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四郎的替身最後衝進了碉樓裡。
代表著憤怒。
代表著曾經的黃四郎,代表著過去的.黃四郎。
最後,這個作惡多端的,舊時代的既得利益者,黃四郎死在了自己的替身手下。
沒有任何體麵。
黃老爺生前是個體麵人。
但死的一點也不體麵。
張牧之想給他體麵。
但人民群眾可不會給他這個機會,你又何曾給過人民群眾體麵了?
黃四郎到死也不明白。
自己竟然死在替身之下。
那個讓自己隨意毆打辱罵踩在腳下侮辱的家夥。
沒有什麼英雄惜英雄的橋段。
隻有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與憤怒。
黃四郎和自己四目相對。
還是不明白呀。
既不明白張牧之為什麼要將銀子給這些東西,也不明白這些東西是怎麼敢拿起槍反叛自己的。
就帶著疑問與遺憾離去.
最後一段李雲自己飾演自己。
自己殺死自己,這個橋段與演技讓人看到懷疑人生。
一個氣場十足的大反派。
死在自己的替身手下,卻能讓人感覺到理所應當。
“這最後一段劇本,難怪李雲一直沒有拿出來。”江文此時此刻呢喃:“原來是讓他們自己做出選擇。”
不是嗎?人民的未來由人民自己作出抉擇。
這很合理。
曆史選擇英雄。
而人民選擇曆史。
我們從來都不愚昧。
江文一下子從自己悲天憫人的聖人英雄的情節之中清醒過來。
其實在這裡,去讓他享受的點。
也有一點,是能完美的滿足他的英雄情節。
張牧之是英雄。
哪個男人不想當啊?
英雄情結。
英雄情操。
在這樣的氛圍下。
沉醉其中,完美的感覺那種情緒。
陶醉。
然後現在夢也醒了。
這一段打倒黃四郎的情節,就完全出乎了江文的意料之外。
這段劇本的留白。
原來是留給人民群眾自己做出選擇
拯救者,偉大者的夢破碎.
原來,從來不是我選擇了人民。
此時,江文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說道。
“是人民選擇了我”
黃四郎的碉樓被衝擊了。
一切都結束了,黃四郎與張牧之的恩怨情仇。
在這裡也有了一個了結。
這是一個喜劇的結局嗎?
最後張牧之與他的兄弟們也都分道揚鑣。
在岔路口上。
在抉擇的岔路口上。
他的兄弟們,拿著湯師爺的委任狀,踏上了去浦東的火車。
一如當時,馬邦德,吃著火鍋唱著歌,走馬上任鵝城的場景一樣。
隻是這一次,變成了他的土匪兄弟們。
而身後的張牧之,騎著馬,猶豫了半天之後,就繼續跟著火車走了。
讓子彈飛一會。
這一顆子彈到現在還沒有落下。
讓子彈飛
正式殺青了。
所有的主演都有一種虛脫的抽離感,包括江文在內,這位張麻子在這段時間裡受到了太大的精神起伏。
“你最後的那一段決戰的戲份,打碎了江文的英雄夢,你小子還真是跟黃四郎似的,焉兒壞焉壞了。”葛佑拿著自己珍藏的茅台好酒,直接被放在了殺青宴的酒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