路。
想到這裡。
劉封撫手稱讚道:“杜縣長,你立大功了。今後有任何你認為應該稟報的消息,皆可直言稟報,不必吞吐遲疑。”
杜普暗暗鬆了口氣。
潘濬不僅僅是荊州名仕還是荊州治中,杜普一個小小的臨沮長去傳潘濬已經降了這樣的消息,換個不講道理的都可能會治罪杜普。
思索片刻,劉封又囑咐道:“杜縣長,你派人去臨沮到江陵一帶散布消息,稱‘孫權荒淫好美色,不僅強納故主袁術之女,還將亡兄孫策美妾囚於金屋以泄私欲,又因覬覦前將軍之女不成而惱羞成怒偷襲江陵,土匪習性,令人發指。’”
杜普驚訝:“孫權不是替子求娶前將軍之女嗎?”
劉封瞪了杜普一眼,道:“孫登才十歲,前將軍之女大孫登五歲,孫權怎麼可能是替子求娶?”
“孫權此人連故主女兒和亡兄美妾都敢搶占,假借替子求娶之名行齷齪之事很奇怪嗎?”
“你以為前將軍為什麼會大呼‘虎女焉能嫁犬子’?就因為前將軍深知孫權是一隻嗜色不倫的色犬,這才不肯將女兒推入火坑。”
“就這樣傳,傳的消息越快,知道的人越多,你的功勞也就越大。”
“明白了嗎?”
經曆過後世大輿論時代的劉封深知,太正經的流言是不容易流傳的,不正經的流言才是最容易流傳的。
譬如“司馬昭欲與帝當街行龍陽之好,帝不從,司馬昭殺之”遠比“司馬昭當街弑君”更引人注目。
孫權故意傳出“聽聞潘濬患疾,遂親至江陵城探問且又為潘濬熬藥擦臉,潘濬遂降”的消息,劉封不論是正麵反駁還是側麵反駁都不會有太大的效果。
在孫權的輿論主場上,劉封是不具備任何優勢的。
任何的回應都有可能被孫權斷章取義的拿來行“反間計”。
想讓孫權吃癟又不能冷處理。
最好的方式,是用新的輿論覆蓋舊有的輿論,讓孫權主動來到劉封的輿論主場上。
經劉封這一點撥,杜普恍然大悟,忙領命道:“將軍英明,下官這就去辦。”
杜普在臨沮多年,自有門客拿錢辦事。
對這些大抵出身不好的門客而言,去傳太正經太深奧的很難,可要去傳孫權是色犬這等秘聞那就太輕鬆了。
兩日後。
軍侯俞射派人來報,稱關羽麾下都督趙累已經驅兵至麥城。
劉封聞言大喜:“趙累竟來得如此之快!”
劉封最怕的是關羽撤兵速度太慢而錯失跟孫權爭奪江陵的時機。
如今趙累先至麥城,關羽必然也不會離得太遠。
荊州的形勢正在按劉封預料的方向展開,劉封遂不遲疑,擂鼓聚將。
“傳我號令,兵發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