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但是看兩支股票的漲停封單,目前也都還維持在20萬手以上,且盤麵上,從午後開盤至今,也沒有出現大單拋售的情況啊。”趙誌遠回應道,“這應該能說明經過早盤階段的換手,目前場內的籌碼結構,還算是比較穩定吧?而且這兩支票的短期獲利盤,其實在早盤劇烈換手的時候,我覺得已經消化得差不多了,現在的盤麵拋壓,應該並不大,更何況……‘新興產業鏈’這條線,此刻的情緒表現上,以及其它相關概念股票走勢表現上,雖然似乎多空分歧在增大,可目前也沒有其它的熱點湧現出來分流‘新興產業鏈’主線領域的短線活躍資金群體。
隻要沒有其它新熱點湧現出來分流場內的短線活躍資金群體。
那我覺得,目前沉積在‘新興產業鏈’主線,特彆是聚集在影視傳媒、互聯網軟件、互聯網應用這三個板塊領域的眾多短線活躍資金群體,以及眾多的短期獲利盤資金,大概率還會繼續觀望一番。
畢竟,此刻這幾大板塊的賣點,並不明確。
盤麵上,也沒有出現承接的買盤,完全承接不住盤麵,賣盤紛紛擠兌拋售的情形。
再者,就算尾盤階段,‘新興產業鏈’主線領域的影視傳媒、互聯網軟件、互聯網應用幾大板塊的內部多空分歧進一步加劇。
那麼,最先遭到場內獲利盤資金集中擠兌拋售的個股。
也應該是市場辨識度一般,廣大散戶投資者群體關注度一般,潛在承接買盤力量相對較小的非熱門龍頭股票。
諸如‘華文在線’、‘華文傳媒’、‘樂視網’、‘華策影視’、‘全通教育’、‘網速科技’、‘任子行’……這些核心熱門龍頭股票,在極強的散戶跟風效應,以及極高的市場投資者關注度下。
就算遭遇盤麵多空分歧,也應該是最後才會崩盤的。
換句話說,不管怎麼看,這些核心熱門龍頭股票的持倉容錯率,始終還是要遠高於其它非熱門股票的。
所以,我覺得此時,還是不用太著急。
不用過於去壓價拋售止盈。
還是可以等一等,看看最後一個小時市場行情的走勢,以及市場各大主線熱門板塊的走向如何,再決定交易結果。
就目前這幾支票的市場關注度和討論熱度而言。
其盤麵根本就不缺流動性,隻要想賣,應該隨時都能賣掉的。
當然了,如果在尾盤階段中,場內有主力資金牽頭主導,炒作出新的市場核心熱點,且這個新的核心熱點得到了場內一眾活躍短線資金群體的認同,以及場內大批量的散戶投資者集體跟風。
那麼,在市場活躍流動性,必然會分流的情況下。
估計‘新興產業鏈’主線領域的影視傳媒、互聯網軟件、互聯網應用幾大板塊的行情走勢,變數就要大一些了。
不過,就目前的市場消息麵情況來說……
感覺新的市場熱點,也沒辦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走出來,並獲得場內做多資金的一致認同,從而形成合力。”
“這倒也是。”張偉微微頷首,說道,“隻要沒有新的市場熱點湧現出來分流目前聚集在‘新興產業鏈’主線領域之中博弈炒作的資金,那麼,就目前的這個市場量能下,‘新興產業鏈’這條線,還是有可能繼續穩住的。
而新的市場熱點誕生,往往是需要諸多條件和因素刺激的。
目前來看……
市場消息麵上,基本還是老消息居多,新消息裡,沒有能夠形成核心熱點的有用資訊。
本來關於‘鄉村振興’、‘新農村建設’的新聞,倒是不少,可這條線,天生就缺乏故事可講,不容易引起場內短線資金群體的共鳴,也很難形成規模化的炒作效應,同時農業、畜牧業兩大行業板塊的體量也比較小。
就算把這兩大行業板塊指數拉到飛起,也容納不了太多的資金群體介入。
所以,對於場內的主力資金群體來說,炒作這兩條線的性價比並不高。
更何況,這條線,除了政策麵的強力支持,其行業基本麵情況,以及未來的業績爆發預期,都還是處於確定性不高局麵的。
總的來說,資金引導這條線走出來的概率不大。
與其集中炒作這條線,還不如在‘新興產業鏈’主線領域之中,深入挖掘一些其它的概念板塊,講一些新故事呢。
而如果新的熱門主線走不出來……
第(1/3)頁
第(2/3)頁
聚集在‘新興產業鏈’這條線裡麵的大量短線獲利資金群體,想要止盈調倉到其它主線領域之中。
恐怕就要重新審視目前已經得到邏輯驗證過的過往核心主線了。
比如主板方向的白酒、白電、醫藥、消費、電力、金融板塊,或者說‘大基建’主線領域的地產、建築裝飾、建築材料、有色、鋼鐵、煤炭等板塊。
可目前這些主線板塊,感覺在調整的時間和空間上,始終還差一些火候。
就拿‘大基建’這條線來說……
作為板塊領域之中核心龍頭股票的‘東方雨虹’這支票,明顯盤麵多空分歧還比較大,且股價調整空間不足,對於一些想要進入承接做多的資金而言,潛在的下跌空間與上漲空間相比,性價比並不高。
既然性價比不高,那要使這些資金進入承接,基本上就很難了。
同樣的,白酒、白電、醫藥、消費、電力、金融這幾大板塊,也有目前‘大基建’主線的這些製約行情上行的因素存在。
總的來說……
目前這些權重板塊,對比‘新興產業鏈’這條線的一眾概念板塊和行業板塊。
並沒有太高的性價比和盈虧比率,對於場內大量短線資金群體的吸引力,也相對比較一般。
不然的,這些權重主線板塊,也不會全天都維持縮量的態勢。
更不會其盤麵走勢,在表現上,比‘新興產業鏈’這條線還弱了。
既然市場的幾大主線裡,對比‘新興產業鏈’這條線來說,其它的幾大主線,更沒有炒作的性價比,那麼,場內的短線活躍資金,就大概率在當前的這個行情走勢階段,就不會朝這幾大主線領域集中。
所以,綜合分析來看……
我覺得接下來‘新興產業鏈’這條主線領域,由於近期短線獲利盤的累積,在走勢上的多空分歧,的確會加劇。
可我覺得主線投資風向上,大概率不會再次轉移。
我覺得接下來的行情走勢裡,最大可能性的行情變化,還是聚集在‘新興產業鏈’主線領域的大批活躍資金流,會再橫向挖掘‘新興產業鏈’主線領域的概念炒作機會,以及向此前依舊還沒怎麼漲,依舊處於超跌狀態的其它概念股票集中。
總的來說,市場大概率會在‘新興產業鏈’這條主線領域之中深度醱酵。
畢竟像此前一度被資金關注度的‘新能源產業鏈’相關板塊,及其相應概念股票,還有‘智能手機產業鏈’上的‘消費電子’板塊,及其相應概念股票,所處的位置,依舊還是很低的。
而且‘消費電子’這個板塊。
是實打實有著強烈預期支撐的。
去年蘋果新品發布會之後,過去一年的蘋果新機銷售情況,略微還是低於很多機構預期的。
今年,按照目前流露出來的一些發布會新聞。
感覺今年的蘋果新品發布會,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而且大概率蘋果公司在去年銷售略微不及預期的情況下,肯定會重點打造今年的新品,賦予一些新技術,或者說帶來一些新的東西,讓消費者更有消費的欲望。
隻要今年的這一場蘋果新品發布會能夠超預期。
那麼,作為直接受益的‘蘋果產業鏈’相關股票,我覺得就是可以提前布局的,而我也相信場內的很多聰明資金,不會放著這一個比較確定的預期不炒。”
“嗯,老張說得有道理。”趙誌遠聽完張偉的這番分析,仔細琢磨了一會,笑著點頭道,“我也覺得‘新興產業鏈’這條主線,此輪反彈周期在當前的這個位置,沒有結束,同時,市場的整體風向,也該往科技方向發展了。
在整個‘新興產業鏈’主線之中……
‘蘋果產業鏈’和‘新能源產業鏈’這兩大支線,的確還不錯。
特彆是‘蘋果產業鏈’相關的股票,看k線走勢,還有目前所處的估值,的確都不高,而且都有著底部逐漸抬高,從左側走到右側的跡象,感覺這條線的一眾核心股票,還沒有走到反彈加速的狀態,可以作為此刻市場上,優先的建倉目標。”
第(2/3)頁
第(3/3)頁
“‘蘋果產業鏈’這條支線,的確有著較為明確的預期。”梁九成在倆人討論之中,再度插話說道,“但就因為這條線,一直有一定的基本麵和預期支撐,其內部籌碼結構,才一直都沒有真正清晰過。
在整個‘蘋果產業鏈’支線領域的一眾熱門股票裡。
目前潛伏的,有部分投機遊資,也有大量機構主力資金,更有跟風的散戶資金群體。
機構、遊資、散戶,都意識到這條支線是可以投機的,也都在潛伏,也就意味著目前這個位置,‘蘋果產業鏈’中的一眾股票,內部潛伏盤比預想中要多,這頂轎子,也比預想中要沉。
如此多的潛伏盤,如此沉重的轎子。
繼續往上炒的話,所需要的主動承接買盤資金,恐怕是不會少的吧?
然而,目前的市場,最缺的,就是主動承接的增量買盤資金啊,誰都想坐轎,結果往往就沒有人願意抬轎了。
就像現在的銀行板塊一樣……
由於業績的持續增加,現在的銀行板塊低不低估?
從估值的角度來說,整個銀行板塊的估值,依然還是低估的,可就是由於這一板塊之中,潛伏的資金群體太多,而所需要的增量買盤資金,也太多了,所以股價就漲不上去,開始了持續縮量橫盤的態勢。
這在目前的‘蘋果概念’相應股票上,邏輯也是一樣的。
還有啊,如果‘蘋果概念’這條線真的強,真的市場預期這麼一致,其近幾日的走勢,不會一直比影視傳媒、互聯網軟件、互聯網應用三大核心板塊弱,所以……對於這條支線的預期,我個人覺得,還是不要抱太高的期望。
至於‘新能源產業鏈’這條支線嘛……
在經過連續差不多兩個月的調整,以及‘華逸資本’從這條線大規模撤離後。
在持續的‘補貼退坡’傳聞裡。
這條線的調整空間和調整時間,的確算是比較充分了,且這輪反彈,也沒怎麼漲,按理來說,是存在一定補漲空間的。
但是內,關於‘補貼退坡’的這個預期兌現,是要到年末才能明確的。
也就是說,這個潛在的利空,得壓製到年末的時候,才會有所鬆動,才有預期反轉的可能。
現在嘛,基本麵預期,不會有太多的反轉特征。
而既然整條支線,受到潛在利空的持續壓製,那麼,在這個利空沒有落地前,場內原本看好這條支線,且打算炒作這條支線的資金,在做這條支線相應個股行情的時候,自然也就免不了畏手畏腳了。
同時,由於這種潛在利空的壓製。
也會抑製資金持續高位接力的積極性。
總的來說,我覺得接下來,‘影視傳媒’、‘互聯網軟件’、‘互聯網應用’幾大板塊出現多空分歧,走勢出現跳水的時候,‘新能源產業鏈’和‘智能手機產業鏈’兩大支線,大概率也不會有獨立的行情表現。
說實話,今天尾盤這走勢,會怎麼發展。
我此刻心裡,還真不確定。
但我感覺,場內一眾資金,對於‘大基建’這條線的認同度,還是要明顯高於其它主線板塊的,而且,今天港股市場上,內房股票,還有一眾建築類的股票,漲勢很不錯,說不定會對a股市場,有相對的帶動效應。”
聽見梁九成提起港股市場的走勢。
張偉和趙誌遠目光一轉,瞬間也盯向了同樣處於激烈交投中的港股市場。
果然看見港股市場中,一眾內房股票,還有相應的房地產產業鏈股票,確實要比a股市場上同類股票走勢強出很多,而且,在不知不覺間,作為‘大基建’主線核心權重龍頭股票的‘海螺水泥’這支票,兩地價差的溢價效應,又擴大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