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正文卷第六百一十四章一觸即發夏侯惇昨日還在和荀攸陳群等人商議,並讓探子收集消息,想要找出冀州那邊最薄弱的一環。
最後眾人都覺得,還是徐晃那一路最弱,而且徐晃那一路在最東邊,一方麵不好有人之支援,另一方麵其作為降將,兵士應該是士氣最低的。
所以曹營最後見過了多番考慮,選擇其為突破口,夏侯惇有針對性的對徐晃那一路布置兵力,並於今天天亮之前完成了調動,就等今日全速進軍,在其他幾路趕過來支援之前,將其擊破。
然而幾乎是同一時間,早就布置在徐晃營寨附近的曹營探子飛速回報,說對麵竟然向這邊主動出擊了!
接著便是其他三路探子陸續來報,說敵方同時向著曹軍大營方向進軍,顯而易見這是有備而來,準備全麵接戰!
這下子把夏侯惇整不會了,對麵沒探聽這邊的虛實,就敢過來攻打?
還是曹營的情報都被泄露出去了?
荀攸麵色凝重,出聲道:“不好。”
“這行軍風格,不像是袁尚主事,而是那凶虎在謀劃!”
“其人打仗,彆人且不論,但對上我們,上來就全力猛攻的,隻有凶虎這種不死不休的戰法!”
眾將聽了,都感到有些牙痛,自己這邊和對方打了幾次交道了,那凶虎不知道為何,仿佛和曹營這邊有著滅門之仇一樣,每每交戰就是上來死拚,這也太讓人難受了!
陳群聽了,嗬嗬笑道:“這凶虎看來是以為我們不能同時應對戰場上四個方向,所以想要通過連續不斷的猛攻,來讓我們犯錯露出破綻,從而尋找勝機吧?”
“但我們這邊的武將遠多於對方,他能做到的,我們又何嘗做不到?”
“隻要見招拆招,我相信以我們這邊的實力,必然能逐漸壓過對方!”
荀攸知道陳群是為己方鼓勁,但還是憂心忡忡道:“話雖如此,但對麵的一些手段,卻是我們這邊所不具備的。”
“就說上次徐州之戰時,因為我的失誤,沒有及時看出對方在營寨中的埋伏陷阱,導致前軍被突襲,損失不小。”
“究其原因,是因為其有一種能快速傳遞信號的東西。”
陳群目光一閃,“公達說的,可是那能飛上天,如同火龍一樣的東西?”
荀攸點頭道:“沒錯,那東西在那邊,被稱作煙花。”
“不同於我們看到形狀便能仿製的馬鐙,這東西探子尋找了好久配方,都沒有絲毫頭緒。”
“據說幽州軍對於材料秘而不宣,十幾種材料分彆運到秘密地點,最終到底做出了什麼,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
“而據說後麵還要進行配比,這最後的一步,更是掌握在極少數人手裡。”
“我們雖然多方打探,但隻能猜出幾種可能的材料,然後試著仿製,卻毫無進展。”
“這東西無論是用於殺敵,還是用於傳信,都極為有用,掌握在對麵手裡,讓我們很是被動啊。”
陳群聽了,略一思忖,隨即道:“這確實是個問題。”
“但也不是沒有應對之策。”
“這煙花雖然我們現在做不出來,但隻要用於報信,必然會放上天空,他們能看到,我們自然也能看到。”
“放煙花就代表他們有所行動,既然如此,我們看到煙花就提前防備,定然能將損失降到最低。”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讚同道:“長文言之有理!”
陳群心中有些得意,“而其用於殺傷的竹筒,上一戰時,我們已經找到了應對之策。”
“一是儘量遠離,同時同盾牌擋住身體要害,便能將傷害降到最低。”
“二是如果對方目的就是讓我們分散,從而衝破我們的盾陣,那我們可以讓前陣後麵的兵士攜帶鐵鍋銅鍋,在對方將竹筒扔過來時,用銅鍋將其扣在地上,便能完全消除傷害!”
此話一出,眾人麵露喜色,發出叫好聲,“先生智計,果然名不虛傳。”
荀攸臉上也露出了一絲佩服之色,見識過竹筒的威力,大部分時候還是隻能殺傷無甲兵士,陳群這個計策針對性極強,確實是難得的妙計!
夏侯惇也是意氣昂揚,“好!”
“有兩位先生運籌帷幄,何愁大事不成!”
“這次咱們便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對方是四庭柱又怎麼樣,他們一員大將,咱們三五個人對付,還愁打不敗他們?”
“前日連四庭柱之一的高覽,都重傷在文謙箭下,這文醜張郃之流,定教他有來無回!”
眾人群情激奮,士氣大振,最後荀攸和陳群在地圖上劃出了對方四路前軍路線,定下了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