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正文卷第一百六十三章風景獨好<>最新網址:>郭嘉說道:“相比太平道的黃天,張魯的天師道更偏向於鬼道。”
“有前去找張魯求道的人,一開始都稱為鬼卒,完全被洗禮後稱之為祭酒,到了祭酒這個位置,便可以帶領部眾,其中佼佼者,便稱為治頭大祭酒。”
袁熙聽到這裡,心中一動,說道:“我聽聞漢庭也有祭酒這個官職,這是祭祀用的?”
郭嘉微微點頭,“公子猜得沒錯,最開始的的時候,祭酒確實和祭祀有關。”
“古時貴族大夫饗宴,以長者酹酒祭神,稱祭酒,後漸演為官名。”
“《陔餘叢考·祭酒》有記,祭酒本非官名,古時凡同輩之長,皆曰祭酒。”
袁熙見郭嘉對此如數家珍,看來其確實是精通此道。
他突然想起,後世曹操專門給郭嘉設置的官職,名軍師祭酒,也有些千絲萬縷的關係?
袁熙道:“先生的意思,我已經明白了。”
“爭取太平道中的位置,是必須要做的,不然的話,以後我的領地裡,隻怕處處都是曹操的細作。”
為了對抗曹操,隻能用魔法打敗魔法,屬實是無奈之舉了。
郭嘉點頭道:“如今幽州這地方雖然荒涼,但從另一方麵來說,也是優勢。”
“若在曹操通過方士細作勢大的兗州冀州行事,很容易被對方得知後反製。”
“眼下此地卻是曹操鞭長莫及之地,公子可以私下假借太平道名義,設屬於自己的祭酒暗樁,宣揚對公子有利的天命言論。”
“反正如今的太平道群龍無首,都宣揚自己是正統,但誰也得不到其他的人承認。”
袁熙心道這便是借殼下蛋,在太平道良莠不齊的形勢下,摻雜屬於自己的私貨。
通過這種方式渾水摸魚,將自己的影響力延伸到涿郡全境!
郭嘉見袁熙意動,眼神一閃:“黃巾和天師道都要求誠信不能欺詐,得病的人要自省己過,天師道還有義舍,倒和公子的義學義田相似,隻需稍做改動,便能布局了。”
“公子還有沒有想往裡加的東西?”
袁熙沉思一下:“比如鄰裡互助有好報,拐賣人口得報應?”
“對了,這東西不能喧賓奪主,還是需要刑律懲罰罪犯,方為上策。”
郭嘉麵上不變,心中卻是驚喜無比。
教義相比刑律更加能讓人心歸服,但卻因此容易讓主公迷失本心,從而忽略治理的根本是刑律。
不然的話,就是舍本逐末,君權受製於教權,乃是取禍之道。
而袁熙這麼快就能從誘惑之中清醒過來,實屬難得。
在士族普遍對讖緯學說深信不疑的當下,袁熙到底信奉是什麼?
郭嘉越發好奇了。
袁熙見說的差不多了,拜道:“先生精於此道,我會給先生調撥官員人手,煩請先生全權掌管此事。”
郭嘉哀歎起來:“我豈非是作繭自縛?”
“這麼麻煩的事,你就不能叫交給彆人?”
袁熙撓了撓頭:“再加一個姬妾一壺酒?”
“成交。”
兩人相視大笑起來。
袁熙沒想到會有一天,自己要把造謠當做一項重要的事業來做,但在當今的境況下,卻反而是最有效的辦法。
一百個人中,找到一個識字的都難,加上年年戰亂餓死人,大部分士族都要被迫親自種地,一般人更沒有讀書的可能了,
這種環境下,即使興辦義學,也要天下太平,豐衣足食之後,讀書的人才會大量增加。
所以對於不識字,抱著最樸實願望的普通百姓,口口相傳的童謠讖語,遠比士族傳播的知識來得迅速。
這便是時代的局限和無奈,想要改變,隻能一步一個腳印,慢慢開啟民智,而不是一口吃成胖子。
社會製度需要長期的積累,才能發生質變,在此之前,隻能一點點補齊所有短板,厚積薄發。
且不說現在生產力達不到,即使生產力達到了,落後的時代加上強力的體係,若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民眾反而會套上更牢固可怕的枷鎖。
這也是為什麼資本主義初期,對工人的壓榨遠甚於種植園奴隸的緣故。
麵對尚處於蒙昧期的民眾,把虛無縹緲的所謂先進政體強加上去,看上去像是社會製度的工業變革,實則內核還是奴隸製的那套東西,袁熙是不會去搞的。
他隻是個普通人,他要做的,隻是讓儘可能多的人們擁有改變命運的力量。
知識。
終其一生,能開辟出一條小道來,他就心滿意足了。
郭嘉不知道此時袁熙的想法,袁熙也現在也不會和郭嘉完全交底,畢竟這些想法太過超前於時代。
兩人又把出兵之事事無巨細討論一遍,直到找不出大的紕漏,才停了下來,這才發現談了半日,天都快黑了。
袁熙笑道:“今日辛苦先生,之後便是儘人事聽天命了。”
“幽州這邊且不論,但願南麵不會出大簍子,如今徐州被攻,希望至少玄德公能守住半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