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那邊苴羅侯聞言策馬上前,吼道:“你是高順?”
“你若是現在開城,我可以建言柯比能大人,封你為鮮卑大王!”
“晉國給你多少,我鮮卑都可以給你更多!”
高順聽了,失笑道:“你們這些蠻夷,可知中原禮義廉恥,忠義誠信乎?”
“廢話少說,若是不投降的話,儘管打城,讓我看看你們的本事!”
苴羅侯臉色陰沉,對抵之道:“後麵晉軍馬上就要追來,我們若是沒有柳城,冰天雪地根本無路可去,如今隻能拚死一搏,馬上攻城!”
他見抵之還有所猶豫,低喝道:“你也沒有退路了,烏桓那邊有蹋頓,必然不會放過你!”
“隻有打下柳城,趕走晉軍,你才能整合烏桓部落,我鮮卑將全力支持你登上單於之位!”
抵之聽了,思慮數轉,便即做了決定,他咬牙道:“好!”
“還望大王助我,全力進攻柳城,咱們隻有一個時辰的時間!”
苴羅侯叫道:“好!”
“咱和他們拚了!”
慘烈的攻城戰當即在柳城四方展開,柳城的城管並不高,隻有一丈多,所以陷陣營才能如此輕易破城,但另外一方麵,這自然是增加了防守困難。
高順帶的這一千多陷陣營防守四道城牆,很快便捉襟見肘,他們要麵對數倍於己的敵人,縱使將其殺死,後麵的人很快便爬上了城牆。
高順見狀,對蹋頓說道:“把你的親兵都調上來,同時告訴城下的烏桓兵,凡是烏桓倒戈的既往不咎,不然戰後重責,包括他們城內的家眷!”
蹋頓聽了,當即大喊出聲,攻城的烏桓士兵聽了,當即慌亂起來,很多人開始放緩了手中的武器,讓鮮卑人擋在前麵。
親自壓陣的瑣奴見了,火氣也上來了,大聲呼喝咒罵,烏桓兵士聽了,心裡更加不滿,攻城的勢頭頓時緩了。
抵之見勢不妙,趕緊帶人攻了上去,吼道:“蹋頓背叛樓班單於,投靠漢人,是要讓我們烏桓族滅!”
“我們烏桓人憑什麼要為漢人當狗?”
“隻有把北地漢人全部殺死,建立我們烏桓人的國家,方才是我們烏桓人的路!”
“跟我上,把他們都殺了!”
其他烏桓士兵見了,紛紛呼喝出聲,一時間城牆上下爬滿了人,兩萬多人將柳城緊緊圍住,整個城池從天空上方往下看去,如同一塊沾滿了的蜜糖。
高順見時機到了,大聲發令道:“將所有爆炸竹筒扔出去!”
兵士們聽了,紛紛拿出身上帶的竹筒,陷陣營主力攻堅,一人身上帶了六個竹筒,打城的時候沒有用上,如今城下的烏桓鮮卑士兵,變成了最好的靶子,幾乎是同一時候,數千竹筒拋出,在城牆下麵炸開。
轟轟聲不絕於耳,伴隨的是鮮卑烏桓士兵們驚恐的慘烈叫聲,他們被火光和鐵彈炸倒,很多人當場失去了性命,剩下的人大都負傷倒地,城下出現了重重疊疊的死屍。
瑣奴和抵之也都被炸傷,被人抬了回來,瑣奴瞎了一隻眼,血流滿麵去向苴羅侯報道:“大王,他們的竹筒太過厲害,兵士大半受傷,我們實在打不過了!”
苴羅侯臉色陰沉,他之前和晉軍打仗,也多少見過這種爆炸竹筒,但當時都是騎兵野戰,竹筒收效不大,晉軍也就很少使用,卻沒有想到今日變成自己攻城,對方卻是趁機大規模使用了!
他出聲道:“抵之呢?”
瑣奴道:“他被炸傷了一條腿,正在包紮!”
“後麵晉軍馬上就到,怎麼辦?”
苴羅侯聽了,知道抵之怕是沒救了,當機立斷道:“我們走。”
瑣奴一怔,去哪裡?
苴羅侯說道:“先往東北,去公孫家族領地,然後去高句麗,亦或去東鮮卑素利那邊。”
瑣奴遲疑道:“但他們若是和凶虎有勾結……”
苴羅侯斷然道:“那也比死在這裡強!”
“晉軍是不會放過我們的,因為他不怕柯比能大人,素利和公孫家族起碼會有所忌憚!”
“傳我號令,走!”
瑣奴剛要答話,側後方鋪天蓋地的喊殺聲響了起來,這是晉軍追來了!
苴羅侯吼道:“馬上走,趁著夜色,他們看不到我們,這麼多人,至少能走掉一大半!”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卻成了他的噩夢。
趙雲張遼帶兵趕到,此時鮮卑騎兵準備趁著夜色逃跑,雖然天上有月光,但隻要逃出幾十步,騎兵縮在馬上,便會成了一個模糊的輪廓,根本無法辨彆,更彆說發箭射擊了。
然後逃跑的烏桓鮮卑騎兵就遇到了讓他們此生難忘的一幕,晉軍騎兵裡,不斷有人射出火箭飛上天空,將大片的夜空和下麵的地麵照亮,火箭此起彼伏,始終保持有十幾支照亮天空。
這種情況下,潰逃的鮮卑烏桓騎兵無所遁形,他們本就就在攻打柳城時候打的筋疲力倦,如今人馬皆是疲憊不堪,很快便被晉軍騎兵追上殺死。
而這個時候,一直跟隨諸葛亮在後軍的去卑,帶著南匈奴騎兵終於也是趕到了。
之所以沒有讓這些士兵和晉軍騎兵一起攻堅,是因為諸葛亮考量過後,發現這些南匈奴騎兵不擅長硬仗,很容易士氣崩潰,反過來影響己方兵士陣型。
於是諸葛亮讓這些騎兵養精蓄銳,直到白天打通山口,才放出來追擊鮮卑烏桓聯軍,如今這些人隻遲張遼趙雲半刻趕到,立刻便加入了追擊的行列。
他們現在狀態全盛,加上和鮮卑是世代死仇,如今更是毫不留情,箭下根本不留活口,見到鮮卑裝束的便圍殺上去,所到之處,處處都是鮮卑騎兵被割了頭顱的屍體。
抵之在亂軍之中,瘸著一條腿帶著烏桓士兵遁逃,卻是迎麵撞上了趙雲,被趙雲手起一槍刺於馬下,他一死,烏桓更沒有了逃跑的意誌,他們看著拚命逃走的鮮卑騎兵不斷被追上射死,皆是下馬跪地投降。
這麼一來,場上就剩下了孤零零萬餘鮮卑騎兵,而且還在不斷被晉軍追殺,苴羅侯看著身邊的人數目不斷減少,頓時噴出一口血來。
入關時候十幾萬大軍,拋去被他放棄的一半老幼婦孺,剩下的鮮卑精壯士兵這才打了兩個多月,就剩下了這麼點人!
而且就是這麼些人,這次能不能跑出去,還未可知!
他眼見在趙雲張遼帶兵對著自己包抄而來,更加是拚命逃竄,如今他已經形同全軍覆沒,能帶出去多少人他也不在乎了,眼下最重要的是逃回關外,找柯比能請罪,然後帶兵一雪前恥!
晉軍整整追了一夜,等到天明的時候,苴羅侯和瑣奴隻帶了不到千餘人逃走,剩下的都被張遼趙雲的騎兵,和隨即趕回來的諸葛亮圍殺。
望著漫天遍野的鮮卑士兵屍體,眾人皆是長長出了一口氣,諸葛亮縱馬進了柳城,見諸將都已經等著,笑著恭賀道:“諸位將軍這次建功立業,阻據外虜,當留名青史啊。”
眾將連忙出聲謙讓,趙雲道:“卻是讓苴羅侯跑了,他們可能是要逃三四百裡外的公孫家族領地,然後再去關外,要追嗎?”
諸葛亮想了想,出聲道:“不追了,免得激起公孫家族的不信任。”
“而且我們連日征戰,士兵疲累,為了幾百人實在得不償失。”
他到了蹋頓麵前,出聲道:“烏桓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你忠心可嘉,我定然回去稟明大王。”
“大王給了我專斷之權,你便仍代單於之位,等大王正式下書。”
蹋頓聽了,連忙領命拜謝,就聽諸葛亮道:“公孫家族不太可能會站在鮮卑一邊,但以防萬一,我之後會留兵士駐守徐無山口,離這裡二百餘裡,若是你這邊遇到事情,可去那邊求助。”
至此蹋頓才放下心來,這個距離給了烏桓以充分的自主權,顯然是對自己頗為信任,但一個念頭也從蹋頓心裡升了起來。
柳城這個地方,將來可能是數方勢力,尤其是鮮卑南下的戰場,自己難道就要頂在這裡一輩子?
而且自己的和袁氏的關係,也因為和夫人被殺薄弱了許多,以後自己要是老了,烏桓何去何從?
想到這裡,他沉聲道:“蹋頓這次辦事不力,且烏桓獨木難支,萬一下次再犯錯,我便是無顏麵見大王了。”
諸葛亮聽了,便明其意,出聲道:“我領軍在這裡休整兩天,然後便返回薊城,之後我會如實將這邊的情況稟明大王。”
蹋頓聽了,連忙拜謝,諸葛亮帶眾將進城清掃樓班殘黨,涉事者皆是依法處置,如是兩天之後,城內諸事已定,諸葛亮便帶眾將踏上了歸程。
他回去的路上,分彆在白狼山口和徐無山口樓下了駐軍,同時寫書給在易京的袁熙,報說此次大捷的經過,七八日後,袁熙收到了諸葛亮的表書,看到裡麵的內容後,懸著的心終於是放了下來。
這次冬天用兵,實在是九死一生,雖然信中輕描淡寫,但袁熙還是能看到其中的諸多凶險之處,可以說稍有不慎,便不是如今這個結果。
但諸葛亮事事思慮周全,將這些危險的苗頭全部扼殺,於是寒冬打仗的風險,悉數到了鮮卑烏桓聯軍頭上,打了敗仗逃也逃不掉,隻能死在冰天雪地之中。
袁熙不知道柯比能明年會不會卷土重來,不過看到冬天入侵如此慘烈的下場後,隻怕也會顧慮重重吧?
此戰對於晉軍傷害也不小,不少人凍死凍傷,但總體來說因為做好了防護工作,所以傷亡還要低一些,但諸葛亮也知道兵士需要休整,所以放棄了追擊,讓兵士儘早回家。
至於逃去公孫家族領地的苴羅侯,袁熙並不在乎,這些人掀不起風浪,反而能借此看看公孫家族的態度。