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宋神探誌 > 第一百一十章 公孫策:我嗅到了大案子的味道!(第三更)

第一百一十章 公孫策:我嗅到了大案子的味道!(第三更)(1 / 1)

推荐阅读:

inf

全家滅門。

身首分離。

官員失蹤。

案卷焚毀。

狄進明白,呂安道為什麼會諱莫如深了,換成任何一位開封府衙的官員,都會避之不及。

吳景想從正常途徑,讓官府查案,同樣不現實,擊鼓鳴冤隻是在特定的政治時期管用,目前就是擺設。

當然他那種殺人逼迫的殘忍法子,除了進一步增加無辜的受害者外,也是毫無作用。

而此時狄進聽了案子的凶險後,第一個問題卻是“此案發生時,當年權知開封府的是?”

呂安道平複了一下情緒,露出敬仰,微微拱手“是呂相公。”

不光因為本家之姓,呂夷簡如今還是參知政事,宰執之一,稱一句相公並不為過。

所謂“宰執”,就是宰相與執政的並稱,宋朝前中期,宰相滿編為三人,首相兼任昭文館大學士,次相監修國史,末相兼任集賢院大學士,而執政指的是參知政事,又稱副相,一般設兩人,最多不超過三位。

即是說,不會超過六位的兩府宰執,就是朝堂上地位最高,權力最大的官員,如今的呂夷簡正是其中之一,呂安道這小小的推官,提及那位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當然是不自覺的崇敬。

“呂夷簡麼……”

狄進心頭微動,再度問道“當年呂相公了解案情的詳細麼?又是對整起案件如何判決的?”

呂安道想了想道“如此重大的滅門案,呂相公為大府之時,是肯定要過問的,至於最終作何判決,應該是不了了之,主要查案的推官袁弘靖失蹤,案卷被焚毀,呂相公恐怕也無能為力……”

狄進略過這個話題,繼續問道“當年驗屍的仵作是哪一位?這位總不會也失蹤了吧?”

呂安道再度苦笑“沒有失蹤,隻是很快告老回鄉了,當年驗屍的場麵,我雖然沒有親自經曆過,但聽袁弘靖談論過,他都惡心得吐了回,實在太慘了……”

全家滅門,三十五具無頭屍身,每間屋子一具,狄進想一想,也有些不寒而栗“那老的仵作歸鄉的,新的仵作是他的兒子,還是弟子?”

仵作這個職業由於受大眾歧視,一般都是父終子及,亦或是收養了街頭上的流浪兒作為弟子培養,圖一個年老時有人送終。

所以同一處縣衙,前後兩任仵作基本都有些關係,老的走了,可以從新的仵作處調查。

然而呂安道搖了搖頭“沒有,那老仵作將自己的徒兒也帶走了,現在這個仵作,與其毫無乾係,是從彆的州縣臨時調來的,經驗不足。”

狄進道“怪不得……”

之前的劉從廣一案,衙門的仵作可以說是最不合格的一環,比如驗屍,隻是發現屍體的當日清晨驗了一番,填寫屍格後,就再也不理會了。

如果後來覆驗,哪怕隻是當天晚上再驗一次,就能發現劉從廣的口鼻處再度滲出血來,從而結合後腦處的傷勢,更正死亡原因。

但仵作完全沒有這份心思,草草定一個死因不明,然後又變為了鋼針入頂心遇害,就將自己的事情完成。

當然,有鑒於這個年代仵作的社會地位,指望人家責任心爆棚,如後世電視劇裡麵的法醫,連刑警破案的工作都乾了,也確實不現實。

即便如此,狄進以後規範仵作的工作流程,肯定不會讓手下這般馬虎行事。

言歸正傳,負責調查的推官沒了,仵作帶著徒兒歸鄉跑路,頂頭上司已然是宰執,難以問詢,這案子還真就有點無處下手的感覺……

所幸還能退而求其次,狄進又道“如果不問案件詳細,單單查一查滅門那戶的情況,開封府衙還有記錄麼?”

呂安道皺了皺眉頭“這倒有,隻是此案真的非同小可,還有兩個月不到便是秋闈了,還望仕林莫要因此案分心……”

這就跟後世彆人勸說,有什麼事情等高考之後再做一樣,狄進自然聽得進去“此案既然這般凶險,那早一日遲一日並無分彆,我原本也沒準備倉促調查,隻是略作詢問。”

呂安道鬆了口氣,又歎了口氣“平心而論,我是希望有朝一日,有人能破除此案,解去這一塊心病,若能尋到弘靖的下落,給他家人一個慰藉,那更是再好不過了!”

而目前看來,正是眼前這一位最有希望,但呂安道終究還是沒有說出口,隻是起身,鄭重地拱手一禮。

狄進還禮,一切儘在不言中。

呂安道告辭離去,第二日黃昏,又親自將一份文書送了過來。

狄湘靈回到家,與狄進一起觀看,這份榆林巷滅家業主的檔案。

請訪問最新地址

“家主孫洪,江南西路歙州人,曾出家五台山,後還俗經商,家資頗豐;”

“娶妻朱氏,納妾白氏、吳氏、齊氏;”

“生子六人,長子孫承,字良材,次子孫鬆,未及冠,三子孫裕,未及冠,四子孫絢,未及冠,五子孫恩,未及冠,六子夭折;”

“生女七人,大娘子已許配人家,未及出嫁,二娘子、三娘子、四娘子、五娘子、六娘子未及笄,幼娘夭折;”

“家中宅老一人,仆婢十八人,皆有牙行契書;”

……

看到這裡,狄湘靈眉頭微揚“怪不得!竟然是五台山僧人還俗,看年紀應該是吳景他們的師父,這子女都到了嫁娶的年齡,還俗至少二十載了吧?”

狄進微微點頭“師徒關係確實最有可能,不然時隔這麼久,他們也不會為了此人的身死而瘋狂……”

“幸好你識破了吳景的詭計,抓住了此人,如今他雖然越獄了,但至少不會再殘害彆的無辜。”

說到這裡,狄湘靈又皺了皺眉“可照這架勢,哪怕解決了吳景,會不會有更多的僧人下山?”

那真是捅馬蜂窩了。

狄進微微點頭“我如今對於武僧的偏執,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普通的江湖人士還真沒有這麼強的凝聚力,寺院的獨特環境造就了僧人非比尋常的情誼,想要一勞永逸地解決這件事,就是將這滅門慘案破了。”

狄湘靈很相信弟弟的能力,如果這案子是三天前乃至三個月前發生的,那都好說,但三年前的事情,再加上種種缺失,她實在不太看好“當年調查的人失蹤,仵作跑了,案卷被燒,這案子除了街頭巷尾的一些傳聞和那座無人敢接近的鬼宅外,就沒有彆的線索,這得怎麼查?”

狄進指著文書“並非毫無線索,姐姐發現沒有,這位還俗僧人的子女,養得很好,幾乎沒有夭折……”

古代孩子夭折率很高,彆說尋常百姓人家,權貴富商之家都是如此,比如劉美的五個兒子,就夭折了兩個,這還不算多的。

最慘的是宋朝皇室,宋真宗就趙禎一個獨苗,否則也不會讓劉娥抱養一個宮婢的兒子,仁宗更是一個獨苗都沒有,不得不收養了英宗……

子女最多的,就是宋徽宗那貨了,然後結局都知道了。

現在看這位五台山的還俗僧人孫洪“前麵的五子六女,全部存活,若非真有菩薩保佑,那不僅要爹娘體格健壯,先天充足,還得精通醫術,能為小兒治病!”

狄湘靈恍然“武僧走南闖北,確實有了不得的人物,精通各家技藝,尤其是醫術,醫病救人,亦能弘揚佛法。”

狄進道“既如此,為何孫洪的幼子和幼女,都不幸夭折了呢?”

“總有醫術無能為力的時候……”狄湘靈目光一動“是了,如果單單夭折一個,倒還正常,一下夭折了一對兒女,會不會是一個警告?先弄死他的子女,下次就是滅門?”

狄進點了點頭“但凡滅門之案,都有仇怨因素在,何況這種斬去頭顱,不得全屍,更是充斥著濃濃的仇殺意味,而如果之前就有警告,那便有線索可尋了!”

狄湘靈十分乾脆“怎麼查?”

狄進道“從喪事查起!辦喪事的器具、棺木、下葬的墓地、作法的僧人,當年接觸這些的人,都可以問一遍!”

狄湘靈眼睛一亮“好辦法!不愧是六哥兒!”

“隻是嘗試而已,這條路線可能問不出什麼,隻是白費力氣……”狄進卻沒有她這般期待,反倒先行潑了一盆冷水“這樣的迷案,想要追查到真正有用的線索,就是大海撈針,我們都需要做好萬難的準備!”

狄湘靈笑道“甭管怎樣,試試吧!做彆人做不到的事情,還怕什麼困難?走了!”

姐姐離去後,狄進將記錄遇害者一家的文書仔細收起。

查案是備考中途的放鬆休憩,如今休息完畢,可以繼續回到詩賦之中了。

可就在這時,他又聽到一陣興衝衝的腳步聲傳來。

不多時,有節奏的敲門聲起。

狄進按了按眉頭“明遠請進!”

本該在家中用功的公孫策,滿臉笑容地走了進來,那感覺如同聞到了魚腥味的貓,嗖的一下就竄到麵前“開封府衙的推官兩度上門,神情凝重,我嗅到了案子的味道,這次可不能讓你專美於前了!”

狄進看了看他,知道與其對這位好友隱藏遮掩,倒不如坦然相告,至少自己還能照拂一二,拿出剛剛收起的文書,將大致的情況說明了一遍“明遠,你要查案我不反對,但我們約法三章,等解試考完後,再一起努力如何?”

“無妨無妨!我不會率先出手,占你便宜的……”

公孫策笑著答應,但聽著聽著,逐漸露出凝重之色“人首分離,死無全屍,這類似的案子,我在廬州也聽說過一起!”

請訪問最新地址

inf。inf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