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比朱棣更適合當皇帝?
聽到朱雲峰的話,朱元璋依舊沒有太多情緒波動,而是陷入沉吟。
他之所以沒有急著先找朱雲峰了解治國良策,而是先問繼承人的問題,就在於他今年畢竟已經五十一歲。
作為一個龐大帝國的開創者,到了這個歲數,他必須要考慮下一代能否繼續執掌大明江山的問題。
當中的底層邏輯依舊是那一套當權者的第一憂慮就是政權憂慮。
更深層次的原因總結其實就是一句話,那就是誰能守住江山,誰就有資格成為帝國的繼承人。
朱元璋需要的是大明江山的政權穩固無憂,而朱標一直是他最滿意的儲君。
雖然在這個過程當中他考慮過易儲,但實際上真就是有時候被朱標氣到了,腦子裡甚怒之下產生過這種念頭而已。
貫穿朱元璋的一生也就產生過一次這樣的念頭,卻從來都沒有實施過。
便在於他自己也很清楚,朱標無論從能力還是圍繞他形成的利益集團,都能讓他成功把帝國延續下去。
可就在這個時候,他來到了後世。
並且了解到了未來曆史,知道了後來的明帝國延續者並不是朱標一脈,而是老四朱棣一脈,那朱元璋就得重新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了。
原因很簡單。
朱標雖然在他這個時期在他眼中是最合適的人,可朱標畢竟早早病逝,他的子孫後人也丟掉了江山,被老四一脈奪去。
這就意味著朱標一脈後麵就沒有了例子可循,能否守住大明江山就成為了未知數。
朱棣一脈就不同了。
雖然大明最後還是亡了,可畢竟守了那麼多年,有一個完整的作業可以抄。
簡單來說,就是即便如今朱標治好了,沒有性命之憂,他那一脈也相當於開盲盒,需要重新開辟一條艱難的新賽道,結果怎麼樣誰也不清楚。
萬一以後朱標的子孫裡再出個朱允炆這樣的廢物,或者出一個昏庸之君,把大明江山給折騰沒了,老朱就得氣死。
相反朱棣一脈是現成的,雖然中間肯定也有昏君,可至少短時間內沒有把大明江山敗掉。
兩相對比,作為父親,朱元璋很滿意朱標這個儲君。
然而作為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第一順位永遠都是大明江山,那自然就需要去思考這些問題。
隻是讓朱元璋沒有想到的是,就連朱雲峰這個後世者都認為朱標更適合。
難道他沒有想過朱標如果當了皇帝,那曆史可就沒有了參照物。
也就是說之後大明的曆史將徹底走上不同道路,萬一出現昏庸的皇帝把大明江山敗掉怎麼辦?
“老祖宗是在想,朱標在曆史上沒有過皇帝,他的兒子朱允炆雖然當過,卻迅速被推翻,可見朱標一脈子孫後人不行。”
似乎是察覺到了朱元璋的想法,朱雲峰試探性問道:“如果老祖宗沒有遵循曆史,把朱標送到現代來治好了風寒,以後讓他做皇帝的話,會不會導致昏庸的皇帝出現,讓大明滅亡?”
“你這家夥,像是我肚子裡的蟲兒,怎麼什麼都知道。”
朱元璋笑了起來。
朱雲峰心中腹誹,你什麼人我還不清楚?大明各類史書可沒少看,還不知道你心裡除了老婆孩子,就隻有江山政權最讓你看重。
“這個東西網上就能查到。”
朱雲峰隨口糊弄過去,然後又道:“老祖宗,你有沒有想過一件事?”
“什麼事?”
“如果我幫你將大明強盛,發展科技,你說改變了曆史嗎?”
“這”
朱元璋一愣。
“曆史改變之後,就算選了二祖當繼承人,他生下來的那些子嗣,依舊還會是原來的子嗣嗎?稍微一個不同,比如二祖要生明仁宗朱高熾的那天,我叫他過去喝酒,喝得爛醉如泥,結果比曆史上跟徐皇後生孩子的時間點晚了一天,那這個孩子還是不是後來的朱高熾?”
朱雲峰又道:“同理,就算現在朱高熾已經生了出來,可他的人生軌跡也很大程度上會被我這樣的外來人乾擾,甚至在得知未來曆史後的老祖宗您也會乾擾到他的軌跡,將來生的孩子還會不會是明宣宗朱瞻基呢?”
朱元璋隨即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
“蝴蝶效應。”
朱雲峰敲了敲茶幾桌麵道:“蝴蝶扇扇翅膀就能引起龍卷風的這個理論雖然是假的,但效應卻是真的。有的時候一個微小的變化,改變的就是整個世界。比如現在既然有穿越這種事情發生,那回到南宋殺了我們的祖先朱仲八,就還會有大明朝,還會有我們朱家人嗎?”
他看著朱元璋繼續說道:“同樣的,老祖宗你到了這邊之後,與原來曆史上每一天的行動軌跡就不同了,未來的曆史就大變樣,所以或許您出現在這裡的某一刻,大明的軌跡就再也回不到從前。而隻要您想強盛大明,有我在這個世界插手乾預,本身就已經是改變了曆史,老祖宗您又在擔心什麼呢?”
“嗯,不錯不錯,是這個理。”
朱元璋豁然開朗,點點頭道:“那你說說,為何標兒比老四更合適?你們之前不是說,老四文武雙全,開創了一代偉業,這樣的皇帝,我也喜歡得很。”
他在朱標活著的時候動過一次易儲的念頭,那次念頭,就在於他覺得朱棣很像自己,而朱標老是頂撞自己,讓他生氣。
後來打消這個念頭之後,朱標卻又死了。
這就真要換繼承人了,朱元璋首先想到的依舊是立朱棣為新太子。
兩次想立朱棣,不止在於朱棣長得像他,同時還有性格、能力、智慧、軍事實力等方麵都非常出眾。
特彆是朱棣就藩於北平,率軍北上漠北擒住北元太尉乃兒不花,讓他非常喜愛。
然而朱雲峰搖搖頭道:“朱棣確實是一位豐功偉績的皇帝,但要考慮到的是,在您這個時期,隻有朱標最合適,這無關於二祖後來是不是成為永樂大帝,而在於那個時期對於大明來說,朱標最好。”
“為什麼這麼說?”
朱元璋不解。
“原因很簡單,因為所有人都服他,所有人都喜歡他。”
朱雲峰說道:“對於一個剛剛結束了元末亂世,急需要休養生息的大明初期帝國來說,一個上下都信服的皇帝比什麼都重要。”
“唔。”
朱元璋沉吟道:“細說。”
朱雲峰就道:“所有人都信服,阻力就少,阻力少了,想要做什麼事情,施展什麼政策都方便,國家發展起來才更容易。”
“特彆是他的施政綱領以“寬通平易”為主,他登上皇位,天下要少幾十年動蕩,少死很多人,各方臣服,豐功偉績不會比朱棣差,甚至可能更好,迎來一個更寬鬆的時代。”
“這樣會讓整個社會氛圍從洪武時期的緊繃與高壓狀態放鬆下來,有助於國內經濟、農業以及整個國家生產力的發展。”
“相比之下二祖雖然開創了一番事業,但他在位期間可以用窮兵黷武來形容。”
“由於二祖是推翻您立下的正統皇帝,十分擔心得位不正的問題,所以依舊延續了特務治國,對民間和官場進行高強度控製。”
“對內設置內閣和東廠,重用宦官,繼續采取對官員和百姓的高強度控製政策,埋下明朝宦官乾政的隱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戰果很少。派鄭和七下西洋,嚴重損耗國力。”
“加上常年對外征戰以及大量浚疏運河的工程,導致沉重賦稅和兵源徭役,這非常不利於民間發展。”
“打江山需要的是嚴峻,守江山卻要張弛有度。您在位時期過於嚴苛,就需要下一位皇帝采取寬鬆政策,引導民間蓬勃向上,而不是繼續高壓態勢。”
“但二祖非正統繼承人,讓他難以把社會秩序變得寬鬆。”
“所以雖然有永樂盛世的說法,但其實對於百姓來說,生活情況並不算好。”
“隻能說永樂盛世是建立在當時大明強盛的武力上,而不是建立在綜合國力之上,跟漢武帝的情況有些類似。”
“不同之處在於漢武帝遠征漠北是真有戰績,打得匈奴找不著北。二祖遠征漠北幾次都沒有找到對方主力決戰,無功而返,還是略有些不足。”
“當然了,這些都隻是二祖時期的缺點。優點也非常多,包括二祖在位期間打下大大的疆土,甚至還在馬六甲海峽建造城池,許多豐功偉績,比這些少數缺點厲害太多。”
“隻是跟朱標比起來,當時的大明需要的不是四處征戰開疆拓土,而是休養生息發展國力。國力上去了,這些事情哪個皇帝都能做到。”
“所以我才說朱標和二祖都有當皇帝的能力,隻是在特殊時期,比如明初時期,朱標比二祖更適合。如果是在明末的話,才需要二祖這樣殺伐果斷,雄才大略的皇帝鎮住局勢。”
“並且明初朱標上位的話,不容易為大明的滅亡埋下禍根,相反二祖時期確實埋下了不少雷,可以算是間接導致了大明的滅亡。”
朱雲峰儘量說得比較委婉客觀,沒有貶低朱棣的意思。
他寫曆史,經常去逼乎查閱資料。
除了研究史書,自己去了解那些曆史以外,也會去看看逼乎那些大手子們的看法。
而逼乎大手子們往往分成兩派,一派朱標吹,認為朱標不死,大明千秋萬代。
另外一派認為朱標就是個衝擊波,被吹出來的偽神,實際能力遠不如朱棣。
曾經朱雲峰年輕不懂事,加上朱棣是他直係祖先,天然讓他站隊朱棣,便也覺得朱標不如朱棣。
畢竟朱標死得早,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政績。
但後來思想成熟了,對政治稍微有些研究了才知道,在朱元璋那個時期,朱標確實是最好也是最合適的接班人。
這無關於朱標和朱棣兩個人的能力,而在於他是朱標,二十二歲監國,處理國政十多年的大明太子!
他監國時期,文官認可,武將信服,兄弟支持,百姓愛戴,是全大明上下公認的最完美的儲君,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明初時期動蕩難安,朱元璋當皇帝安全感一直不強,生怕老朱家皇位不穩,因此對官員百姓采取高壓政策,稍有不慎就興大獄,造酷刑,結果造成起義不斷。
洪武時期農民起義次數達三十多次,僅次於明末崇禎時期。
在這種環境下,是個人都能看出來,此時的大明需要的不是繼續東征西討,而是像漢文帝和漢景帝一樣,與民休息,恢複國力。
這並非是朱雲峰自己的見解,而是有曆史根據的。
比如“文景之治”“昭宣中興”“開元盛世”“仁宣之治”等等都是這個道理。
即前麵的皇帝一直在打仗,導致國力空虛,百姓弊病,後麵的皇帝就采取寬鬆治國和息兵養民等一係列政策使得國家出現盛世的局麵。
包括永樂盛世朱棣南征北戰,耗費大量國力,但實際上也一直在大力發展農業,興修水利,疏通大運河,減輕稅負,算是一邊打仗一邊休養,才讓國家沒有崩潰。
直到明仁宗和明宣宗在位期間停止戰爭,專注於發展才算是讓大明的國家真正強盛。
“仁宣之治”也被公認為是明朝國力最強、政治最清明的時期。
如果不是朱祁鎮帶著大明幾十萬精銳在土木堡不戰自潰,讓大明由盛轉衰的話,這樣的盛世或許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而朱標的施政綱領其實和明仁宗跟明宣宗差不多,都是主張國家休養生息,發展國力為主。
他上位更能儘快恢複國力。
儘管朱棣打下很大疆土,但卻屬於錦上添花的範疇。
因為朱元璋時期,明朝的版圖就已經非常大,達到了722萬平方公裡。
朱棣主要打下的是東北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為奴兒乾都司,麵積約186萬平方公裡。
其次是越南北部和半個緬甸,麵積大概在60萬平方公裡左右。
最後就是南洋的舊港宣慰司,22萬平方公裡。
這些地方在當時抵抗力已經較弱,並且大都是羈縻統治,實際控製很少。
隻要國力上去了,除非遇到朱祁鎮這樣的廢物,不然換一個平庸皇帝,基本上都能做到,甚至會更加簡單。
所以站在客觀角度看,如果朱元璋的繼承人是朱標,那麼明初就會迅速進入國力恢複階段。
以朱標受所有人的支持的情況下,朱元璋也不會大肆殺淮西勳貴,保證那一批能征善戰的明初武將還存在。
如此國力上去了,武力也能夠得到保證,開創的盛世未必比朱棣差,甚至可能會跟好。
朱棣打下的這些版圖,朱標時期一樣也能做到。
因此以史為鑒,正確看待問題的話就會明白,朱標為什麼會被公認為是朱元璋最好的接班人。
就在於他的政治地位,施政綱領,注定了這一點。
並且最重要的是。
朱元璋和朱棣父子為明朝滅亡埋下過禍根。
唯有朱標上位,是可以把這個禍根給處理掉,從而延緩大明王朝的衰亡。
因而綜合種種,客觀判斷,以漢代的文皇帝做參考的話,朱標一定比朱棣更適合下一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