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正文卷第七百零六章南陽暗流雖然曹操打算去南陽,但他並未立刻動身,而是先讓手下謀士聯係南陽方麵的關係,同時讓武將做好準備,伺機而動。
畢竟他生性多疑,要是沒有大的把握,是不會輕舉妄動的。
然而數日後鄴城傳來的一個消息,讓曹操下定了決心。
袁尚在鄴城調動兵馬,南下東武陽,開始著手渡過黃河,進入兗州。
其先頭部隊文醜帶著數千民夫和工兵,重建了東武陽南麵的渡口,已經開始陸陸續續渡河,目標是官渡!
聽到這個消息,曹操大喜過望,對諸位武將道:“現在可以去南陽了!”
荀彧代表一眾謀士說出了心中疑惑,“冀州軍侵入兗州,明公應該憂慮腹背受敵才對,為何如此高興?”
曹操笑道:“我笑凶虎是很難出兵了!”
“他若有心襲取司隸,必然等我先行行動,然後和袁尚分頭進軍,讓我三麵不能相顧,方能占到最大的便宜。”
“如今袁尚先動手,卻是說明了幾個可能。”
“一是兩人不合,事先沒有通氣,導致各自為戰。”
“但以袁尚的性格,斷然不會首當其衝冒這個頭。”
“二是兩人互相勾連,聲東擊西。”
一眾謀士聽了,紛紛點頭讚同,凶虎絕不會做無意義的事情,隻能是另有所圖。
曹操接著道:“其兩人圖謀的,不外乎一下幾個地方。”
“兗州,司隸,亦或江東,還有便是,青州!”
“除了江東之外,其他三個地方,是袁熙袁尚打下來後,都能得到好處的!”
“江東那邊,孫權初生牛犢不怕虎,竟然敢去捋虎須,凶虎此人睚眥必報,早晚要報複回來,隻不過現在可能性並不是很大,畢竟運兵太遠,其在壽春的兵力,也主要是針對我們的。”
“如此一來,其目的便明確了,袁氏兩子這次出兵,還是為了針對我和袁譚的聯手!”
“袁譚在青州,自保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我兗州司隸取一,相比之下,兗州要薄弱的多。”
“對方不管是不是虛張聲勢,兗州是不能丟的,所以我準備兵分兩路,一路還是元讓帶領主力前去官渡。”
夏侯惇聽了,臉色一僵,還要我去?
我不是剛在凶虎手底下吃過敗仗嗎?
但此時他身為主將,絕對不能露怯,當下起身領命。
曹操隨後道:“我則帶萬人去南陽招降張繡,然後和其聯手攻打新野,擊潰劉備後,伺機而動。”
“若元讓形勢不利,我便回軍救援,若元讓能在官渡擋住袁尚,我則順勢南下荊州!”
一眾謀士聽了,荀攸首先發聲道:“曹公帶這些人,是不是太過行險了?”
“若是那張繡心生叛意怎麼辦?”
曹擦捋著胡須,“張繡此人膽小,且西涼軍名聲已經壞了,他想要給子孫後代謀個出路,必然需要借助天子名義,這也是他為什麼願意投降於我的原因。”
“隻要有西涼兵相助,我便實力大增,無論是擊敗劉備,還是北抗袁氏,把握都大了許多。”
“況且現在袁譚已經和我聯姻,袁氏實力大不如前,袁熙袁尚二子還想垂死掙紮,待我整合馬騰韓遂張繡,驅策袁術,必能在三年內攻取冀州,奪取中原!”
他還沒有說的是,他已經打通了張繡手下某路關係,這次成功的幾率極大!
諸位謀士將領見曹操之意已決,皆是出聲道:“明公深謀遠慮,馬到功成!”
曹操聽著眾人的恭維聲,忍不住飄飄然起來。
他徹底飄了!
如今他雖然元氣未複,但袁氏二子也是元氣大傷,他實在想不通在司隸層層設防,兗州主力防守官渡的情況下,自己有任何輸的可能性。
張繡已經初步同意歸降,唯一的變數便是新野的劉備,但其被自己擊潰後,到現在也不過攢了數千兵力。
而曹操自己這邊,除了帶去的一萬人馬,張繡也有萬餘人,兵力相同的情況下,劉備尚且打不過自己,三萬打一萬怎麼可能輸?
完全沒有輸的可能好嗎!
曹操思來想去,也沒有想到自己在南陽落敗的一絲可能性,曹營謀士更是如此,張繡一個西涼兵頭,借著天子名義給他封個將軍,他就感恩戴德了,還能有什麼不滿的?
而且冀州那邊袁尚很有可能是虛張聲勢,牽製曹軍行動而已,隻要兗州做好防守,袁譚在青州扯後腿,即使袁熙袁尚聯手,也很難打下官渡。
隻要曹軍堅守城池,到時候曹操擊敗劉備,無論是趁勢南下荊州,還是回師回援兗州,都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當下的自己,大勢已成!
眾人思前想後,都沒有想到任何其他勢力介入導致的意外,凶虎想要越過司隸防線,在眾人眼裡,幾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