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陳式聽了,隻得往遠處走去,袁熙也看向自己身邊的孫禮,沒想到孫禮開口道“主公,我不能走,我走了,你打不過漢南王啊。”
袁熙和劉備一怔,隨即同時笑了起來,袁熙抬起腳往孫禮屁股上踢了一腳,“去去去,走遠點。”
孫禮捂著屁股,走到幾十步外,但眼睛還是盯著這邊,袁熙看的又好氣又好笑,對劉備解釋道“這是我當年在幽州的時候,從南匈奴屠村時救下來的,跟了我十年了,算是情同兄弟了。”
劉備心有所感,他力氣有所不支,便扶著樹乾,想要坐到旁邊的半截樹樁上,但手臂卻一直發抖,袁熙見狀,趕緊上去攙扶著劉備坐下。
劉備彎腰的時候,又牽動了肋部傷勢,他低著頭咬了咬牙,頭上滲出了一層冷汗,但他還是保持麵色不變,同時不著痕跡抬了抬袖子,將額頭上的汗水拭去,才開口道“我和二弟三弟相識,至今二十年了。”
“三弟同樣出身涿郡,這次能夠為三弟報仇,有賴晉王相助,備感激不儘。”
袁熙謙讓幾句,劉備卻是盯著天空有些出神,“當年我在涿郡,過得很是貧苦,雖然之前也曾去過洛陽,但那時候落魄的很,也入不了公卿之門,隻得狼狽離開。”
袁熙沉聲道“玄德公起於微末,卻忠心耿耿,始終如一,為天下道德之楷模,熙深為佩服。”
劉備苦笑一聲,“晉王謬讚了,備連兄弟的命都保不住,哪有顏麵見人。”
他似乎有些出神,“想當年我們三人相識,桃園結義,卻沒有想到最年輕的三弟,卻是先於我和二弟而去。”
說到這裡,劉備撫上心口,麵現哀慟之色,“當年豪情壯誌,如今化作一腔流水,漢室將頹,備卻無能為力,實在是愧對列祖列宗,愧對兄弟啊。”
袁熙正想安慰幾句,卻看到劉備轉過頭來,臉上突然現出殺氣,“晉王說,如果我在此地殺了你,是不是漢室便複興有望?”
袁熙知道單論肉搏,兩三個自己都打不過劉備,雖然對麵有傷,但要是和自己拚命,隻怕在場誰也來不及救自己,但袁熙卻沒有絲毫慌張,而是沉聲道“玄德公應該知道,已經晚了。”
“現在就是我死了,漢室也不可能複興,我的誌向,自有人繼承,就是沒有晉國,玄德公也打不過魏國。”
“亦或玄德公認為,將天下交給魏國,是比晉國更好的選擇?”
對袁熙的話,劉備雖然早有預料,但聽到之後,還是氣勢泄了下去,他似乎蒼老了幾分,出聲道“袁氏祖上也是漢臣,為何一定要覆漢?”
袁熙出聲道“不是我要覆漢,是漢自己放棄了天下。”
“桓靈之時,其實漢朝就已經失去了天命民心”
劉備出聲道“因為黨錮之禍?”
“不,”袁熙搖頭道“黨錮之禍,其實在我看來,並不是關鍵。”
“皇權必然要限製士族,作為大一統的天子,又怎麼可能容忍和士族平分天下?”
“所以我對黨錮之禍並不討厭,甚至能夠理解,但這整件事情中,出發點就錯了。”
“限製士族自然是表象,其目的根本,是為了加強皇權,但最初的目的是什麼呢?”
“桓靈二帝的用意,並不是因為士族剝削百姓,解救萬民而行黨錮之事,卻不過是為了一己私欲,想要得到更大的好處,想要更為奢華的生活,想要沒人能限製他們而已。”
“為了這極端自私的目的,他們在黨錮士族之後,並沒有派出官員接替士族在各地留下的權力空白,而是派出了官員去各地橫征暴斂,加重賦稅,同時放棄了救災耕種等皇朝對百姓最基本的付出。”
“這種情況下,天下民不聊生,盜賊蜂起,餓殍遍地,百姓生路斷絕,皇室府庫確實金銀滿倉,綾羅堆積,如山如海,卻無分毫利民。”
“於是,黃巾軍出現了。”
劉備欲言又止,袁熙出聲道“我知道玄德公要說什麼,公是圍剿黃巾軍起家,我也承認,那個時候張角已死,大部分黃巾軍已經和盜匪無異,其反過來劫掠百姓,已經是災害禍患了。”
“但他們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最初他們隻是想自救,隻是想要活下來而已。”
“是誰逼得他們變成這個樣子的呢?”
“是背棄了他們的漢朝天子,天子本應該是保護萬民的,為何卻逼得他們飯都吃不上,以至於要造反呢?”
“天子自絕於天下,此天下非天子一人之天下,而是所有人之天下,既然天子背叛了所有人,透支了數百年漢朝的氣運和口碑,那也怪不得百姓造反了。”
劉備澀聲道“但畢竟當今天子”
袁熙道“也許明君會出現,但天下乃至百姓都已經等不起了。”
“他們有自己的選擇,他們也再不敢相信,所以晉魏吳三國才會有了立國之本,畢竟百姓是要吃飯的。”
“當然,如果給玄德公二十年,說不定能再度將漢朝的榮光和名聲恢複過來,但那個時候彆人且不論,我對自己很有信心,那個時候的晉國,一定會走得更遠。”
劉備沉默半晌,才出聲道“備雖未親眼所見,但也曾命人打探過晉王治下的民生,其種種不可思議之處,是備遠不能及。”
“也許就像讖語所說,漢朝氣數已儘吧。”
袁熙想了想,出聲道“也許我的話有些狡猾,但我想說的是,漢朝存在的數百年間,早已經將其烙印到每個人心中。”
“即使改朝換代,後來之人,也是秉承大漢之誌,以大漢精神行事做人,即使過去千百年,也不會被磨滅。”
“漢朝的精神,將永世長存,即使換了國號,換了朝代,但我仍然認為自己是漢人,我的後代,乃至所有人的後代都是如此,他們都是秉承大漢精神而生,永不忘本。”
劉備臉上露出了一絲釋然,他戲謔道“雖然知道晉王在安慰我,但備不得不承認,晉王已經遠遠走在了備的前麵。”
“晉王之才,遠勝於當世任何人,連曹操都敗在晉王手中,備遠不能及。”
“如果備沒有猜錯的話,現在天下四國的形勢,也是晉王有意為之吧?”
“尤其是漢南國的勢力,也是晉王精心控製的吧?”
袁熙坦然道“爭奪天下,很容易把人變成野獸。”
“我實在不想和玄德公兵戈相見。”
“而且玄德公也應該明白,我一路走來,也是沒有後路的,所以我必須要贏下去。”
“玄德公,我們所有的人,都沒有後路,隻能往前走,看誰能先達到終點。”
劉備痛苦的閉上了眼睛,仰天長歎道“備實無能,對不起列祖列宗啊。”
袁熙鬼使神差地脫口而出,“是列祖列宗對不起玄德公,留了這麼個爛攤子。”
劉備被袁熙弄得哭笑不得,“晉王真是個有意思的人,也罷,備雖然並未完全放下,但也想通了不少。”
“至少以晉王所做所為來看,將來得了天下,肯定會比所有人做的都好。”
“罷了,我也累了,等軍師醫治完,我便回長沙去了。”
袁熙頗為意外,“玄德公不想親手滅了吳國?”
劉備撐著樹乾,緩緩站起身來,“沒有意義了。”
“為了三弟報仇,我逞一時意氣,讓這麼多人身死,有傷天和,如今親手害死三弟的朱然已死,至於找不找孫權,也沒有太大意義了。”
“之後吳國就交給晉王處置了,而且我想晉王早已經布置了後手,來的都是水軍,隻怕步軍已經到了南昌了吧?”
袁熙尷尬地笑了起來,“什麼都瞞不過玄德公,這次我是不想再留著吳國了,天下越早平定,百姓就越早過上好日子。”
“之後我還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滅了吳國之後,再滅了魏國,然後才是我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北滅胡虜,南平南蠻,西域開疆,東出外海,秉承大漢之誌,將威德布於天下,讓華夏之名響徹天地。”
“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我有生之年是無法實現了,但我希望在死前能為後人指明方向,便不枉此生了。”
劉備伸出手來,握住了袁熙的手,“晉王之誌,我明白了。”
“隻有胸懷如此大誌之人,看得如此遠的人,才能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備受教了。”
他拍了拍袁熙的肩膀,“魏國那些蠅營狗苟的宵小之輩,必然無法勝過晉王。”
“不過備還有對天子的承諾尚未兌現,打許都的時候,還望晉王能夠出兵助備奉詔。”
袁熙毫不猶豫道“沒問題,熙無論如何,也會將天子安然交到玄德公手中。”
劉備聽了,臉上露出了釋然的神色,“那備便提前謝過了。”
“晉王確實有資格得到天下,但備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袁熙一怔,劉備卻已經轉過身走遠了。
袁熙雙手相握,對著劉備離去的方向躬身行禮,他再度直起腰的時候,已經看不到劉備的身影了。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