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不明白袁熙為何對江東成見如此之大,以至於爭奪天下的戰略方向都變化至此。
因為在他看來,江東未必不能爭取到己方陣營裡麵來,但到這一刻諸葛亮才明白,袁熙心裡,其實根本沒有這個選項!
這其實和諸葛亮的謀劃是有很大出入的,因為天下諸侯之中,劉表劉璋還有交州的士燮,其實都已經退出了爭奪天下的行列,如今逐漸演變成了袁熙曹操孫權三方獨大的局麵。
而這三方的無論從體量還是底蘊上,都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不是那麼輕易被擊敗的,而現在袁熙勢力綜合起來,其實是要比曹操稍弱的,這樣的話,不是更應該團結江東嗎?
想到這裡,諸葛亮對袁熙肅然道:“主公是處於對江東的一己好惡,還是其他原因?”
袁熙想了想,說道:“其他原因。”
諸葛亮有些明白了,這所謂其他原因,八成還是觀星。
諸葛亮一直領悟不了袁熙這種近似於做夢般的觀星,這和諸葛亮悟出的東西完全不同,但不妨礙諸葛亮從中知曉袁熙的動機想法,其應該在觀星中,看到了江東有不可靠的一麵,才會如此說吧?
這樣一來,諸葛亮便要相應調整今後的謀劃,作為軍師,諸葛亮雖然尊重袁熙的意願,但他卻不能將之當做圭臬,還是要做好最壞的應對,畢竟誰也說不準觀星是否一定正確,而作為軍師的責任,則是要把一切的可能性都算到。
一念至此,諸葛亮沉聲道:“亮明白了,那亮會以江東為首要敵人定計。”
“主公覺得,其不可信的理由是什麼?”
袁熙毫不猶豫道:“背信棄義。”
諸葛亮怔了下,隨即笑道:“既如此清楚,那便好辦些了。”
“那我們不如將計就計,拋出誘餌,看江東是否上鉤,若真如使君所說,應該能讓其吃個大虧。”
“主公還能看到更詳細的事情嗎?”
袁熙看了看四周,將嘴湊到諸葛亮耳邊,悄悄說了幾句話。
諸葛亮臉色數變,“還有這種事?”
“若此事為真,倒是可以利用荊州的形勢,做一番伏筆了。”
袁熙微笑道:“這便要仰賴軍師了。”
“不過此事未必能發生,我們還是要做好其他可能的應對。”
“我估計江東在得到我南下的消息後,多少會演幾場戲,我們便先看看他們的表演好了。”
袁熙船隊南下的消息,被海西城裡的江東探子得知後,匆忙往江東報信,這其實也在袁熙預料之中,畢竟這種上萬人的大船隊調動,是不可能完全瞞得住的,他現在等的,就是江東的決斷。
果然孫權得知消息之後,緊急召集群臣商議對策,他掩不住麵上的惶惶之色,對眾人道;“凶虎剛打下並州,卻又馬上興兵南下,如今報知報知其進入了淮水,應是去壽春了。”
“其帶的兵士數目估計至少上萬,是不是去打皖城的?”
“是不是他準備對我們開戰了?”
“此人極為記仇,我當初就說和他撕破臉太早了,如今他要是全力攻打我們,該當如何?”
一眾江東官員看到孫權如此舉止失措,也忍不住心慌起來,畢竟袁熙這幾年的名聲太大,尤其是剛剛打下了晉陽,據說還殺死了十數萬匈奴人,這更讓江東眾人暗自心驚,要是其將這種手段用在江東身上,自己家族還能保全嗎?
當下有人心裡已經開始暗暗產生了動搖,起了些不穩的心思出來。
此時周瑜站了出來,厲聲道:“主公休得慌忙,凶虎並不可怕!”
“其所倚仗者,多是幽州鐵騎和重步兵,這些在江東施展不開!”
“我們在步戰上和其不好抗衡,但江東水軍將領雲集,兵士強悍,誰敢說在水上能勝過我們?”
“更何況我們有了天子名義,凶虎敢攻打我們,便坐實了反賊名義!”
“我們秉持大義名分,據江阻敵,其何懼凶虎之有?”
“其若敢越長江雷池一步,瑜必帶兵相搏,全力將其覆滅!”
孫權聽了,這才麵色稍霽,笑道:“公瑾果然知我之意,我現在已經是漢廷親封吳公,他凶虎一個小小三品將軍,攻打我實是師出無名,徒讓天下非議!”
江東官員聽了,紛紛口中稱頌,但很多人心裡想的卻是,凶虎這種人,真會在乎這些嗎?
張昭此時出列道:“雖然凶虎未必會縱兵過江,但也很有可能會介入荊州爭奪啊。”
“隻要他奪下長江北岸城池,江東攻打江夏的輜重糧道便會被截斷,到時候尚在江夏和黃祖相爭的諸位將軍便會進退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